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太子杨勇遭诬废致死的分析介绍

太子杨勇遭诬废致死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他生性猜忌,偏信谗言,最终酿成太子杨勇被废,自己含恨而死的悲剧。开皇二十年十月,文帝升殿,正式向百官宣布废黜太子的诏书,将杨勇及其已封为王的儿子和已封为公主的女儿一概废为庶人,加以囚禁。随后,文帝下诏清除太子党羽。次月,文帝册立晋王杨广为皇太子,并把囚禁在东宫的杨勇交给杨广监管。杨勇认为自己受人诬陷,罪不当废,多次请求面见父皇申诉冤屈,却遭到杨广的竭力阻拦。

太子杨勇遭诬废致死的分析介绍

隋文帝统一全国,改革制度,应该说还算一位较有作为的君主。但他生性猜忌,偏信谗言,最终酿成太子杨勇被废,自己含恨而死的悲剧。

文帝登基后,即册立杨勇为太子,并让他参与议决军国大事。杨勇好学多才,性情温和,对时政的批评建议,也时被文帝采纳。然而,杨勇率直任性,又不善于掩饰自己的缺点,渐渐便失去了文帝的宠信。

一次出猎,杨勇身穿一副做工精细,还经文饰雕刻的漂亮铠甲。文帝崇尚节俭,反对奢华,看了十分生气,告诫杨勇说:“自古帝王没有追求奢华而能坐稳江山的。你身为太子,应当躬行节俭,才能继承帝业。”不久,冬至时节来临,朝廷百官到东宫拜贺太子,杨勇设乐迎接,场面铺张。文帝获悉后大为恼怒,认为太子虽为皇储,但仍属臣子之列,不能接受百官朝贺,并下令严禁这种破坏礼制的事件再次发生。从此,文帝开始对杨勇猜疑戒备,恩宠日薄。

杨勇失去了文帝的宠爱,在独孤皇后心中的地位也日益下降,原因就在于他喜欢女色。独孤皇后反对男人多宠。一次,文帝与尉迟妃行了床笫之欢,为其美色所迷醉,次日尉迟妃就被独孤皇后处死,所以后宫中虽有许多嫔妃,却无人敢与文帝亲近。文帝的五个儿子都是独孤氏所生,这在中国古代史上可谓空前绝后。而杨勇却偏偏触犯了这一禁忌,爱姬不少,尤其是一位叫云昭训的女子,其地位与嫡妃元氏不相上下。不久,元妃暴病而亡,独孤皇后怀疑为杨勇所害,就召来杨勇训斥,谁知杨勇根本不听,还让云昭训掌管东宫内政。独孤皇后大为不满,想到杨勇的十个儿子均由侍姬所生,更是气恼。她派人秘密监视杨勇的言行举止,一心寻找他的过失,并暗暗产生了要废黜太子的想法。

文帝次子晋王杨广早就觊觎太子的宝座,见杨勇失宠,便开始策划夺嗣。为了达到目的,杨广竭力伪装自己,大搞阴谋诡计。

杨广本奢侈好色,但善于弄虚作假。文帝崇尚节俭,杨广每次进京,都故意把车马随从装扮得十分俭朴。独孤皇后痛恨男人多宠,杨广便假意疏远侍姬,只和萧妃朝夕相处。文帝和独孤氏对此大为赞赏,以为杨广不好声色。凡是宫中派来的使者,杨广和萧妃都亲自到门口迎接,殷勤款待,厚礼相赠。这些人回宫后,无不交口称赞晋王的仁孝忠厚,文帝和独孤皇后也日渐宠爱杨广。

在此基础上,杨广开始对太子进行谗毁陷害。一次,杨广对母后哭泣着说:“儿臣生性愚笨,平时总是顾念兄弟之情,但不知何事得罪了太子,经常遭到他的无端指责。儿臣一直提心吊胆,恐怕有朝一日会被他迫害致死。”独孤氏闻言大怒道:“这小子太不像话了。元妃是我选定的,却被他冷落害死。现在他又想加害于弟弟。父母尚健在,他就敢如此,百年之后还不把你当鱼肉一样宰割吗?”杨广见离间的目的达到,暗自高兴,从此,他加快了阴谋夺取太子之位的步伐。

杨广与心腹太子左卫率宇文述商议夺嗣大计。宇文述认为,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必须得到朝廷重臣的鼎力相助,便向杨广推荐越国公杨素,认为越国公杨素是最受文帝重用的人,只有争取他的支持,才能促使文帝定下废立之心。杨广采纳了宇文述的建议,让他携带财宝入京拉拢杨素。宇文述又去说动了杨素的弟弟杨约,共同助推废立大计。老奸巨猾的杨素为了万无一失,便去拜见独孤皇后,故意试探性地说:“晋王孝悌恭俭,和皇上十分相像。”皇后回答:“晋王确实不错,哪像太子整日拥姬酣宴,还要猜忌兄弟。我之所以更加疼爱晋王,就是担心太子会暗中加害于他。”杨素马上附和皇后,连连指责太子不才,不堪重托。皇后点头称是,便重赏杨素,鼓励他同心协力,以促成废立之事。

