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幼儿文学鉴赏之第四章

幼儿文学鉴赏之第四章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幼儿故事的鉴赏第一节幼儿故事的审美特点一般情况,婴儿一岁左右便对故事发生兴趣。幼儿故事是指专为幼儿创作,适合他们听赏和阅读的故事。幼儿故事的故事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情节完整、生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幼儿故事的情节要求完整,有头有尾,因为完整性会给儿童一种完美无缺的心理满足与美感享受。所以,风趣幽默是幼儿故事吸引幼儿的基础和法宝。

幼儿文学鉴赏之第四章

第四章 幼儿故事的鉴赏

第一节 幼儿故事的审美特点

一般情况,婴儿一岁左右便对故事发生兴趣。所以故事与儿歌相次而来,是孩子们接触得最早、最多的文学样式之一。

故事永远是最受幼儿欢迎的一种文体,它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交流感情的重要方式,也是父母关爱孩子的重要表现。父母亲娓娓动听地讲故事给孩子听,不仅是利用故事这种文学体裁陶冶、美化孩子的心灵,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孩子希望得到重视和关注的渴望

“故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故事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童话、笑话小说等,凡是一切带有故事情节的散文作品都可以叫故事。狭义的故事,指除上述体裁外而具有故事情节的散文作品。”[1]

《现代汉语词典》对“故事”的解释有两条:第一,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有吸引力,能感染人。第二,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新编儿童文学教程》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比较准确地抓住了故事作为文学体裁和构成文艺作品要素的特征。实际上,从故事的发展概况和诸多典籍对故事的诠释来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以及所遭遇到的一切都叫做事。“故事”,实际并不受时间的约束,它概括了古往今来一切的事;它还是构成所有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的素材。再从古今流传下来的故事作品看,“故事”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凡是运用通俗口语,侧重于描写事件的过程,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适合于口头讲述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称为故事。

中国人喜欢听故事,喜欢讲故事,千百年来故事在民间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形成了它特有的“民间性”,集中体现为:(1)口头性;(2)集体性;(3)变异性;(4)佚名性等特征。虽然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还有通俗性、传统性、地域性等特征,但是以前四点为主。这些特征的集中出现是故事作为故事这种文体存在的条件,也是理解故事的概念时必须照顾和考虑的重要因素。

现代所谓“故事”虽然因为有固定作者的刻意创作而消减了故事的民间性,具备了与民间故事恰恰对立的特征:(1)书面性;(2)个人性;(3)固定性;(4)署名性等。而且范围要比民间故事广得多,“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只是现代故事的一部分。现代“故事”已经发展为书面文学,不再具有民间文学的特征,也不是民间文学的概念了。但是,既然是故事,即使是书面创作,仍然必须考虑到能够口头表达、口头流传的因素,否则就失去“故事”这种体裁的本质性。现代故事的口头性主要表现在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吸引人、读者易于讲述、听者易于理解上。

幼儿故事是指专为幼儿创作,适合他们听赏和阅读的故事。

幼儿故事的题材涉及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结构主要继承了传统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比如民间故事为了适应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顺序记忆的习惯,常常使用顺序展开、首尾贯通、线索单一、脉络清楚的形式;从叙述方式来看,语言慎密,插叙、倒叙较少,故事的起承转合交代得比较清楚,以期通过听觉就能使故事在人们头脑中活动起来。为了增强读者的印象,能在听众的脑子里铭刻下故事发展的清晰图像,民间故事喜欢运用“三段式”、“重复式”的结构手法。幼儿故事在结构和表现形式上基本继承了民间故事的这些传统,它虽然因为读者的特殊性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仍然未脱离故事的大范畴,具有如下审美特征:

一、情节完整,故事性强

“故事性”是故事的根本构成要素。幼儿故事的故事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情节完整、生动。任何故事都是由具体的事件组成首尾相连的情节来完成的,没有情节就构不成故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幼儿故事的情节要求完整,有头有尾,因为完整性会给儿童一种完美无缺的心理满足与美感享受。叙述上多用顺序手法,完整有序地将故事一层一层地全然展开,结局一般总是“大团圆”。幼儿思维的线性与直观性决定每则故事应该只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展开,注重事件的轮廓和完整,不求细节的详尽描写,更忌讳成段的议论或心理刻画,环境描写也十分简明。

幼儿故事还讲究情节的生动性,要求事件新奇有趣、惊险曲折,用各种艺术手法营造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来紧紧抓住小读者的注意力。这是“故事性”的核心内容。

第二,悬念丛生。悬念的设置可以使儿童变被动的接受者为主动的参与者,让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三,风趣幽默。幼儿听故事是为了得到乐趣,在故事中加进教育内容是成人的“诡计”,没有哪个幼儿会为了接受教育而听赏故事。所以,风趣幽默是幼儿故事吸引幼儿的基础和法宝。幼儿故事常以特有的“幼儿情趣”构成特有的幽默抓住幼儿,让其在对故事的期盼中遭遇“快乐”。

列夫·托尔斯泰的《消防犬》是一个典型的幼儿故事,它写消防犬如何在人不能进入的火灾现场救人的事情。作者在开头介绍道:“城市里发生火灾,孩子被大火封在屋里救不出来,这是常有的事情。因为他们吓得躲起来,又不做声;而且屋子里充满了烟雾,人们看不见他们。”故事这样开头,既起了概括作用,又使悬念迭生,那被困的孩子们怎么办?如何才能救出他们呢?作者接着写道:“在伦敦有一种经过训练的狗,它们跟消防队员在一起,失火的时候,消防队员就打发狗去把孩子救出来。伦敦有条名叫鲍勃的消防犬,曾经救过12个孩子。”救孩子的悬念暂时有了着落,可是却激起读者更大的兴趣,狗怎么救人?它们如何做到的?鲍勃救12个孩子的奇迹是怎样创造的?接下来,作者顺序讲述了鲍勃救人的一次有趣经历:

一次,有座房子着了火,消防队员赶到的时候,有个女人向他们跑过来哭哭啼啼地说,她屋里还丢下一个两岁的女孩,消防队员立刻打发鲍勃去救。鲍勃跳上楼梯,一下子就在烟雾中消失了。过了五分钟,它咬着女孩的衬衫,拖着女孩从屋里跑出来。母亲扑到女儿跟前,高兴地淌下了眼泪,因为女孩还活着。消防队员很关心鲍勃,检查它有没有受伤,但是鲍勃不让他们检查,一定要再次进屋去。消防队员以为屋里还有什么活着的人,便放它进去了。鲍勃冲进屋子,一会儿咬着一样东西跑了出来。当人们看清楚它咬的是什么时,都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它救出来的是一个大洋娃娃。

这个故事不仅介绍了用消防犬救人的原因,还特选了一条叫鲍勃的消防犬救一个小女孩的有趣故事来证明消防犬的能干。情节有头有尾,完整无缺,而且由于作者讲述故事的技巧高超,使之显得曲折生动、特别吸引人:哭哭啼啼的女人跑来哭诉说着火的屋里丢下了一个两岁的小女孩,这就说明火势已经很大、很危险了,一定是她已经无法救出孩子了,不然一个母亲怎么会丢下自己的孩子呢?“消防队员立刻打发鲍勃去救。鲍勃跳上楼梯,一下子就在烟雾中消失了。”看似有了办法,但效果怎样呢?人们的心悬了起来。“过了五分钟,它咬着女孩的衬衫,拖着女孩从屋里跑出来。母亲扑到女儿跟前,高兴地淌下了眼泪,因为女孩还活着。”不仅救出了小姑娘,而且小姑娘还活着。这条消防犬真是太了不起了!故事到此理应结束了,孩子还活着,狗也活着,正是孩子们喜欢的“大团圆结局”,可是作者却妙笔生花,再写狗的传奇,鲍勃竟然一定要再次进入火海,大家以为还有人被困在火里,又造成悬念。等鲍勃出了火海,大家一看,“都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它救出来的是一个大洋娃娃”。出乎意料的结尾让整个故事妙趣横生,幽默风趣。这个故事情节完整,有开头、有高潮、有结局;情节生动曲折,悬念不断;而且特别富有儿童情趣。

二、题材广泛,针对性强

幼儿思想单纯,容易接受故事中人物、事件的行为暗示,所以故事作者往往利用这点,针对儿童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时代要求,选取古今中外有关的材料,经过艺术加工,挖掘出一定的教育意义,编写成有趣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希望他们从中受到启发。

因为篇幅短小,主题集中单一,幼儿故事常常一个故事一个主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比如庄大伟的《可爱的客人》其主题是教孩子如何待人接物:玲玲为接待皮皮做了精心准备。皮皮来了后,玲玲用一只“刻花玻璃杯,给皮皮冲了一杯很甜的麦乳精”。玩了好一会儿后,皮皮告辞,可他却再三落下东西,不断回玲玲家来敲门取自己的帽子、围巾,最后一次出人意料地回来交代“我忘了告诉你,我正在感冒,刚才那只杯子,可得好好消毒,要不……”不隐瞒自己的感冒会传染的实情,让朋友防范,这是做人的起码规范。望安的《今天我很忙》写一个孩子在忙碌的一天里所做的事情,暗暗教孩子们体会劳动的愉快;金波的《小黄鹂》歌颂好朋友间无私关爱的高尚情操;杲向真的《七个太阳》暗示孩子们完成作业时不要一味模仿,要学会独立思考,还要敢于表达自己的心声;任溶溶的《我是哥哥》告诫孩子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定要为小弟弟、小妹妹做榜样,“妹妹样样学我,我万一做不好的事情,她一定也跟我学。到时候人家批评了她,她就要说:‘我哥哥就是那样的,我是学得我哥哥。’”

