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生爱看的科学启蒙书:谁在撒谎?趣味破案故事

小学生爱看的科学启蒙书:谁在撒谎?趣味破案故事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多智认识负责此案的警察马叔叔。他们以协助破案为由,跟随马叔叔对三个嫌疑人展开了调查。“第一个人2天去一次,会在4、6、8、10、12号的时候去;第二个人3天去一次,会在3、6、9、12号的时候去;第三个人4天去一次,会在4、8、12号的时候去。出事那天恰好是12号。那一天,他们三个都去了李婆婆家。前面两个人没有撒谎,说明心里没有鬼。于是,我就怀疑撒谎的那一位了。”

小学生爱看的科学启蒙书:谁在撒谎?趣味破案故事

植树节那天,小区发生一起劫案。窃贼将受害者李婆婆打晕之后,掠走了她所有值钱的东西。因头部受到重创,李婆婆失去了记忆。警察勘查现场时,发现李婆婆的门窗没有被撬动的痕迹,怀疑是熟人作案。

“如此说来,我们应该从李婆婆身边的熟人着手调查。这得调查到什么时候才能破案呀?”三个小伙伴一有时间,就凑在一起讨论案情。

“队长,要不要展开地毯式的侦查?”龚思奇问。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案发时间,谁到过现场?”王多智说。

“对对,看谁有作案的时间。关键时刻,还是队长能够厘清头绪呀。”朱小憨和龚思奇对王多智竖起了大拇指。

“这一点,也包在我身上。”王多智认识负责此案的警察马叔叔。几番打探,他将目标锁定在李婆婆的表侄、表侄女及她的兄弟身上。

三个小伙伴的猜测,与警察马叔叔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们以协助破案为由,跟随马叔叔对三个嫌疑人展开了调查。

他们调查的第一个人是李婆婆的表侄。那是一个十分憨厚老实的人,他承认自己当天去过李婆婆家,并如实阐述了当时的情形。他的所言,得到了邻居的证实。

“看来,我们只能从另外两个人身上寻找突破口了。”王多智对龚思奇和朱小憨悄声说。正如王多智所料想的那样,马叔叔也将矛头指向另外两个人。遗憾的是,这两个人同时出了差,即便马上联系,也得一天后才能见到他们。

这时,李婆婆的表侄说话了。

“上个月的最后一天,我们碰了一次面。之后,我每隔2天来一次,表侄女每隔3天来一次,她的兄弟每隔4天来一次。如果没什么特别的事,大家都很准时。”李婆婆的表侄如实相告。

“谢谢你提供如此重要的信息。”马叔叔的话,让三个小伙伴一头雾水。

“马叔叔,这个消息很重要吗?”王多智问。

“也不一定,但我认为这至少是一条不容忽视的线索。”马叔叔的神情有些神秘。

第二天,马警官传讯了李婆婆的表侄女和兄弟。三个小伙伴“潜伏”在审讯室后。

“那天,我去过李娘家。当时,她的情况很好,我见没什么帮忙的就离开了。”李婆婆的表侄女说。

“那天,我没去妹妹家。因为当时,我生病了。”李婆婆的兄弟闪烁其词。

“你在撒谎。因为那天你去过李婆婆家,还趁她不注意打晕了她,并掠走了她家里的钱财。”马叔叔又问了一些李婆婆生活中的小事,然后指着李婆婆的兄弟,厉声说道。(www.daowen.com)

“那天,轮不到我去。是他们两个去。”李婆婆的兄弟一脸无辜。

“你每隔4天去一次,事发那天是植树节,12号,你恰好应该去那里。而且,你们三人一起去过那里。”马叔叔的话句句戳心,让李婆婆的兄弟不得不承认作案事实。

“你是怎么知道他一定去过李婆婆家的呢?”三个小伙伴问。

“第一个人2天去一次,会在4、6、8、10、12号的时候去;第二个人3天去一次,会在3、6、9、12号的时候去;第三个人4天去一次,会在4、8、12号的时候去。出事那天恰好是12号。那一天,他们三个都去了李婆婆家。前面两个人没有撒谎,说明心里没有鬼。于是,我就怀疑撒谎的那一位了。”其实,马叔叔也不敢断定嫌犯就是李婆婆的兄弟,他采用了心理战术,才诈出真相。

“数字比较简单,还可以一天一天推算出来,要是更多的数字,怎么办?”王多智想得更多。

“找这些数字公有的倍数,也就是公倍数呀。这个案子,我取了这些数字的最小公倍数,才知道他们三个同时去了现场。”马叔叔说。

“这个我们也有学过,但没想到还能用到这里……”三个小伙伴很惊奇运用数学也能破案。

科学侦探大本营

1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数中公有的倍数,被称做什么?

答:公倍数。

2 两个或多个整数的公倍数里最小的那一个,被称为什么?

答:最小公倍数。

迟到的理由

①朱小憨上班迟到了,老板王多智询问缘由。

②龚思奇替朱小憨做证。

③王多智不信。

④为了不连累龚思奇,朱小憨如实交代了迟到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