杨广的阴谋活动渐渐传到了杨勇的耳中,他既担心又害怕,便召人占卦,铸镇邪之物,穿布衣睡草褥,希望能驱邪远祸,逢凶化吉。文帝知道后,派杨素前去探视。杨素故意激怒太子,使太子言辞不逊,便回报文帝:“太子心存怨望,恐有他变,应及早防范。”杨广又派人私下贿赂东宫幸臣姬威,并威胁利诱说:“皇上早就明察太子过失,已有废立密诏。你若能告发立功,日后定有高官厚禄。”姬威当场应允,随时告密。皇后派去监视东宫的密探,也不断向文帝揭发杨勇的种种过失。对太子的流言蜚语不时传出,朝廷上下议论纷纷,文帝终于听信谗言,下令加强东宫的警卫。(www.daowen.com)

不久,文帝在大兴殿召集大臣,当面斥责东宫属官企图破坏朝政,下令拘捕东宫侍臣交有司审讯,同时命杨素宣告太子的罪状。杨素乘机夸大其词,诬构杨勇怀有篡位野心。文帝听罢语气沉重地说:“此儿早已不堪承继帝业,皇后屡次劝朕废掉,朕考虑他是长子,隐忍至今,他仍不思悔改,今天决定要废黜太子。”文帝话音刚落,有几位大臣抗颜直谏,希望他谨慎从事。这时姬威出来揭发太子骄横奢靡的言行,特别提到太子找人占卜,诅咒皇上的罪行。文帝发怒:“此儿竟如此歹毒!”于是,文帝下令监禁杨勇及其诸子于东宫。

数日之后,司法部门在杨素的授意下,奏称侍卫官元旻勾结太子,暗通情报。在元旻案的审理过程中,杨素又深文周纳,罗织罪状,诬陷杨勇在东京贮藏火种、燃料,训练良马,蓄意篡位。杨素还把查抄的部分物品作为罪证,供文武百官参观,务求置太子于死地。文帝与独孤皇后也多次派人责问杨勇。杨勇虽据理力争,再三抗辩,但已经无法挽加败局。

开皇二十年十月,文帝升殿,正式向百官宣布废黜太子的诏书,将杨勇及其已封为王的儿子和已封为公主的女儿一概废为庶人,加以囚禁。随后,文帝下诏清除太子党羽。五原公元旻、太子左庶子唐令则、太子家令邹文腾、左卫率司马夏侯福、典膳监元淹等七人斩首示众,其妻妾子孙皆没为官奴;副将作大丞高龙叉、率更令晋文建、通直散骑侍郎元衡等被赐自尽;车骑将军阎等赦免死罪,各杖一百,本人及妻子、资产、田宅皆没充官府。

次月,文帝册立晋王杨广为皇太子,并把囚禁在东宫的杨勇交给杨广监管。杨勇认为自己受人诬陷,罪不当废,多次请求面见父皇申诉冤屈,却遭到杨广的竭力阻拦。杨勇无奈,只能爬到大树上对着院外大叫冤屈。文帝获悉,召杨素询问。杨素称:“杨勇癫鬼附身,神志昏乱,无可救药了。”文帝信以为真,再也没有召见杨勇。

仁寿四年,文帝在仁寿宫卧病不起,独孤皇后在两年前已病故。杨广登基心切,就写信向杨素询问父皇死后如何即位之事。不料宫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给了文帝,文帝看罢十分恼怒,心中骂道:“犬子,竟盼我早死。”此时,文帝的宠妃陈夫人又状告太子如何无礼。文帝听完暴怒,捶胸蹬足地连呼:“独孤误我!此畜生何足付大事。”并挣扎着传令兵部尚书柳述和黄门侍郎元岩召杨勇进见。杨素闻讯,慌忙飞报杨广。杨广矫诏拘捕了柳、元二人,又派东宫右庶子张衡入寝殿侍疾,而将其他人全部遣走。不一会儿,文帝就驾崩了。时人怀疑是张衡奉杨广之命,毒死了病榻上的文帝。

杨广登基后,伪造文帝诏书,派人赐杨勇自尽。杨勇不服,大叫冤屈,派去的人就把杨勇活活勒死了。杨勇的十个儿子,长子被当场毒死,其余九人流放岭南。不久,杨广又密令当地官员把他们全部杀死。

隋炀帝就是用如此阴谋手段,毒父弑兄,登上皇位。为了这个万能又是万恶的皇帝宝座,中国历史上不知上演了多少出惨绝人寰的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