三、内容丰富,知识性强

幼儿的抽象思维处于萌芽之中,不可能直接理解抽象的知识。幼儿故事针对这一特点,发挥幼儿形象思维能力强的优势,把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知识融汇在形象化的故事之中,让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各种知识。一方面能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培养观察力。薛为民的《酒瓶子吃了大鸭梨》鼓励孩子们勤动脑筋、勤动手去探究大自然的秘密:爱动脑筋的灵灵将一个小鸭梨蛋装进瓶子里试验,看它能不能长大,小鸭梨蛋在瓶子里不仅没有死反而长得很好,最后一只大鸭梨就被奇妙地装进了细脖酒瓶里;李乡浏的《黄莺报警》讲一只黄莺遭到黑鹞袭击后发出“咔——”的求救声,一会儿成群结队的黄莺赶来团团围住黑鹞,与黑鹞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最后赶走了黑鹞。这则故事告诉孩子们黄莺的生活习性和相关知识:“黄莺结群生活,不管遇到怎样强大的敌人,只要叫起‘咔’这一呼救警报,就会唤来许多伙伴参加战斗。”结尾“这是一个多么齐心的战斗集体啊”!表达了作者对黄莺齐心协力、共同对敌的赞美。

四、语言通俗,趣味性浓

幼儿故事,主要是提供给孩子听赏的,其语言必须做到生动明快、通俗浅显。生动明快是吸引幼儿注意的一种手段;通俗浅显则是故事作为口头文学的本质特点。幼儿故事的词汇多用动词、形容词以及拟声词和叠音词;句式多用短句、比喻句,以增加语言的亲切感,拉近讲述者与孩子们的距离。

寻求快乐是幼儿的天性,孩子总是希望从故事中得到出人意料、妙趣横生的快乐。那些幽默滑稽的故事情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语言表达是儿童故事趣味性的重要因素。同样一个故事,用不同的语言写出来,可以收到不同的效果:语言不生动,孩子们听了就不会有什么反应;语言生动,他们听了会发出愉快的笑声。比如詹政伟的《吃铁鸟》一开头这样写道:

草籽,鸟儿喜欢不喜欢吃,喜欢!

小米,鸟儿喜欢不喜欢吃,喜欢!

碎肉,鸟儿喜欢不喜欢吃,喜欢!

铁钉子,鸟儿喜欢不喜欢吃,也喜欢!

这个开头韵律整齐,朗朗上口。在大家熟悉的鸟食“草籽、小米、碎肉”之后突兀地加上“铁钉子,鸟儿喜欢不喜欢吃,也喜欢”的句子,乍一听似乎是在利用人们的思维惯性逗乐子,一下子就会引起孩子的好奇。接下来这样写:“咦,错了?没错。”拟声词“咦”形象地抓住孩子的心理,使故事一下子转入对特别的“吃铁鸟”的介绍中,而后面“吃铁鸟”趁鞋匠睡觉时偷偷吃完他补鞋的铁钉后还在他头上淘气地叫个不停,让到处找铁钉的铁匠自认倒霉的情节出人意料,特别风趣有意思。

咦,错了?没错。这种能吃铁钉的鸟,不是一般的鸟,它的名字就叫吃铁鸟。它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铁。

吃铁鸟整天飞来飞去,飞个不停找铁吃,田野里花很多,可是铁很少。有一回,吃铁鸟见到一位鞋匠在树下打瞌睡,就把他钉鞋用的小铁钉全吞下了肚里。鞋匠醒来,发现铁钉不见了,他找来找去也找不到,真是怪事儿!吃铁鸟吃完铁钉高兴地在他头上叫个不停,像在说:“是我吃的!是我吃的!”鞋匠听不懂,只好自认倒霉。

吃铁鸟把铁钉吃进肚里一点事也没有。因为它的胃液里有一种叫盐酸的东西,能把铁慢慢地消化掉。而且,还能帮助消化食物。

吃铁鸟数量很少,它住在南美洲的山区里。

第二节 幼儿故事的鉴赏

一、幼儿故事的功能解读

很多介绍培养天才的书籍中都提到在幼年时给孩子讲故事对孩子想象力、思维能力、语言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木村久一说“对于幼儿,没有再比讲故事更为重要的了。因为孩子是这个世界的生客,这个世界对他是一个一无所知的世界,所以应该尽早让他知道这个世界,越早越好;为了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最好的媒介当然就是讲故事了。讲故事不仅能使儿童拓展知识面,同时也丰富语汇”。[2]木村久一还列举歌德从小听故事的经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德国有许多通俗易懂的童谣,歌德的父亲让幼年歌德记住了这些童谣。因为这些童谣的语调好听易记,有利于丰富孩子的词汇。教育孩子的最主要的是要尽快丰富孩子的词汇,让他们懂得道理。早期教育关键就在于此。这样,歌德的智力很快就发展起来了。不到七岁就开始读书,那些书都是用歌词写成的。在歌德的教育上,他母亲的功绩也是不可忽视的。她是一个很善于讲故事的人。歌德两岁时,她每天像上课一样讲故事给歌德听。她讲故事就像报纸上连载的小说那样,每天讲到“且听下回分解”的地方就打住,以后的故事情节让歌德自己去想象。幼年歌德为此作了各种猜想,有时还同奶奶商量,等待第二天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二天,母亲讲故事前,先让小歌德自己说他是怎么想的,然后自己再讲。当歌德猜中了的时候,他就高兴得叫起来。想象力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这给他后来写剧本和小说带来了很大的好处。由于接受了这样的教育,歌德的智力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他八岁时,除德语外,还精通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3]确实,经常让孩子听故事,可以加快语言与思维的链接速度,提高敏感性。歌德从小接受的故事教育说明听故事和讲故事对人能力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实际生活中故事被普遍地运用于幼儿教育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它对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陶冶乐观向上的情操。

情感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点。幼儿故事以其贴近幼儿生活的便利将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片段、事例编织成情趣盎然的故事,让孩子体会喜、怒、哀、乐等情感的恣肆狂放,为今后的情感教育打下基础;同时,孩子们徜徉其中的各种故事就是生动的教科书,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都会在其中出现,通过故事的渲染和描绘,孩子们可以体会到真、善、美带给人的快乐,假、丑、恶带给人的憎恶,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美好情感,陶冶乐观向上的高尚情操。

比如任东升的《一把钥匙》,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让孩子们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故事开头是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欢呼着堆雪人,冬冬锁上门急匆匆地请求程程让他参加。平时不好说话的程程今天格外爽快地答应了,雪人很快堆好了,“小朋友又拍手又唱歌,冬冬还在雪地上打起了滚儿”!可想见那高兴劲儿。然后程程高声宣布:“雪人,谁也不准破坏!除了太阳公公来请他上天,谁要是破坏一小点,谁就是——”“‘小狗!’冬冬扯着嗓子喊。”就是这个扯着嗓子喊的冬冬发现自己的钥匙掉了,被堆在雪人里了,要拆雪人就会破坏所有孩子的快乐,不拆呢,冬冬进不了家门,“冬冬真恨自己。他一顿脚,跑到一旁,‘呜呜’哭起来”,冬冬的伤心痛苦与大多数小朋友的快乐发生了冲突,如何办?“程程见冬冬这样伤心,心软了。”“指挥大家推倒雪人。啊,雪里真的闪着一把亮晶晶的钥匙。”“谁都不准破坏”的雪人却被孩子们自己推倒了,不仅“冬冬脸上绽开了笑容”,而且“大家也笑了”。冬冬的快乐成了大家的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快乐。堆雪人的快乐是一种直接而表面的快乐,是孩子们很容易就能体会到的,而这个故事的结尾巧妙地让孩子们从表面的快乐中跳出来去体会“助人为乐”的深层含义。通常的教育理念是个人要求与集体需要发生冲突的时候,总是个人服从集体,“舍小家顾大家”成了大家的一种共识。但这个故事却跳出这个窠臼,个人需要与集体快乐发生冲突时,在不影响集体大局的前提下应该先解决个人的痛苦,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大家”的快乐。这种复杂的感情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是难以理解同时又需要认真体会的,通过故事讲述如果能让他们有所理解,则善莫大焉。

再如刘阿莲的《有趣的作业》,讲小朋友们完成“找春天”的作业。因为不能摘玉兰花,小丽将一幅玉兰花的画作为春天的象征交给老师;小龙将一只活蜜蜂拿来展览,结束后还可以把它放归大自然。结尾的点题很精到:“老师很满意。因为,大家不仅找到了春天,还懂得如何爱护春天呢。”这个故事不仅教育孩子们如何爱护大自然,同时还有利于陶冶他们的情操。

第二,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幼儿故事是幼儿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故事的暗示,幼儿可以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想法和行为,逐步认识自己,初步建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浩然的《玲玲摔倒以后》写小朋友们看到玲玲摔倒以后的各种表现:玉香以为玲玲掉下的红蝴蝶结是鲜血吓得不敢动;贵生“直觉着逗人,就哈哈地大笑起来”;最调皮的军军急着表白“我没挤她,也没推她”。这是一个典型的“没做什么”的“不作为”故事,在老师的启发下,小朋友们纷纷转变态度:军军立刻“把玲玲轻轻扶起来”;贵生“替玲玲拍打粘在身上的灰土”;“玉香也急忙奔上来,拾起红蝴蝶结,给玲玲扎在小辫子上”。读过这个故事,孩子很直观地就知道当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自己该如何做。

第三,促进幼儿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化的规范。

幼儿文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引导幼儿熟悉和了解社会,促进他们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仔细研读幼儿故事可以发现,每一篇幼儿故事都从一个方面阐明一个道理或者一种情感,把众多的故事放到一起,就是一套关于幼儿如何健康成长的百科全书。生活中有的道德规范、社会约束经过作家的精心设计后变成了具体、形象、生动的故事,如涓涓细流慢慢地流淌进孩子们的心田,促进其认识进而了解社会,尽快适应社会化的规范。

二、幼儿故事的文本解读

“故事性”是幼儿故事的本质特征,也是构成幼儿故事艺术魅力的主要因素,没有故事性,幼儿故事的魅力就无从谈起。因此,在鉴赏幼儿故事时,应当以探寻“故事美”为出发点,着力揭示幼儿故事的营构特征和表现规律。

(一)总体阅读——从解读故事到理解人物

幼儿故事是由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幼儿形象和一个个情节事件有机、有序地组合而成的。它虽然具有明显的口头性特征,但仍然是作者用一个一个的词语、一句一句的话、一个一个的段落组织起来的文学语言,具有文学的间接性特征——故事所讲的情节要在欣赏者的脑海中通过想象才能间接生成。所以,进行幼儿故事鉴赏的第一个前提是使幼儿能依托文字复现故事。换句话说,幼儿进入幼儿故事欣赏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能通过阅读或者听读语言文字,能迅速地把握这个故事的基本轮廓和情节的基本类型,知道故事的开头讲什么,中间有些什么情节,结果怎么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人物,知道人物在这个故事中做了什么,表现如何?

