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统计学的发展历程-统计学

统计学的发展历程-统计学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统计是适应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可见,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的文明史、社会进步紧密相连的。统计的广泛迅速发展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从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大致分为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三个发展时期。政治算术学派在统计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统计学的发展历程-统计学

统计是适应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最初的统计实践活动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一般的计数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健全,人类的计数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普遍和复杂,特别是在国家出现之后,统治者为了实现国家管理的职能,需要对国家进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清点计数,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特定程序和一定组织形式的总体计数活动——统计便出现了。然而,使人类的统计实践上升到理论并予以总结和概括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统计学,却只是近代的事情,距今只有300 多年的历史。可见,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的文明史社会进步紧密相连的。国势学派的后期代表人物斯勒兹曾说过:“统计学是静态的历史,历史是动态的统计学。”因此,循着计数—统计—统计学这条历史的、逻辑的线索去追溯和探索,将有利于我们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学习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统计理论水平和统计实践能力。

远古的原始社会,人类最初的计数活动主要表现在人们对仅有的剩余劳动成果或其视线所及的劳动对象加以清点与计量,这便是统计的萌芽。在奴隶制国家,为了对内统治和对外战争的需要进行征兵、征税,开始了人口、土地和财产统计,统计活动就被明显地作为奴隶制国家的治国手段和管理工具。例如,中国从公元前21 世纪夏禹立国开始,便有详细记录重大历史活动成果的统计,还被新兴的奴隶制国家用作治国的手段。《史记》 记载:“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意思是说,夏禹立国后就有了人口、土地等方面的统计。到了封建社会我国的统计已略具规模。战国时期秦国商鞅辅佐秦孝公时就提出了“强国十三数”,使秦国变为一个“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所谓“十三数”是指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国力,应该包括十三个方面的数字资料。《商君书》 记载:“境内仓、口(府)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谈取食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藁之数。欲强国,不知十三数,地虽利,民虽众,国愈弱而削。”至秦汉,已有地方田亩和户口的记录。唐宋则有计口授田、田亩鳞册等土地调查和计算。明清时期,建立了经常的人口登记和保甲制度等。

在西方,古埃及在公元前3050 年建造金字塔时,为了征集建筑费用,对全国的人口和财产进行了普查;古希腊于公元前600 年就进行了人口普查古罗马在公元前就建立了出生、死亡登记制度等。但是,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社会统计工作也只是为了适应奴隶主和封建主王朝实现赋税、徭役、征兵等需要而进行的人口、土地、财产等方面的原始登记和简单汇总计算。统计的广泛迅速发展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后,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生产日益社会化,促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为了追求利润,必须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严格统计核算;在激烈竞争中,要随时掌握国内外市场供求状况和价格行情;为了侵占和掠夺海外殖民地,也需要加强对各国国情、国力的了解。这就引起对情报、信息和统计的新的需要。统计已不限于人口、土地、财产等内容,它逐步扩展到了更为广泛的领域,产生了诸如工业、农业、商业、银行、保险交通、邮电、外贸、海关等专业的社会经济统计。1830—1849 年,欧洲出现“统计狂热”时期,各国相继设立了统计机关和统计研究机构,统计成为社会分工中的一种独立的部门和专业。

随着统计实践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总结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并进一步指导实践,统计便作为一门科学应运而生。从17 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出现了一些统计理论著述,并在学术争鸣中逐步奠定了统计学的科学基础。20 世纪初至今,统计学在广采博纳、兼收并蓄中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的统计科学体系。从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大致分为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三个发展时期。

1.古典统计学时期

古典统计学时期是指17 世纪中叶至18 世纪中叶统计学的萌芽时期。当时主要有政治算术学派和国势学派两大学派。

(1)政治算术学派。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7 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为威廉·配第。威廉·配第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术》 一书中,第一次用计量和比较的方法,从整体上分析了英国、法国、荷兰三国的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实力。他用具体的数量、质量和尺度对社会结构和政治事项进行解剖分析,这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上是一个重大的创新,也正是现代统计学广为采用的方法和内容,为统计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威廉·配第对统计学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功绩,因此,马克思称他为“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该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约翰·格朗特。他通过对伦敦市人口的出生和死亡资料进行分类计算,出版了第一本关于人口统计的著作《关于死亡率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观察》,证实了出生、死亡、男女性别比例等人口动态存在一定的规律,并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张“死亡表”。

政治算术学派在统计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在收集资料方面,较明确地提出了大量观察法、典型调查、定期调查等思想;在处理资料方面,较为广泛地运用了分类、制表及各种指标来浓缩与显现数量资料的内容信息。它第一次运用可度量的方法,力求将自己的论证建立在具体的、有说服力的数字上面。但该学派的学者都还没有使用“统计学”这个名称,可谓“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

(2)国势学派。国势学派也称记述学派,产生于18 世纪封建制度德国,其代表人物是康令。他以叙述国家显著事项和国家政策关系为内容,在大学康令将对国情的一般叙述变成一门系统学问的研究,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因此,有关国势学的研究在当时的德国很快流行起来,形成了一大学术派别,称为“国势学派”。到18 世纪,阿亨瓦尔则继承和发展了康令的思想,并在其发表的《近代欧洲各国国势学概论》 中,首创了一个新的德文词汇,即“统计学”。1787 年,英国博士齐默尔曼根据语音,将statistik 译成英语statistic,后经英国爵士克莱的大力推广,“统计学”一词终于为英国广大学者所接受。后来,不仅在英国,而且在其他语种的欧洲国家都陆续接受了阿亨瓦尔首创的“统计学”。这些国家翻译的“统计学”,从字音或字形上十分接近statistic。19 世纪后半叶,“统计学”传到日本,日本学者根据意思采用汉字“统计学”来表示。之后,作为一门科学名称的“统计学”一词又传到中国。

