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私人戏班的运营与盈利:以川剧为例

私人戏班的运营与盈利:以川剧为例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私人戏班组班人自为班主,不参与演出,另外雇佣川剧艺人进行演出。盈利性戏班 盈利性私人戏班多由富商或袍哥组建,自任班主。由班主出资购置行头、设备,雇佣川剧艺人唱戏演出,收益归班主所有。此类戏班资力雄厚,置办行头好,箱底硬,能吸引川剧名角前来搭班。官僚组办的戏班又叫“官班”。班名“全胜”,取其人员、道具等均胜过其他戏班之意,有艺人一百余名,蟒靠、彩箱齐全。文人组办的川剧戏班以李调元的家庭戏班为代表。

私人戏班的运营与盈利:以川剧为例

私人戏班包括盈利性戏班和非盈利性戏班,前者多为商人或袍哥组建,后者为自娱自乐之目的。私人戏班组班人自为班主,不参与演出,另外雇佣川剧艺人进行演出。

盈利性戏班 盈利性私人戏班多由富商或袍哥组建,自任班主。由班主出资购置行头、设备,雇佣川剧艺人唱戏演出,收益归班主所有。演出剧目、演员辞聘、薪酬等一切事务都由班主管理。清光绪十七年(1891)成立于自贡的富春班,即由自流井王姓盐商创办,以班牌颜色命名,分红牌富春班与黑牌富春班。因自贡盐业发达,经济繁荣,盐商及其他相关行业如船运等纷纷修建庙宇、会馆,内建有戏台,以供演出,吸引众多川剧艺人前来搭班,刘汉章、曹俊臣都曾搭此班。抗日战争时期,该班仍在自贡各乡镇演出。富商成立的著名戏班还有当铺业主、监生廖鼎丰出资创建的资中雁江大名班,射洪县洋溪镇经营盐、米、煤的永庆隆商号的大掌柜文镜全创建的洋溢班等。此类戏班资力雄厚,置办行头好,箱底硬,能吸引川剧名角前来搭班。(www.daowen.com)

非盈利性戏班 明清时期,一些官僚、文人或商人喜欢蓄养戏班,以供家庭娱乐,可分为三类:官僚组办的戏班,文人组办的戏班,富户组办的戏班。这类戏班组班目的以自娱自乐、家庭消遣为主。官僚组办的戏班又叫“官班”。泸县“诰授武德将军”刘光兴于清咸丰二年(1852)成立的全胜班,即为官班。刘光兴酷爱戏曲,于庄园中修造戏楼,常请戏班演出,仍不称心,遂自办戏班。班名“全胜”,取其人员、道具等均胜过其他戏班之意,有艺人一百余名,蟒靠、彩箱齐全。亮台戏以《菱角配》《碧霞宫》等戏为主。他待艺人甚厚,生养、病医、死葬一肩承担,专设有艺人公墓民国十八年(1929) ,国民革命第二十军第三师师长陈兰亭酷爱川剧,将当地袍哥堂口的玩友班子组建为“竹凤园”,常从外地聘请名角来涪陵忠烈宫唱戏。后聘请原全胜班的大锣三保子、胡琴雍伯清、旦角王垮儿和资阳河的花脸俞麻子、须生李瞽眼等演员和乐员随军演出。文人组办的川剧戏班以李调元的家庭戏班为代表。李调元平生酷爱戏曲,不仅是戏曲理论家,还是昆曲的实践家和教育家。他在乾隆五十年(1785)回归罗江故里后,在家里办起了一个昆曲科班,“多雇小童,亲为课曲”,“有吴县邹在中,侨居成都,善昆曲,延至家,教小伶”(《续函海•新搜神记》) 。他在《戏作》诗里说:“先生实苏产,弟子尽川孩。书塾兼伶塾,英才杂俊才。”《梨同遣兴》诗云:“归来只在梨园坐,自敲檀板课歌僮。”他培养的川剧演员,能演唱一批昆曲剧目,如《红梅记》《十五贯》《白罗衫》《笠翁十种曲》等。他还带着家班“逾州越县”到各地流动演出,为昆腔在川西地区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还有富户兴办的戏班,如绵州太平楼(今绵阳市太平镇)文芷芳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成立的桂芳老文华班。文芷芳系中产之家,每年收益颇丰,他酷好戏曲,在庄园修建戏台,并招收五十余个孤儿,聘请艺人教戏。科生平日学戏,农忙务农,农闲出外演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