但凡“事”都是“人”做出来的,因此写“故事”避免不了要写到人,人与事紧紧相连。幼儿故事写人,很少立体全面地刻画人物,一般只写幼儿在生活中的某一瞬间或者一个侧面,常常集中笔墨,着力刻画一个或者几个人物发生的一件事情,组成一个由主要人物为主体的、相互衬托、相互作用的形象体系,从而对幼儿生活进行艺术概括。作为主人公的幼儿形象与其他人物形象似乎是“月亮”和“星星”那种众星捧月的关系,分析人物时,要抓住“月亮”这个艺术焦点,着力对其进行重点分析。这样,不但可以揭示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关系,还可以通过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对比,揭示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写活人物,自然要靠细节。幼儿故事篇幅短小,写人物只需抓住性格特征中最突出的特点就行,因而细节不多,但要有极强的表现力,能准确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欣赏幼儿故事时要注意这些特有的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的烘托,体会细节在塑造人物时所起的作用。如马光复的《瓜瓜吃瓜》里刻画瓜瓜这个小男孩时就抓住他的动作、语言把一个精力充沛、消化力强、自得调皮的孩子写得栩栩如生:“他一下能吃几大块,吃完了,把小背心往上一拉,挺着圆鼓鼓的肚子,用手一拍,嘭嘭嘭的响,说‘西瓜在这儿呢!’”

幼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不存在大奸大邪、大忠大善等冲突激烈的性格特征,也不存在人物形象和性格之间根本对立的矛盾,大都是对幼儿生活中发生的故事进行现实的、客观的讲述。作者常常通过栩栩如生的描绘和曲折多变的情节讲述来含蓄地传达他对人物的赞美、批评以及想确立的主题。欣赏时,可以根据人物的“动作内容”和“外在形态”来迅速了解人物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内容”,挖掘其审美内涵。因此,鉴赏幼儿故事,应该在欣赏故事的同时理解人物形象。后面将有其他内容也涉及人物分析,此不详述。

这是幼儿故事鉴赏的第一次总体阅读。

(二)局部解剖——从体味线索到把握情节

完成了上述总体阅读后,可以进入第二个环节——“局部解剖”了。

当幼儿再次听读故事时,可以引导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情节的欣赏上,对情节进行细致的品味和分析。如何做呢?先带领幼儿着重体味线索的暗示性,形成一种能抓住线索迅速进入故事情节的审美期待。

1.线 索

这里是指文章或作品中把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里的反映,是主题或与主题思想有关的某一核心事件的逻辑发展轨迹。线索是故事结构中的重要因素,它将人物的言行、动作连接起来构成情节。它所起的连接和反复提示的作用使它在幼儿故事欣赏中具有提纲挈领的重要地位。这是因为:第一,线索连接作品始终,这就确定了作品结构纵向上的起始。同时又标明了故事发展方向、到达终点的具体线路,从而对故事横向上的扩展范围有所规定。因此,它可以使作品结构在总体规模上呈现一个比较清晰、完整的轮廓,将题材固定在一个比较具体的时空框架之中。第二,线索作为思想、事物发展的轨迹,具有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性质,无论是按照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所设置的时空情节线索,还是按照人物性格发展所设置的行为性格线索,一般都表现为一个富有层次感的演进序列。对于一般总是单线发展的幼儿故事来说,线索的第一个作用就是结构故事。比如俄罗斯作家伏隆科娃的幼儿故事《慌慌张张的玛莎》就是以玛莎起床慌慌张张地找衣服穿为线索的。孩子们只要记住玛莎从脚到头地找穿戴的东西就能理清全文脉络:玛莎最先找不着袜子,好不容易找着之后,又找不到其他东西了,一轮一轮地找上去,终于出门,但到学校已经迟到了。理清这条线索,就会很容易让孩子们联想它所贯穿的各个情节的片段。

线索的第二个作用是帮助读者或听众记忆。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听故事时常常异想天开做漫无边际的联想,需要有条线索时时提醒他们回到故事的主体上来,所以线索必须鲜明突出,便于讲述和口头流传。因此,在引导幼儿欣赏故事时,对于故事的线索一定要用特别的语气、语调加以突出,以引起孩子的注意。幼儿故事的线索常常有这几类:

(1)以人物为线索。以人为线索可以事随人走,使故事结构完整,脉络清晰,便于很快展开故事情节。比如《阿凡提的故事》、《包公的故事》、《木兰从军》、《武松打虎》、《曹冲称象》以及其他许多勇敢机智人物、能工巧匠的故事,都是围绕着人物来展开情节的。

(2)以主要事件为线索。“故事”与事总是分不开的,以事件为线索组织结构在故事中运用较广泛。幼儿故事中作为线索的事件一般都单一、完整、清晰,便于记忆和讲述。浩然的《玲玲摔倒以后》便是以玲玲摔倒以后几个小朋友的表现为线索来组织故事的。

(3)以物件为线索。幼儿故事常把故事中反复出现的某一物件作为线索。反复出现的物件像道具似的贯穿故事始终。用道具作为线索,从结构上来看比前两种方法更便捷,一般情况下,道具和人、事件虽有密切关系,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整个情节中显得很突出,以之为线索,很容易使人物显得鲜明形象,同时又与整体和谐分明。林玲的《新雨衣》、方轶群的《小碗》等都是以物件为线索组织故事的作品。

一般情况,作者在考虑以什么为线索来创作故事时,首先要考虑听故事的幼儿听这个故事时最关心的是什么?然后选择孩子最感兴趣的话题讲下去。三岁、四岁、五岁、六岁孩子的兴趣点有很大差异,创作故事之前作者会对自己的读者听众有充分了解,使故事的难易设计,线索运用等恰如其分,创作出来的故事才能对读者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给幼儿讲故事时在选材、讲述时也要注意这些问题,突出线索在故事中的结构作用以及对幼儿的吸引作用。

2.情 节

它是展示人物性格的事件和细节的艺术组合,它是故事的关键要素。作为以情节见长的故事,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体现,都是通过情节的发展来完成的。幼儿故事的情节结构体现为:

一是开门见山。为了让小读者和小听众尽快进入情节,幼儿故事一般都有一个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开端:要么是任务、场景、时间的交代,要么是事件发生的一个镜头。为了突出情节,很少在开头对人物作一般性的介绍和大段的环境描写,也避免对即将叙述的故事作出评价。

二是结构完整,悬念迭生。幼儿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结构完整,一般都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当然,真正吸引孩子并产生扣人心弦的力量的决定因素还是情节本身要有悬念、有波折。有悬念才能牵住人心;有波折才能引人入胜。因此,欣赏幼儿故事应该关注情节特点。

首先,看情节事件是否具有典型性。幼儿故事的情节要能概括反映幼儿日常生活的内容,涉及幼儿思想、品德、身体、心理等方方面面。欣赏时才能用艺术与生活的相关性和概括性来激发幼儿的审美注意和审美联想。

其次,是看情节组合的机智性。要特别留意作者在组合事件和细节时有哪些机智的构思和技法,有哪些巧妙的策略,对一些重要技法要有一定的了解。

(1)造悬念。悬念是故事的生命线,没有悬念,故事就不能吸引人;有它,才促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把故事读完或者听完。通俗地说,悬念就是作品中吊人胃口的东西;文雅一点,悬念是一种期待。造悬念就是在故事开头或中间摆出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或者矛盾,设置疑团,引起读者的关注,但露而不解,让读者的念头“悬”在那里,吸引他往下看。随着情节的深入才解开悬念,揭示谜底,给人以恍然大悟之感。《李船长笑了》(陈品山作)这个幼儿故事像一个谜语,悬念竟然一直“悬着”,最终没有解开,发动幼儿进行了一场猜谜活动,饶有趣味:

李船长有四个孩子:大强、二强、三强、小强。有一天,他对孩子们说:“你们像鸟儿一样,羽毛都丰满了,该飞出去学本领啦!”

孩子们齐声回答:“我们也去学驾驶轮船。”

李船长说:“好!三年后来见我。”

一晃,三年过去了。大强、二强、三强、小强,都准时回来啦。

李船长问孩子们:“你们驾驶的是什么船呀?”

大强说:“我驾驶的船,上下左右前后都是水。”

二强说:“我驾驶的船,上下左右前后都没有水。”

三强说:“我驾驶的船,有时在水里,有时不在水里。”

小强说:“我驾驶的船,船尾在水里,船头不在水里。”

李船长听后,满意地微笑了:“你们的本领真大。”

小强的妈妈问:“我不明白,你们驾驶的到底是什么船呀?”