国势学派对国家显著事项的研究,着重于文字比较和记载,其叙述很少涉及数量方面的分析,只是采用一些笼统的形容词来说明,如“人口稠密”“土地广阔”等,未将对事物的数量对比分析作为自己的基本特征。它对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统计学这门学科起了一个至今仍为世界公认的名词“统计学”和其研究对象(即国家显著事项)上。因此,国势学派也被人们称为是“有名无实”的统计学。

2.近代统计学时期(www.daowen.com)

18 世纪末到19 世纪末的100 多年中,统计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又形成了许多学派,其中主要是数理统计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

(1)数理统计学派。概率论的出现,历史上是以两位法国数学帕斯卡和费马通信解决赌博中的“得点问题”作为标志的。在统计发展史上,最初卓有成效地将古典概率论引进统计学领域的则是法国数学家、统计学家拉普拉斯。他发展了对概率论的研究,阐明了统计学的大数法则,并进行了大样本推断的尝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统计被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统计学逐步走向昌盛。19 世纪中叶,比利时统计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凯特勒完成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结合,其代表作为《社会物理学》。凯特勒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引入统计的各个领域,提出用数学中的大数定律——平均数定律作为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工具,进而将整个统计学的理论构筑在大数定律的基础上,形成并确立了统计学是一门对客观现象数量方面进行研究的通用方法论的观点,也对解决政治算术学派、国势学派及其他学术派别在统计学科属性上的纷争产生了重大影响。凯特勒将统计学发展中的三个主要源泉,即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德国的国势学派和意大利、法国的概率统计加以统一、改造并融合形成了具有近代意义的统计学,促使统计学向新的境界发展。可以说,凯特勒是古典统计学的完成者,又是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在统计学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地位,国际统计学界有人称凯特勒为“统计学之父”。

随着统计学的发展,对概率论的运用逐步增加,同时,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数理统计方法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这样,数理统计学就从统计学中分离出自成一派。由于这一学派主要由英、美等国家发展起来,故又称英美数理统计学派。

(2)社会统计学派。自凯特勒之后,统计学的发展开始变得丰富和复杂。由于在社会领域与自然领域,统计学被运用的对象不同,统计学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方面和特色。19世纪后半叶,正当致力于自然领域研究的所谓英美数理统计学派刚开始发展时,与之迥然异趣的社会统计学派竟异军突起,在德国兴起了。这个学派是近代各种统计学派中比较独特的一派。由于它在理论上比政治算术学派更加完善,在时间上比数理统计学提前成熟,因此,它很快占领“市场”,对国际统计学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直至今日。

社会统计学派由德国大学教授克尼斯首创,主要代表人物有恩格尔和梅尔等人。他们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变动原因和规律性的实质性科学;统计学所研究的是社会总体而不是个别的社会现象,而且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整体性,必须对总体进行大量观察和分析,研究其内在联系,才能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性。他们认为,在社会统计中,全面调查(包括人口普查和工农业调查)居于重要地位;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的抽样调查,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实际意义和作用。

3.现代统计学时期

现代统计学时期是指自20 世纪初至今的统计学发展时期。20 世纪20 年代以来,数理统计学发展的主流从描述统计学转向推断统计学。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的统计学主要是关于描述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图示和分析等,后来逐步增加概率论和推断统计的内容。直到20 世纪30 年代,费希尔的推断统计学才促使数理统计学进入现代范畴。20 世纪60 年代以后数理统计学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数学方法,出现了抽样理论、非参数统计、多变量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新分支和计量经济学、工程统计学等边缘学科,同时,计算机的应用和推广更加快了数理统计学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统计学也有了很大发展。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十分重视统计在社会主义管理中的作用,使统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其认识社会的作用、管理经济的作用和社会宣传的作用,社会经济统计学也由此建立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统计工作从理论到实践,几乎照搬了苏联的统计。客观地说,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统计工作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和发展,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社会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为代表的各统计学派相互独立、并存,统计学进入蓬勃发展时期。1978 年四川峨眉“统计教学科研规划座谈会”后,确立了社会经济统计方法论的科学地位,加强了与数理统计的结合,一方面纠正了长期以来一种有碍统计学发展的错误观点,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即社会经济统计学,对于数理统计学在社会主义经济领域的应用则认为是“数学形式主义”,对它加以排斥;另一方面也使统计科学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新局面。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统计体制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大量引进世界各国先进的统计科学理论与方法技术,加强与国际统计体制接轨,贯彻执行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大力推广应用抽样技术,逐步实现统计指标体系科学化、统计分类标准化、统计工作规范化、统计计算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先进化、统计服务优质化的统计现代化目标。1992 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统计学与数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一起列为一级学科。

统计发展史表明,统计学是从设置指标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开始的,随着社会发展与实践的需要、统计方法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统计学也不断发展和演变。从当前世界各国统计研究状况来看,统计学已不仅为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提供各种统计方法,还为研究自然技术现象的数量方面提供各种统计方法;它既研究确定现象的数量方面,又研究随机现象的数量方面;其作用和功能已从描述事物现状、反映事物规律,向抽样推断、预测未来变化方面发展,从一门实质性的社会性学科发展成为方法论的综合性学科。展望统计学的未来,其发展趋势的主要特征为:第一,统计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和深化。随着统计应用范围的扩大和要求的提高,对自然界、社会各种纷繁复杂现象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都要求有比较完备的理论和方法去进行研究,这就要求统计学不断从其他学科汲取营养,从而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不断发展和提高。第二,计算机的使用和统计软件的问世强化了统计计算手段,加速了统计的效率。当今世界,计算机及其软件广泛应用于统计研究与统计分析工作中,复杂的计算和分析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解决,为统计学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第三,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