理论教育 长江航运安全施工方案:下游围堰平抛施工详解

长江航运安全施工方案:下游围堰平抛施工详解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阶段平抛施工程序与第一阶段基本相同,也是按次序分条带进行定位抛投。下游围堰位于航道拐弯处,在拟定施工方案时着重考虑长江航运的影响,尤其要重视长江最大船队转弯半径的要求。采取先中间、后两侧的抛填程序。

长江航运安全施工方案:下游围堰平抛施工详解

1.上游围堰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上游围堰平抛垫底第一阶段于1996年12月开工,1997年汛前抛至35.0~37.0m高程;第二阶段施工于大江主航道封航后进行,至1997年10月底全部完成抛填任务。

为了保证长江航运的正常进行,在第一阶段平抛时拟采取以下施工方案,即以左岸过河航标向右180.0m为轴线,将有效航宽355.0m分成通航区和抛投区,前期先施工右侧,左侧通航,待右侧抛至37.0m高程后,再将定位船移至左侧进行抛投,右侧则保持航运畅通。这种施工方案可以有效避免通航与施工相互间的频繁干扰,也能尽量减少定位船来回转移及定位的次数,有利于提高抛投效率,确保施工安全。

由于河床深槽段位于截流龙口的左侧,故施工时自右至左分条带进行抛投,每条带宽40.0~50.0m。在每个条带上严格按设计分序组织抛投。第一阶段平抛具体施工程序如下:先抛投下游Ⅰ、Ⅱ序石渣料,待Ⅱ序石渣料抛至35.0m高程后,定位船上移至Ⅲ序位置,抛投砂卵石毛料至35.0m高程,接下来再将定位船下移,抛投Ⅳ序块石料至37.0m高程。平抛分序见图6-14。

(www.daowen.com)

图6-14 平抛分序(单位:m)

为了减小龙口抛填强度,缩短截流时间,上游围堰第二阶段平抛主要集中在戗堤龙口部位抛填大块石,要求在形成龙口之前抛至45.0m高程以上。考虑到第一阶段抛填砂砾料高程较低,深槽段石渣堤进占时,陆上填筑的石渣料会侵占到围堰轴线上,因此在截流龙口合龙后,要立即对堰体部位的砂砾料进行高强度集中补抛。第二阶段平抛施工程序与第一阶段基本相同,也是按次序分条带进行定位抛投。

2.下游围堰

下游围堰平抛垫底于1997年3月开始施工,汛前完成第一阶段抛填任务;第二阶段施工于大江主航道封航后进行,主要抛填戗堤补抛区及围堰轴线范围的砂砾石料。

下游围堰位于航道拐弯处,在拟定施工方案时着重考虑长江航运的影响,尤其要重视长江最大船队转弯半径的要求。下游平抛将450.0m的有效航宽分成3个区段,首先抛投中间150.0m的深槽区,左、右各留150.0m为上、下水航线。采取先中间、后两侧的抛填程序。各区分条带抛填程序与上游围堰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