小朋友,你能告诉小强的妈妈吗?

幼儿的好奇心重,所以幼儿故事的悬念容易形成。但是,由于幼儿的记忆和注意不能持久,幼儿故事中的悬念不能搁置太久不解开,要始终维系在情节的贯穿线索上,而且需要不时出现以提醒幼儿的注意。所以,悬念的反复出现也是幼儿故事的一个特点。由这个特点又引出幼儿故事情节的又一个特点。

(2)三段法。这是幼儿故事中常用的情节设计手法。它一方面是对民间故事情节结构手法的继承,同时又是依据幼儿特殊的心理发展需要来设计的。三段法在幼儿故事中主要有这几种情况:

第一,同一场景出现多次。俄罗斯乌申斯基的《四个愿望》讲米佳在冬天、春天、夏天和秋天里都有不同的乐趣,因此,在每个季节里他都希望永远是这个季节,每次爸爸都叫他写下自己的愿望,一年之后爸爸叫米佳取出本子来看,米佳的本子上写着:“我愿永远是冬天!”“我希望永远是春天!”“我巴不得夏天永远不过去!”“秋天比其他季节都好!”这个故事通过米佳多次记下同样的愿望,突出一年四季都美好无比的主题。

第二,同一情节多次递进。俄罗斯奥谢耶娃的《好事情》讲一个叫尤拉的孩子一大早就想着要做点好事情,坐着幻想假使“妹妹掉进水里”、“狼来抓走奶奶”、“哈巴狗掉进井里头”时自己如何勇敢地去救他们,而不愿意理睬妹妹让他陪着玩、奶奶让他收碗碟以及哈巴狗请他给点水喝的要求。找不到好事情做的尤拉到妈妈那里去诉说自己的烦恼时,妈妈抚摸着他的头,说:“跟妹妹去玩玩,帮助奶奶把饭碗收拾干净,给哈巴狗喂点水。”相似的情节一次次递进,为最后妈妈提醒尤拉做好了铺垫: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实事做起。主题因此得到突出。

第三,多个人物依次描写。这类故事通常将多人对比着描写,让善者有好报,恶者得恶报,把真善美和假丑恶鲜明地突出出来。通过对比和情节的不断反复加深幼儿的印象和记忆,达到教育的目的。《一千零一夜》中的《三只苹果》就是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三兄弟在父亲死后各自分得一千金币做生意,一年后,老大和老二都亏了本,狼狈不堪地找到生意做得很好的老三,得到了老三的救济。两个哥哥反而因此嫉妒老三而算计陷害他,最后被仙女变成了两条狗。惩恶扬善的主题得到了宣扬。

构成三段法的因素,第一个是情节必须出现三次重复或叙述;第二个是三个情节之间有一定的连贯性。由此造成三段法独特的艺术效果:第一,具有回环曲折的艺术魅力。“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并不完全指确数三,有时是一个含有“多”意的词,“三”的出现意味着多——曲折多、挫折多,不断前进不断失败,直到最后胜利。故事因此不断发生变化,有悲有喜,有忧愁有欢乐,在错落有致的情节中,构成跌宕起伏,波浪式的发展轨迹。第二,造成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故事要吸引人,情节必须有波折。三段法就顺应了这种要求,注意矛盾的出现和解决,讲究冲突的形成和发展,一而再,再而三地展现冲突,使读者紧紧跟着情节,关心主人公的命运,注意他的成败。

(3)设埋伏。即将故事中一时不需要让读者知道的人物、事件或其他东西埋伏下来,而它们都是故事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组成成分,以此来展开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然后在故事的关键性场合中将早已埋伏下的人物事件等披露在读者面前,事情至此真相大白。幼儿故事设的埋伏,实际是针对幼儿好奇爱问问题的特点,设下的一个大问号。孩子要想知道问题的结果就得顺着作者早已布置好的情节一步步看下去、听下去,直到最后解开这个疑问。舒德骑的《谁该得第一》就是这样结构的,故事一开头就设置了一个大问号:

幼儿园今天举行图画比赛。

小朋友们画呀,画呀,画了很多美丽的图画。可是,王老师拿起小朋友的图画一看——咦,这是怎么了?王老师今天看不懂小朋友们的图画了。

可不是吗?你看看:莹莹画了一座金灿灿的宫殿;兵兵画了一杆大猎枪;扬扬画了一对大翅膀;明明呢,画了一把大锯子,锯子上还长满了尖尖的牙齿呢!

嗨,今天小朋友们到底是怎么了,王老师只好问参加比赛的同学们。

各个小朋友解释了自己充满爱心的绘画意图后,王老师和其他小朋友深受感动,最后让参赛的小朋友都得了“第一名”。原来莹莹画的宫殿是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兵兵画的大猎枪是送给小白兔反抗大灰狼的欺侮的;扬扬的大翅膀是送给黑猫警长抓空中强盗——秃鹰用的;明明画的大锯子是送给孙悟空锯断紧箍咒的。

设埋伏能产生两个明显的艺术效果:第一,引人入胜。故事一开始就提出问题或者尖锐的矛盾冲突,或者出现异乎寻常的现象,引起读者或者听众的强烈兴趣,身不由己地进入故事所设计的、迂回曲折的境地。第二,结果难料。在作者未挑明结果时,读者难以猜测,直到故事结尾时,才发现设伏的奥秘,又会觉得故事内容新鲜可信,余味无穷。

(4)误会法。误会法大约有两种:

一种是作者制造的误会。作者为作品中的人物编造了一个特定的误会场面和情节,读者并不知道,而误会早已埋设下了。通常情况是作者巧妙地让矛盾双方或者一方出于某种原因而产生不可避免的误会,误会一旦澄清故事就宣告结束。如包蕾的《小兔子“我知道”》一开头就埋下误会:“有这么一只小兔子,他总觉得自己很聪明,什么都懂了。不管人家讲什么,他都在边上嚷嚷: ‘这个我知道……我知道……’”由此引出一系列误会,把山羊公公、小松鼠当成狼,而对真正的狼却毫不警惕,危险也接踵而至,最后还是老兔奶奶挺身而出解救了这只什么都“知道”的小兔子。小兔子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就是一个误会,因为不可能有谁不学习就知道所有的事情。

另一种是作品中人物自己制造出种种误会。它们是作品根据情节、人物性格的需要而产生的。这类误会读者是清楚的,但作品中对立的一方毫不察觉,误会吸引着读者的注意,推动着情节向纵深发展,造成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民间故事中此法的运用相当普遍:起初善者总是受贪者的欺侮,这时出现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与那贪婪者斗智斗勇,其中所用之计有些是读者一目了然的,或者作者干脆挑明,就是那个愚蠢贪婪的人不知道,这样读者与正义者一道一步一步地惩罚不义者,别有一种痛快在心头!

误会法可以产生较好的艺术效果:一是可以造成急转直下的故事结尾,在有些题材和内容中,误会法更能使故事的情节生动,出乎意料,形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艺术效果。二是可以产生戏剧性,使平淡的情节爆发出喜剧的火花,增加故事的可读性、可讲性、可听性和可传性。

当然,一个故事,无论场面如何热闹,情节如何曲折,如果没有刻画成功的人物,就称不上优秀的作品。所以,欣赏故事,还要关注人物的性格在情节的发展中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刻画。

3.人 物

它是构成故事情节的决定因素,没有人物就没有故事。人物刻画是否丰满也是衡量一个故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首先,看人物性格是否在情节发展中得到展示。“情节”可以看做是一个完整或不完整的小故事,它由一连串的人物行动组成。有了情节,甚至有了比较生动曲折的情节,不等于就把人物刻画出来了。情节必须围绕人物来展开。随着情节的逐步展开,人物的性格也应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比如《一千零一夜》中《渔翁的故事》里,一个贫穷的渔翁打起一个胆形的黄铜瓶,他好奇地打开这个用锡封住的瓶子,却从里面放出一个魔鬼来。这个魔鬼要杀渔翁,无论渔翁如何求他都不管用,反而说:“正是因为你救了我,我才要杀你。别说了,非死不可。”于是渔翁与魔鬼斗智,魔鬼又被渔翁关进瓶子里扔进海里,而且渔翁还告诫所有的打鱼人别在那个海域打鱼,魔鬼永远没有了出头之日。渔翁的聪明智慧在与魔鬼的不断斗争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情节的发展为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提供了空间。

第二,看人物性格是否在矛盾冲突中得到表现。矛盾冲突是指斗争发展到最激烈时的故事情节。情节越紧张,矛盾越激化,越能表现主人公的性格。幼儿故事中的矛盾冲突不可能激化紧张到尖锐的程度,但是作为一种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段和方法,它仍然要把人物放到适合于幼儿理解的矛盾冲突中去表现性格。否则,人物形象就丰满不起来,会成为主题思想的传声筒。在上面举到的《渔翁的故事》中,渔翁的性格在与魔鬼的生死斗争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贫穷困顿的老渔翁有一天一连撒了三次网都没有捕到一条鱼,他只好祈祷上天:“保佑我下一网打到鱼吧,一家人还等着饭吃呢。”渔翁果然网到一个奇怪的瓶子,而且放出了一个非常凶恶丑陋的魔鬼,渔翁吓得瑟瑟发抖。“魔鬼吼道:‘我要杀了你!说吧,你愿意怎么死?’”魔鬼的凶恶与渔翁的胆小在此形成鲜明的对比。

渔翁伤心地哭起来:“我有妻子儿女,一家人还指望我生活呢,看我救你的情分,你就饶了我吧。”

魔鬼丝毫不为所动:“正是因为你救了我,我才要杀你。别说了,你非死不可。”

渔翁无论从形体到力量,都不是魔鬼的对手,而且从他一再祈求(祈求上天和魔鬼)来看,个性似乎比较软弱。但是,在魔鬼一定要杀他的紧要关头:

渔翁心想:他是个魔鬼,而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类,我得用计谋和理智去制服他。(www.daowen.com)

于是他对魔鬼说:“那好,不过我死之前有件事情不明白,你得回答

我,一定得讲实话。”魔鬼答应了。

渔翁问:“这么小的胆瓶,按说容不下你的一只手,怎么容得下你这么庞大的身躯呢?”

