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楚国在楚雄的移民发展史:春秋时代研究

楚国在楚雄的移民发展史:春秋时代研究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中期,楚国开始在楚雄设官置吏,管理丽水黄金的开采。但黄金由此东运至郢都,以及黄金在楚国市场上大量流通,其间还是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岁月。楚国黄金的开采始于春秋中期,而衡量黄金的天平必然要等到晩期才能大批出现,由中期到晩期这一段时间,就是黄金在楚国市场上由微量到大量地流通的过程。

楚国在楚雄的移民发展史:春秋时代研究

楚国黄金出于丽水,其地东距楚都江陵极为遥远,楚王为了管理这里黄金的开采和东运,必然要在这里派驻一个亲贵做他的代理人。这样一个代理人,最初的驻地就在今云南省的楚雄

1975年云南文物工作队在楚雄万家坝发掘大小墓葬79座。出土随葬品1078件,其中以青铜器占绝大多数。在这些墓葬中未见铁器,无有胡的戈,器形简单,纹饰古朴,都带有滇池地区特点,而较江川李家山文化类型更为原始。仅以铜器为例,这里共有铜鼓五件,器身似釜,釜底表面没有烟炱,有的釜甚至还是由铜鼓改制而成,这都足以说明这里的铜鼓,不但由釜发展而来,而且尚停留在乐器炊器分工不十分严格的初期阶段,其年代当在春秋中期(1976年《云南楚雄万家坝古墓群发掘简报》油印本)。

楚雄居龙川河上游,与雅砻江适在同一经度(102°)线上。就地貌言,这里原是横断山脉的东端,河流方向皆当顺应山势由北而南,但是现在的龙川河乃由南而北,完全和这里的地貌不合。往时地质学家丁文江,曾在这里考察,他看到龙川河下游河床宽而河道狭窄,水量不丰,河床与河道殊不相称。他认为雅砻江、龙川河和礼社江原来就应是一条长河,其后龙川河地层因地震而上升,因此龙川河就不能再入礼社江而改向北流。据此言之,今天的金沙江也是由于不断地震之故,截断横断山脉之间的长河而使之改向东流。《汉书·地理志》:“桓水出蜀山,西南行羌中,入南海。”这一条发源于蜀山,经过羌中(即旄牛种的羌族),而入南海的长河,除了雅砻江+龙川河+礼社江和红河越南河内入海,就不能再有第二条入南海的长河了。东汉时代,这一条长河即未中断,而龙川河河床宽广,则雅砻江与龙川河之间,水量之大,必然可通航运。春秋时代,在这里设官置吏,管理丽水黄金的开采,就是一个最适当的地区。(www.daowen.com)

春秋中期,楚国开始在楚雄设官置吏,管理丽水黄金的开采。但黄金由此东运至郢都,以及黄金在楚国市场上大量流通,其间还是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岁月。楚国黄金的开采始于春秋中期,而衡量黄金的天平必然要等到晩期才能大批出现,由中期到晩期这一段时间,就是黄金在楚国市场上由微量到大量地流通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