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成果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在抗战爆发前两年,苏中之间就开始了条约的谈判,但由于苏方坚持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而中方则坚持订立一个互助条约,谈判进程缓慢。苏中之间经过多次磋商,于1937年8月21日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17]《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核心是确定了两国和平友好的基调。条约有效期为5年。互不侵犯保证了苏联不会站到日本一方来对付中国。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成果

一、《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苏联是诸强中唯一与中国和日本领土相邻的国家。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对于其国家的利益和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中国被征服,一个强大的可以使用中国巨大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日本将会对它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它对日本入侵中国东北的关心之切不是其他大国所能相比的。另一方面,苏联的举动对中日双方也将发生最为直接的影响,无论是援助也好,威慑也罢,它都将处于最便利最直接的地位。因此,苏联对战争的立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苏中两国在意识形态上有着巨大的分歧,但是在对付具有强烈扩张性的日本法西斯这一问题上,两国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就苏联的国家利益来说,它不希望看到日本过于强大,在中日两方中,抑强扶弱自然是它的上策。增强中国的抵抗能力,也符合苏联的战略利益。随着欧洲和远东时局的日趋紧张,苏联希望能够借助中国以牵制日本。因此,援助中国对抗日本也就成了苏联远东政策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早在抗战爆发前两年,苏中之间就开始了条约的谈判,但由于苏方坚持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而中方则坚持订立一个互助条约,谈判进程缓慢。直到七七事变时,交涉还处于不确定状态,没有什么进展。苏联之所以要签订一个互不侵犯条约,实际上反映了此时苏联对中国仍存有疑心,担心中国禁不起日本的硬打软拉而倒向日本且与日本缔结对苏联不利的反共协定,因此援华也是有条件的,“应立即坚持签订一项互不侵犯条约,为此可提出一个理由,说我们必须得到保证,使我们的武器不被用来对付我们”[16]。(www.daowen.com)

苏中之间经过多次磋商,于1937年8月21日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由于中国方面急需苏联的军事物资支援,所以只得做出让步。条约规定:两国约定不得单独或联合其他一国或多数国家,对于彼此为任何侵略。倘两缔约国之一方受一个或数个第三国侵略时,彼方缔约国约定:在冲突全部期间,对该第三国不得直接或间接予以任何援助,并不得为任何行动,或签订任何协定,致该侵略国得用以施行不利于受侵略之缔约国。[17]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核心是确定了两国和平友好的基调。条约有效期为5年。尽管双方用意不一,但无论如何还是产生了对中国有利的一些影响。互不侵犯保证了苏联不会站到日本一方来对付中国。苏联史学界评价指出,“有了这个条约,中国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集中一切力量去打击日本侵略者”[18]。还应该提及的是,通过该条约,中国从苏联那里得到了大量的军事和技术援助,这是最大的外交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