魔鬼说:“这有什么难的。”他摇身一变,化作一股青烟,逐渐缩成一团,钻进瓶胆。

魔鬼又被关进了瓶胆,这回轮到渔翁大声地问魔鬼了:

“告诉我吧魔鬼,你想怎么死法?”

魔鬼这才知道上了渔翁的当,就说:“放了我吧渔翁,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渔翁坚决地说: “肮脏下流无耻的魔鬼,你是在说谎呀,你骗不了我!”

说完,渔翁把瓶胆挪近岸边,使劲把它抛进了大海。

到此,渔翁的智慧勇敢与魔鬼的色厉内荏得到了最好的表现,他们的角色作了一个对调,原来不可一世的魔鬼低三下四地乞求渔翁。矛盾冲突最尖锐的部分是表现人物性格最好的地方,引导幼儿欣赏时要注意渲染气氛,用合适的讲述技巧突出人物的性格变化,让人物丰满起来。

第三,看人物性格是否在细节描写中得到刻画。写活人物,自然要靠细节。幼儿故事篇幅短小,表现人物只要能抓住性格特征中最突出的特点就行,因而细节不多,但必须有极强的表现力,能够准确生动而且逼真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奥谢耶娃的《蓝色的树叶》里有两个人物:卡佳和连娜。莲娜想借卡佳的绿色铅笔画树叶,卡佳不愿意,先推口说要问妈妈,又说要问哥哥,后来又说怕莲娜把铅笔弄断了。实在推脱不过借给莲娜时,还反复交代:

“小心些,不要削,不要太使劲儿,不要放到嘴里去,不要用得太多啊!”

莲娜说:“我只要把图画纸上的树叶,画成绿颜色的就够了。”

“这可多啦!”卡佳说着,紧紧皱着眉头,一脸不乐意。

莲娜看了看她走开了,没有拿铅笔。

卡佳奇怪了,跑着去追她:“喂,你怎么了?拿去用吧!”

莲娜说:“不要啦!”

在两人充满稚气的语言描写中可看出各自不同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卡佳一连用了四个“不要”,实际是其内心不想借的生动表现。“紧紧皱着眉头,一脸不乐意”这个细节把她的吝啬、小气生动地表现出来,好像这个女孩就站在我们面前一样鲜活。莲娜因为有求于人而一再忍让,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后来即使卡佳追上来要把铅笔借给她,她宁愿将树叶画成蓝色也不要卡佳的铅笔,这个细节使卡佳固执而又自尊的形象跃然纸上。

关于幼儿故事的欣赏理论没有必要对幼儿进行说明,但是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和欣赏故事来使他们注意到线索、情节及其结构作用的巧妙之处。

(三)深入底蕴——从分析主题到欣赏技巧

1.透过形象看底蕴

在把握情节的同时,还要作深入底蕴的解读——透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主题,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背后的艺术底蕴。一般而言,作者所要阐明的主题是他对生活事件和人物命运的理性认识,只能寄托在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之中来体现。所以欣赏时要仔细领会作者在其中寄寓的主观意图。

每篇幼儿故事都有自己特定的主题,虽然因为表现手段的不同,可能有的彰显,有的隐藏,有的明白,有的暗示,但无论怎样,它一定是存在的,一定会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表现出来。幼儿故事短小的篇幅容纳不了过多的事件和复杂的线索,作者将哪些富有幼儿情趣的事件提炼为情节,或者把哪些事件和细节组合为情节,完全受创作意图和主题的制约。作者因此会通过机智的组合把一些原本没有联系的事情连在一起,让它们产生因果关系,把主题隐含在情节和人物的描写里。如英国作家伊尼德的《彼得的新自行车》中彼得想要一辆新自行车与他帮白姆拣掉到洞里的布娃娃原本是没有关系的两件事,但经作者的巧妙组合,二者最终构成了因果关系:彼得为白姆拣掉到山洞里的布娃娃时,在山洞里发现了警察正在追查的被盗东西,因此受到奖励,得到一辆新自行车!欣赏时如果把握这两件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联系,就能看出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2.反复玩味看技巧

幼儿喜欢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可以借此在对一个故事完成了“总体阅读”和“局部解剖”之后,再从头至尾做一次“总结回味”,除了进一步巩固已经确立的认识,对细节和情节作深化理解之外,再进一步体味作品富有特色的艺术技巧。幼儿对作品的艺术特色的体察在前面的欣赏阶段可能就已经有了感觉和认识,但还需要巩固和强化。

幼儿故事的艺术技巧指作者在建构情节模式、塑造人物形象、提炼语言等方面因反复使用而形成的一种技能。它具体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

(1)选择题材、提炼主题时重视体现幼儿积极向上、纯真美好的思想感情。

(2)选择适当的叙述角度,理出流畅的贯穿线索来建构故事框架。

(3)利用造悬念、设埋伏、三段法、误会法等手段来巧设情节,突出故事性。

(4)在情节发展、矛盾冲突、细节描写中刻画人物性格。

(5)用通俗浅显、生动活泼的语言突出故事的口头性。[4]

以上幼儿故事创作的艺术技巧也是欣赏时应该把握的艺术技巧。当我们带领孩子们反复欣赏幼儿故事深入到这个层次时,可以在反复阅读和讲述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相关的艺术技巧,让孩子们在形成故事的审美期待时,沉淀下有关故事这种文学体裁的艺术特质的审美预期。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这个故事的情节清晰明朗,开端部分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和人物。

时间:除夕夜。

地点:街上。

环境:寒冷、黑暗。“天冷得可怕极了,天上正下着大雪”,“所有的窗子都射出光”,“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

人物: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光头赤脚”、“非常美丽”、“又冷又饿”。

情节:小女孩因为没有卖出火柴,怕父亲打她不敢回家,“而且家里也很冷”,于是在寒冷的“除夕夜”,她“在一个墙角里坐下来”。小女孩在严寒之中万般无奈,三次擦亮了火柴,希望得到一点点温暖,但她的愿望在火柴的微弱火光中转瞬即逝。当她第四次擦亮火柴时,唯一待她好却已经去世的老祖母出现了,为了留住老祖母,情急之中小女孩擦亮了一整把火柴,于是“她们俩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飞到既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没有忧愁的地方去了”。

结尾部分:小女孩在除夕夜被冻死了。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品是紧紧围绕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来展开情节的,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这条主线也是欣赏、讲述这个故事时应紧紧把握的情感中心线索。火柴的微光带来美好的希望,火柴的熄灭也带走了美丽的幻觉,作者利用这个幻象造成了一波三折的情节波澜,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一个小姑娘在圣诞夜的简单希望毁灭掉,最后让她悲惨地死去。这是作者对那个社会的痛诉和谴责,也是这个故事的主题表现。

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被安徒生写得有声有色,有起有伏,因而曲折有致,引人入胜。小女孩孤苦伶仃、饥寒交迫的悲惨命运是作品最动人心魄、最能引起人共鸣的部分,如果讲述者用声音表现出情节和情感线索的变化来,孩子就能进入讲述者所营造的艺术形象和意境中,其想象也随之同步进行。一般情况,孩子们一旦接触作品真实、生动的语言描绘,一定会激起心中的同情和激动,而且随着理解的深入,艺术感受会更加鲜活和强烈,并会激发出情感的潮流在心中涌动。像这样的描绘,一定会打动孩子:“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她在两座房子之间构成的墙角里坐下……伸出她冻僵的小手,抽出一根火柴在墙上擦了一下……寒冷的早晨,小姑娘已经冻死了,新年的阳光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情感在讲述者的语音、语调、语气间流淌时,会同时流入孩子的心田,成为打动孩子心灵的感情潜流。

三、幼儿故事的欣赏方法

(一)成人要“讲”出故事性

讲故事是脱离文本的一种口头文学表达方式,它是运用独白体口语来完整、连贯地叙说一件事或者一个道理的语言交际过程。是幼儿园运用最广泛、最灵活的一种教育手段。在幼儿文学欣赏中更是可以运用于各种故事——文字故事、图画故事、屏幕故事、生活故事等的欣赏之中,并且可以满足任何欣赏层次的要求,为任何一种欣赏目的服务。它与朗读(包括朗诵)有区别,虽然二者都具有表演性质,都是将文学作品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但朗读是借助文本把文学作品的文思情感通过朗读者清晰、响亮、有感情的语言朗读出来,它不脱离文本。二者相比,讲述更适合幼儿。因为,朗读者手捧书本,已经给孩子们带来了距离感,听到的又是书面语言,与他们熟悉的口头语言有一定距离,孩子会感到不习惯。而讲述故事时,运用的口头语言会使孩子感到更亲切,更容易接受,也便于插入必要的提示或解释性的语言,减少幼儿听赏的困难。而且讲述者不用将大多数的眼神和精力放到书本上,增加了与孩子神情交流的机会,气氛会更融洽自然,孩子的注意力也不容易分散。

同时,故事的口头性决定了它的传播方式以“讲”为主,因此,讲述故事的技巧对故事的传达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讲故事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注意现场感。讲故事时,讲述者与听赏者之间是在不断交流和沟通的互动中共同完成对故事的艺术再创造的,如果讲述者自顾自地讲下去而不管孩子们的反应,不与孩子作适当的沟通与交流,就会失去听众。

讲述者与听赏者之间交流的主要手段是配合内容恰当地使用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是指口语交流时通过身体姿态、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眼神活动以及改变空间距离等非语言因素来传递信息的一种交际形式,它是口语交际的辅助形式。在幼儿文学所有文体的欣赏中都是重要的交流形式。当然,得视时间和场所来选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如果在家里,成人与孩子近距离或者零距离接触,语调、语音的高低变化甚至身体的每一次小颤动都能被孩子敏感地捕捉住,只要掌握适合自己孩子的交流方式就好。如果在幼儿园,就要特别考虑肢体语言的组织效果。比如讲述者采取站姿或者坐姿都有不同的效果:站姿,便于适当走动,可以随时改变与孩子间的距离,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起到提醒和暗示作用,也便于手势和其他姿态的展示;坐姿,可以与幼儿围坐在一起,缩小相互间的距离,显得自然亲切,便于沟通。通常,人数多、场地大时适合站姿;人数少、场地小则适宜坐姿。

无论站姿还是坐姿,教师的身体姿态都应保持端庄、稳健,并且精神饱满。特别排斥弯腰驼背、身体倾斜、摇摇晃晃、精神不振等肢体语言,这会使幼儿感到别扭、压抑,同时也不能很好地配合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一般会用手势来辅助表达,手势要准确适度。准确指能配合内容、有助于清楚明白地表达语义,不是随心所欲或者出于习惯地盲目挥舞;适度是说手势使用不能太频繁,这样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动作的幅度也不能过大或者过小,过大会喧宾夺主,让人眼花缭乱;过小看不清楚于事无补。动作的速度也应适当,尤其要注意克服影响孩子注意力的无意义动作,如抓耳挠腮,手脚无意识地晃动或者拽衣角、捋袖子等。

讲述故事时的面部表情总体上应和蔼可亲、热情庄重,这样可以营造良好的气氛,使孩子感到平静安详,但也应随着内容和情感的变化而有喜怒哀乐的表情变化,才能增强感染力,加强表达效果。否则,一味地和蔼可亲会与故事内容间离,产生滑稽的面具感。同时还要注意准确恰当地把握表情变化的尺度,过度过频的表情变化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另外,恰当运用眼神,也是讲好故事的重要手段。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既显示表情变化和内心活动,又是与听赏者沟通的“渠道”。对孩子们的关注通常是通过眼神来完成的:环视全体,表示对所有孩子的关注;注视某人,则暗示对他的特别注意;注视过程还可以捕捉听者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述策略,以便适应听众。

其次,要讲究方法。幼儿故事常用的讲述方法有以下三种:

第一,原文讲述。

这是在朗读的基础上,将幼儿故事作品背下来,再以独白体口语形式照原文讲述给幼儿听赏的一种方式。这种讲述方式可以保持文学语言的准确、生动和精练,防止书面语言的特点和其他艺术因素“丢失”,保证孩子们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作品。

第二,记忆讲述。

指在反复阅读幼儿故事的基础上,凭记忆来讲述故事内容的一种方式。这种讲述虽然不用背下原文,但准备过程中也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弄清内部结构、记清情节发展线索,理清人物关系和人物个性特征,甚至还要记住一些与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有关的关键性词语,把握整篇故事的大概艺术风格,讲述出来的故事才会与原作大体吻合。

记忆讲述实际上是一种带有创造性质的讲述方法。它并不是被动地复述原作品,也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原作后面模仿,而是讲述者的一种二度创作。讲述者一方面要讲出故事的故事性,使故事保持原有特点充满吸引力;同时,讲述者可以不受原文语言文字的限制,可以根据听赏者的语言理解水平和听力水平选择更贴切的口语来讲述;还可以依赖对文字、画面、形象的感受来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充分发挥口语表达的长处,用形象化、儿童化的语言将故事所要传达的各种信息传达给孩子们。这样,记忆讲述虽然不用花工夫去死记硬背作品,但对讲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却更高。他不仅要根据作品内容,还要根据听赏者的理解能力和水平来遣词造句、组织段落,创造性地运用叙述、描写以及各种修辞手法来尽善尽美地表现作品。对那些创作时并不以幼儿为读者对象但又被幼儿喜欢的作品,诸如神话、传说、寓言、笑话、幽默等作品进行讲述时,还存在着改编的问题,得先把这些文学形式改编成内容和语言都适合幼儿听赏的口语文学才行。

故事的讲述性使“讲故事”这种欣赏活动特别便于普及;因为脱离书本、不用教具的方便,使“讲故事”这种活动开展起来极为方便。所以,记忆讲述是幼儿故事欣赏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三,看图讲述。

这种讲述方式主要针对幼儿图画书而言。欣赏幼儿图画书,首先要明确图画与文字的关系,如果误会或者模糊了二者的关系,幼儿图画书的欣赏就会陷入误区。“在图画书中,绘图绝不是插图性质,仅只是文字的说明和补充,也不是画展中的展示品,只要单幅画画技高超就可以了。在图画书中,画要有表达性,要能讲故事,要有动态感,要注重页与页之间的连接,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图画书,实际上是图画的演剧。在图画书中,画本身就是一种语言。”[5]陈伯吹在《谈幼童文学必须繁荣起来》一文中也说:“也许有人以为既然全部是图画,就不能把它看做文学了。究其实际,图画只是文学凭借它来作为一种表现的形式,正像凭借文字来作为表现的形式一样,它的实质是个有目的、有组织、有思想、有艺术,经过精心构思的文学故事,不但有动人的情节,还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确实,图画书的特殊性正在于它是幼儿文学和幼儿美术的有机统一体,其审美途径是双向的、立体的。文学与美术在幼儿图画书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但是,二者又完全不等同于对方,有着自己的独立品格,不能将图画理解为文字的补充或说明,或是将文字理解为图画的解释和说明,图画书的文和图都在说话,用不同的方式说话,用不同的方式来共同表现一个主题。单纯的幼儿文学或单纯的幼儿文学插图都不能直接构成图画书。因此,在引导幼儿欣赏图画书时,如何讲述图与文,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说来,对图画书的阅读与欣赏最重要的是捕捉图画书中图与文的最佳结合点。

(1)抓住特征。图画书中一定会出现人物和环境,因为任何“事”都是得“人”来做,而且还得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所以出现在图画书中的人、事、物、景一定有自己最生动的外部特征和个体特征,画家绘制图画时一般会考虑幼儿特殊的视觉心理。心理学研究都表明,儿童通常注意的是事物中最生动、最突出的因素,如人的五官,大象的鼻子,兔子的长耳朵,猪肥胖的身躯等等。有个孩子这样形容他看见的一个矮胖子:脸像一张圆桌面,身体像一粒花生米。这是幼儿视觉善于抓外部特征的典型表现。基于幼儿的这种视觉心理,一般图画书中的人、物、景都比较夸张,有意利用变形造成一种夸张的“逼真”来完成视觉冲击,使人、物、景的个体特征顺利进入幼儿视野,被他们牢牢记住。因此,引导幼儿欣赏图画书时,要有意识地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些个体特征上来,进而关注作品的情感表达。例如,《河马的阿嚏》的作者选取河马大鼻孔、大嘴巴的特征写河马在天冷的时候得了感冒,然后大家做了个巨大的口罩来帮助河马,巨大的口罩使河马的形象特征突出,故事的情节及主题因而得到更好的突出和彰显。

图画故事的环境绘制也具有个性特征。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风俗、衣着、地貌,出现在作品中的形象无论从外貌到行为举止都应有明显的不同,这也是欣赏图画故事时要引导幼儿注意的因素。比如《逃家小兔》故事情节如此:一只小兔子对妈妈说他要逃跑,妈妈说你要跑我就把你找回来,因为你是我亲爱的孩子。小兔子说我要变成鱼,妈妈说那我变成渔夫;小兔子说我要变成鸟,妈妈说那我变成树等你飞来休息;小兔子说我变成船,妈妈说自己变成风;最后小兔子说要变成孩子,妈妈说那自己就变成妈妈,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于是小兔子就不再打算逃跑。故事的文字本身温暖、亲切,情节单纯,想象丰富,节奏感强。而绘画者克莱门特·赫德运用非凡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巧,使故事增色不少。当兔妈妈说要变成渔夫把鱼钓起来,一般的画法往往是画渔夫在钓一条鱼,克莱门特·赫德画的却是兔妈妈用胡萝卜去钓河里游着的小兔子;当小兔子说我要变成鸟,妈妈说那我变成树等你飞来休息时,画家将树画成兔妈妈的形象:一棵绿色的兔子树站在地上、迎着空中飞来的小兔子张开双臂欢迎的形象亲切、画面温馨,小兔子身体上长出的一对优雅翅膀,与兔子树一样独到特别。小兔子变成船时,画家将兔耳朵变成帆,保持了兔子的身体形状,而不是船的模样,变成风的兔妈妈却是一团兔子形状的云,在空中尽力地吹出强劲的风鼓满小兔子背上的两片风帆。这些画法除了表现出特有的儿童情趣和想象力以外,也是一种特有的环境表现方法。

英国著名作家比阿特丽克斯·波特自己撰文、自己绘图的《比得兔的世界》里出现的动物和人物,不论是衣着还是环境,都有着20世纪初英国社会生活的影子,兔子、狐狸、猫、狗、猪、羊与作者熟悉的上流社会一样,举止优雅,衣着讲究,居家环境和活动环境有明显的英国风格。《比得兔的世界》反映的既是作家视野里独特的动物生活,有着独特的儿童情趣,同时也是当时英国人生活的风俗画。

(2)感觉“形式”的表情性。所谓形式是指视觉对象之间的关系,即作品所表现的美的形式,如色彩、线条、造型和构图等形式语言以及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运用。图画书的文与图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文字标示的是图画难以直观表达的内容,图画承担了文字无法清楚表明或者难以言说的现象。因此,画面的形式具有很强的表意性和表情性。绘画者要考虑美术形式与文学内容的和谐统一,以期完美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同时,欣赏活动本来就是作品、作者与欣赏者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欣赏者实际上对艺术作品进行了重新建构。

对幼儿图画书进行重新建构的前提要在理解形式等绘画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讲述者要掌握幼儿对美术的特殊审美心理,充分理解美术元素所表达出来的情意,将自己意会到的情意传达给幼儿,让其感悟到图画故事的主要内容、情节和情感,让美术与文学相通的表情性通过视觉和听觉,共同融于幼儿的审美理解中,形成阅读理解时多种感官协调参与的“通感”性。

比如儿童对色彩的偏爱,从单色到多色,从红、黄到绿、蓝,从暖色到冷色,遵循着人类色彩偏爱的规律。这说明儿童有可能接受和理解艺术家们用生命和激情所描绘的色彩。虽然每个艺术家对色彩的选择和强调可能带有许多主观意味,比如凡·高执著于黄色,达·芬奇对光造成的“真色”很崇拜,但色彩对人类生理、心理的刺激所引发的感情具有共通之处,如红色让人感觉到热、兴奋、刺激,给人的心里感觉是热情、勇敢、激怒、警惕等;而绿色让人感到凉快,给人的心里感觉是和平、理想、宁静、悠闲等。掌握色彩的这些共性,有利于激发幼儿天性中对色彩的感觉。在不勾线的绘画作品中,色彩通常承担着表达感情的巨大责任。比如童话《红蝴蝶》写一只会跳多种舞蹈的红蝴蝶,但它不会跳雪花舞,它强烈的愿望就是看一看冬天,学会雪花舞。最后一节作者这样写道:“雪地上躺着一只红蝴蝶,像一颗热情的心。”这十七个字以红白两色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冷峻衬托热烈,极具视觉上的美感和情绪上的对比,使得文字和绘画在共同表达故事之外,还表现了浓烈的情感色彩。

美术作品中的线条饱含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般来说,一条简单而没有变化的直线,会使人感觉单调、平静;曲线的变化缓慢、连绵,可以引发人的注意,使人感到柔和、流动;放射线使人感到舒展、充满活力。而形状的变化,正方形显得稳定、刚直、呆板;圆形则显得活泼、柔和、流动;三角形通常表现有力度的情绪。线条和图形的细腻变化,在具体的美术作品中可以使情感表现达到鲜明而美妙的效果。

色彩和线条是构成一幅图画的基本要素,也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元素,欣赏作品时,需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形体轮廓的大小、线条的粗细曲折、色彩的深浅明暗以及它们之间构成的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多样与统一等对立因素,这些因素通常以一种整体关系表现在一幅图画中或者一个图画故事的所有图画中;还要善于发现作品中那些最突出、最重要的部分,注意到它们与那些次要的、较为隐蔽的视点的相互衬托关系,以此来捕捉作品的情感和情调。比如在《学做饭》中,文本作者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个胖大嫂为主角,配以小小的老鼠、松鼠、小兔等,让胖大嫂比较硕大的形体与小动物及小盆、小勺等细小的东西产生大面积与细点的构成对比,从而更好地烘托出学做饭时闹哄哄的愉悦感。如果将配角换成体积较大的对象,虽然在故事上仍然能够保持作者想要达到的情绪,但在视觉效果上就很不一样了。

在具体的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儿童对作品形式美进行关注。首先,教师不仅自己要对美的形式有一定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能够掌握形式美的原理,体会作品的意味;同时,还要用启发和诱导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反复多次地深入感知、体验作品;也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浅显而简明的描述,让孩子真正地理解艺术语言与形式原理的内涵。教师如何用自己的领会、感悟来诱导孩子是至关重要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一书在介绍如何引导儿童进行美术作品的形式分析时,以《大碗岛的星期天》为例进行说明,这个例子对于我们引导幼儿欣赏图画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摘录如下:

画面描绘的是巴黎近郊的一个小岛上,人们尽情欢度假日的情景。和煦的阳光将画面分割成受光和背光的两个部分。近处笼罩在一片透明而青紫色调的阴影中,冷绿色的草地上或坐、或卧着几个静静观赏风景的人们。中景呈现出一片午后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带黄的暖绿色草地,与前景恰好形成鲜明而对比的补色关系。再远处,蓝蓝而平静的河面上,有几叶小舟在荡漾。天空和地面的分界线呈水平状,而河岸线和陆地的阴影面呈对角方向,暗示河岸内向延伸,这是两条主要的画面结构线条,这种不对称的均衡构图,使整个大碗岛清澈、平和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在草地上,几个穿着红裙撑着阳伞的女士,在草坪上悠闲地散步。近处有一组侧身坐着的男女老少和小狗,其中那位男士正在吹小号。人物的造型倾向于机械的几何化和装饰性,增强了宁静感。在这聚集了四十多个人的旅游胜地,本应是一片喧闹、一片繁华。然而,画面除了耀眼的阳光外,却给人难以思议的平稳和宁静。整幅画面都是用色彩分割的、纯净的原色点绘,没有线条和块面,然而,色彩与明度达到了高度的饱和,呈现出鲜亮的色彩效果和强烈的阳光感。

经过对《大碗岛的星期天》这样画面形式的详细分析后,教师还可以补充性地向儿童提出下列问题:

“请看一看,画面上使用了哪些线条?”

“这些线条是朝哪个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有什么感觉?”

“画面上有些什么人物?他们在干什么?你能不能表演一下?”

“画家画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怎样安排的?”

“画面的前面画了些什么?后面画了些什么?他们看上去一样大小吗?哪个看上去更清楚一些,为什么?”

“看完整幅画后,你的感觉怎么样?”

教师在用问题引导儿童进行形式思考后,要进行小结,以帮助儿童理清思路,进一步加深印象。[6]

这是一个引导儿童对单幅美术作品的形式美进行感悟的例子,幼儿图画书很少有这样静态、纯艺术的画面表现,欣赏图画书时可能还要考虑前后情节的衔接、照应等问题,但引导孩子们对美术形式美的挖掘和领悟的道理是一样的。为了幼儿易于理解,幼儿图画书的内容和情节一般是具象的,画面直观生动地对情节进行描绘,以便刺激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产生联想。但作为美术作品中的一类,它的情感与情意的表现最终还是只能借助美术形式来完成,阅读时首先应该弄懂作品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比如前面举到的梅子涵的图画故事“李拉尔系列”中父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弹钢琴的李拉尔,而李拉尔大汗淋漓地光着上半身坐在那里弹琴,弹完琴之后李拉尔伤心地哭泣,他哭也罢了,他怀里抱着的一只小狗也在哭。这一段恰好没有文字,只有图画,它表达出来的情感意味深长,就得引导孩子认真体会画面的构图、线条、色彩的暗示性,让孩子感悟画面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通过对美术形式美的分析来理解作品的情感是欣赏图画故事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重要环节。

(3)利用翻页来建构幼儿对故事的审美期待,培养想象力。翻页是图画书欣赏的一大特点。凡是优秀的作品,总会表现出它的运动性、变化性和统一性。一个图画故事一般需要多幅画面来共同完成情节的叙述。每一个画面只能表现动作的某一个瞬间。而被定格的瞬间画面实际上都是包孕性的片刻,里面蕴涵着丰富的故事情节因素,它既是前一个故事情节的结果,又对后面的发展起提示或暗示作用,画面与画面之间因此有了变化,于是产生自然的断续关系。对于图画故事来说,不管文字还是画面都应该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幼儿能够发挥想象。而且这种空白还不能有太大的跳跃,须讲究衔接艺术,让时间、空间和人物在画面上既有变化,又有连续性。因此,很多图画书都利用翻页这种自然的断续关系留下空白,营造故事的悬念,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古里和古拉》(〔日〕中川李枝子文,大村百合子画)中,第一个场面是古里和古拉在森林里找食物,文字是“他们边说边走。于是……哇!在路的中间有很大的”什么呢?此页没有了,这就造成一种特有的悬念,到底是什么呢?赶快翻页,一个占了半页画面的大蛋出现了,古里和古拉站在蛋边显得很小,真是一个特别的大蛋!画面的对比效果很鲜明,情节的突然变化让孩子们大吃一惊。

英国的米克·曼宁撰文,瑞典的布里塔·格兰斯特伦绘图的《猫头鹰喔喔呼》讲一只迷路的猫头鹰钻进了母鸡窝,他非常留恋温暖的母鸡窝,但母鸡窝里只需要一只小公鸡,只有变成小公鸡才能留下来。于是,这只猫头鹰在一只芦花鸡的帮助下努力学习,像小公鸡那样去啄食、刨土和喔喔叫,但始终学不会,每项成绩都被打“0分”。虽然它很努力,但母鸡们依然不满意,对它冷嘲热讽。有一天,被这群母鸡围攻时,“猫头鹰气坏了。他已经饿得肚子咕咕叫,实在受不了这帮蠢母鸡了。于是他大喊:‘我是猫头鹰,又不是鸡!我们猫头鹰在月光下呼呼叫,我们不啄谷子吃,我们抓……抓……’”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抓什么呢?本页没有说出来,悬念留下了!赶快翻开下一页,右边画面大大地、鲜明地印着“老鼠!”二字,下面还用小号字体印着“一只母鸡盯着鸡窝尖声叫道”。原来是一只母鸡发现了老鼠!而“老鼠”这个词正好也是猫头鹰要喊叫出来的词。这个悬念造得巧夺天工,可谓一石二鸟。猫头鹰展露自己才华的时机终于到了,“老鼠偷鸡蛋,吃谷子,追小鸡!猫头鹰听见后,竖起耳边的羽毛,亮出锋利的爪子,展开毛乎乎的翅膀,然后,他像离弦的箭一样,悄无声息地横穿过鸡窝……”怎么样呢?此页又戛然而止,下一页这样安排:“嗖!咕噜!他抓住老鼠一口吞了下去。唔,老鼠真好吃。母鸡们个个看得目瞪口呆!她们呼啦一下子围住猫头鹰,七嘴八舌地夸起他来……”最后的结局是一页无文字的画面,意味深长:一只猫头鹰竟然领着长长的一队母鸡和小鸡在农场上昂首散步,农场主万分惊讶地看着这只奇怪的队伍!

这个故事对人间百态的刻画意味深长,母鸡的现实、势利和愚蠢既是作者嘲笑的对象,同时作为鸡性乃至人性的弱点又是无可厚非的,它与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结局的安排更显人文性:《丑小鸭》里的鸭子、母鸡和猫等一直被置于讽刺的地位,遭到无情的、永恒的嘲笑;而《猫头鹰喔喔呼》里的母鸡们得到作者宽厚的谅解,给予了她们重新认识别人与自己的机会。人类何尝不是在认识世界和自我的过程中长大的呢?

引导孩子们欣赏图画故事时,要善于将作者创作时利用翻页刻意营造的悬念传达给幼儿,培养他们对故事的悬念形成审美期待。同时,幼儿常常按自己的感受和意识来翻页,他们既可以为了了解情节而快快翻动,也可以为了仔细阅读而慢慢品味,这样就形成图画故事欣赏时的不同节奏。作家创作时会考虑节奏的快慢而绘制出不同效果的画面来,欣赏时也要注意这种节奏,充分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二)让幼儿听出“故事”的文学性

以听赏为主要欣赏手段的幼儿,对“听”到的声音特别敏感,因此“如何讲”除了要注重讲的方式之外,更应注重讲的技巧,尤其是声音的塑造。无论用哪种方式来讲述故事,讲述者都应用优美、标准的语音来表现生动的情景,塑造有血有肉的文学形象,让幼儿“听”出故事的文学性来。

讲故事是一种声音艺术,也是一种艺术创作,不是简单地将故事情节说出来为止的刻板复述,也不是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极富魅力的有声语言的艺术创造。它的创造性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首先,把握情感基调。欣赏文学作品的第一步是进入文字建筑起来的抽象空间。幼儿文学作品虽然文字浅显,但一旦要讲述出来,仍然有一些字词和语言需要转换,需要考虑声音的效果与作品情感基调的配合问题。

情感基调是指由作品的思想内容确定的、统领全篇的主要情感倾向。一个作品通常都有情感基调,比如悲哀的、悲壮的、明快欢乐的、深邃沉稳的、讽刺戏谑的……它是构成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因素。把握好作品的情感基调,讲述时才能给予听赏者完整统一的印象和鲜明深刻的感受。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情感基调是悲哀的,虽然其中有圣诞之夜的描写,这在一般人印象中是欢乐愉快的,还有小女孩在火柴光焰中见到的、令她兴奋和向往的景致,但这些不是这个作品的情感基调,不能用欢愉的口吻来讲述这些情节、表现这些内容。它们正是为了突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而特设的:小女孩这么美丽、这么年幼,本该得到温暖的呵护,却在黑暗寒冷中独自承受着冰冷的世界给她的无尽折磨;暖手炉、烤鹅、圣诞树……这些在圣诞夜应该人人享有的温暖幸福成了火柴微光中转瞬即逝的幻象。现实的冷酷无情在对比中得到凸显,作品的悲剧性情感基调越发得到突出。因此,讲述这个故事时,应在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后,正确把握感情基调,处理好作品的语言与情感的契合关系,将其中的张力表现出来:语言基调和情感基调都应该是低沉和富有启发性的,低沉是为了烘托悲惨的气氛,带有启发性是为了引起孩子们的思考:小女孩为什么有这么悲惨的命运。

再如《猪八戒吃西瓜》充满讽刺戏谑,语言的诙谐、幽默与情感的表现是一致的,讲述时可以使其保持一致。当然在统一的基调中,语音、语调还应有波澜,随着情节的发展,时起时伏,逐渐推向高潮。

这样,就要求讲述者在讲述故事之前要先做情感进入的准备。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讲述故事的人本身先要为故事所感动,然后才能去感染孩子。在准备阶段就必须有真实的感受,产生强烈的情感,对不同的人物、事件表现出鲜明的立场。比如对《神笔马良》中马良的机智、勇敢、坚强应持赞美、喜爱的态度,对大官的残酷、贪婪、阴险、狡猾应持憎恶批判的态度,努力使自己的爱憎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水乳交融,讲述出来的故事才会真实生动,亲切感人。如果没有真实感受,单纯追求讲述技巧,只能给人装腔作势之感,达不到感染学生的目的。

其次,巧妙运用语音表达技巧,娓娓道来。

讲故事与创作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需要用语言(所不同的是创作故事用静态的书面语言,讲故事用动态的有声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感受艺术地表现出来。讲故事似乎更困难一些,要用语音、语调、停顿等手段将作品的思想感情连同讲述者自己的情感体验一起转达出来,要声情并茂,感人至深才能让听赏者获得强烈而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种难度更大的艺术创造。

给幼儿讲故事,最起码的要求是普通话标准清楚,同时还必须注意语调的轻重相宜、节奏和谐、停顿适当、语调生动等技巧(这与朗读或者朗诵有很大的相似性,不细说),才能使故事讲得娓娓动听、生动精彩。比如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技巧处理:

全文共十三个段落,按情节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一至四自然段,描写小女孩所处的寒冷、凄凉环境。讲述这部分时,要着重表现凄楚的环境和小女孩凄楚的心情,用低沉、缓慢的语调,把一幅又冷又黑、雪花飞舞的图景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突出环境的“冷”和“黑”;对小女孩则要着重表现她的“冷”和“饿”。凡是与“冷”、“饿”有关的词语在讲述时都重读,把它们强调出来。如“赤着脚”、“红一块青一块的”、“又冷又饿”、“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蜷着腿缩成一团”、“更冷了”等,用拉长重读音节的方法,把一个饥寒交迫、可怜的小女孩的形象突出出来。

第二部分包括五至十一自然段,写小女孩的幻想及幻想的破灭。这是全篇的重点。小女孩每划一次火柴,情节就向前推进一步。火柴点燃的时候,小女孩面前出现了美丽的幻景,使她感到温暖、快乐、幸福;火柴灭了的时候,一切都消失了,小女孩又回到痛苦的现实中,使她感到失望和悲哀。讲述时,讲述者要和小女孩一起快乐,一起悲哀。幻想出现的时候,语调稍微高一点,带着惊奇、喜悦的语气;火柴灭了的时候,语调要降低,带着悲哀、痛苦的语气;最后小女孩哀求奶奶把她带走,她划着了一整把火柴,想把奶奶留住,这时讲述者还要努力想象出小女孩哀求奶奶的情景:她幼小的心灵已经经历了几次失望的痛苦,她几乎完全绝望了,此刻唯一疼爱她的奶奶突然降临,她是多么惊喜啊!但她预感到幻想又要破灭,奶奶很快就要消失,她向奶奶猛扑过去,跪在奶奶面前,她抱着奶奶的腿,拉着奶奶的衣服,仰望着奶奶慈祥的面孔,哀求着……通过这样的想象,就可以把语调和思想感情紧密地结合起来,很自然地用乞求的语气表达出小女孩急切的心情。

第三部分写小女孩的悲惨结局。可怜的小女孩在富人们欢度圣诞夜的夜里冻死在街头。这是对社会和现实的辛辣讽刺,要讲得富有启发性,引人深思。

另外,安徒生的作品一般语言优美、清新、富有诗意,讲述时尽量将语言的特色表现出来。可以适当运用声音的技巧来突出修辞效果。比如描写小女孩冻得发抖的语句,可以稍微带点颤音。小女孩看到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幸福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时,她又惊又喜,讲述时脸上可以带点笑意,肢体语言也要与此配合协调;当小女孩惊喜地高呼“奶奶”时,为了形象生动可以用拖腔。

总之,讲述故事时,讲述者要认真分析、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调动各种口语表达技巧,以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声音,鲜活地再现作品中的人和事,这样,听赏者才会在接受作品思想内容的同时,与作品产生共鸣,享受到作品的艺术美感。

(三)让幼儿“讲”出有故事性的故事

孩子喜欢重复听自己熟悉的故事,已经多次听讲过或者熟悉的故事可以鼓励他们自己讲述,这是语言教育活动的延伸和补充。

欣赏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创作,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在文字层面上交汇之后,接下来就是心灵的沟通。对于幼儿来说,让幼儿多听故事,可以使之更准确地理解词汇、语句的表意功能、表情功能;让他们学习讲故事,练习讲故事既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培养广泛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自己讲述故事时,孩子会有意识地注意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组织好语言来有效地表达情意。“故事性”慢慢会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当孩子们讲故事有了故事性之后,关于故事这种文体的审美期待也就形成了,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也会有相应的提高。

【注释】

[1]陈子典主编:《新编儿童文学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页。

[2]〔日〕木村久一著,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译:《早期教育和天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3]这则材料选自〔日〕木村久一著,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译:《早期教育和天才》,第63页。

[4]具体内容见任继敏著《幼儿文学创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241页。

[5]季颖:《图画书作为一种艺术》,见张美妮、巢扬主编:《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理论卷》,未来出版社1998年版,第219页。

[6]屠美如主编:《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4~9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