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用五谷和五菜,让身体健康无饥饿

用五谷和五菜,让身体健康无饥饿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谷的特点决定五谷在养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人对蔬菜的研究,很注意五色的养生功效。蔬菜弥补五谷营养不足的方式主要是给人体提供各种各样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我们应该以五谷为主,以五菜为辅,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不感到饥饿,还能满足人体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对身体健康产生莫大的帮助。

用五谷和五菜,让身体健康无饥饿

养生学是大众健康科学,《黄帝内经》对它的功能进行了解释,并对其发展提出了要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要求人们“推而次之,令有条理,简而不匮,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纲纪”。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养生学对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调治百姓的疾苦。而对普通民众来说,则是用来保养自己的身体。所以我们主张要对养生的道理加以推演,使它更清楚明白,更有内涵,这样才能永远相传不会绝亡。这些观点和主张,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中华养生文化,对于探寻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奥秘,为当代大众养生和大众健康教育服务,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饮食养生作为养生文化的内容之一,内涵极为丰富,关于饮食养生的研究典籍浩如烟海。按照“简而不匮,易用难忘”的要求,我们从服务普通民众养生的角度来提炼养生的精粹,就可以概括为“九个五”:五畜为益,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时为顺,五方为宜,五态为本;五味调和,五补为用。这九个五,就是所谓的养生要诀。

图39 西洋菜蜜枣猪骨汤

饮食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简单而言就是吃什么和怎样吃。中华饮食养生文化具有如此恒久的生命力,是因为饮食养生文化有效地解决了饮食的基本问题。所谓九五要诀,简单概括了中华传统中饮食养生文化的核心思想。神农之后中国人的食物结构是:“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这个食物结构的合理性逐渐被世界所认同。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为指导研究关于食性的规律,于是又提出了“五味调和”这一观点,并将其作为饮食养生的基本原理,最后形成了“性味归经”的理论,这个理论成为养生学中最基础的理论。食物结构和食性研究就是关于食物是什么样以及其食物的作用是什么的科学解读,从中回答了“吃什么”的问题。

九五要诀的总结提出,基本表明了中华饮食养生文化在吃什么和怎样吃这个饮食基本问题上所达到的高度,是饮食养生中最基本的要诀,简洁而有概括力。九五要诀一共36字,普通人从字面上就可理解其大意,所包含的内容也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九五要诀的基本含义:

1.五谷为养

所谓“五谷”,有很多不同的意思,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大豆);另一种指稷(秔米、粟)、麻(芝麻)、大豆、麦、黄黍。二者的区别主要是有麻无稻与有稻无麻,这种区别与我国古代粮食作物的演变有关。五谷并不仅仅是指五种具体的东西,它是对粮食的一种泛指,其中所列的五种谷物,也是从性味的角度列举的代表品种。《灵枢·五味》说:“秔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根据现代营养学的观点,薯类也是粮食的一种。一般来说,稻米、小麦面粉是细粮;除稻米、小麦面粉以外的其他粮食是粗杂粮。所谓五谷养生,包括细粮和粗粮,尤其不可缺少的是豆类。

五谷为养,主要是说要依靠五谷来养生,五谷就是养生的基础。《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五谷的特点决定五谷在养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谷物的营养最丰富。人体机能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生长发育和体力活动的主要热能来源是碳水化合物,谷物是含碳水化合物最多的食物,是供给机体热量的最主要来源,也是植物蛋白质、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还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E。第二,谷物容易被消化并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谷物提供热能的结构简单,在人体内能迅速氧化分解,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能,其分解物无毒性且容易直接排出体外。第三,其他事物易于弥补谷物所缺乏的营养。例如,脂肪是供热量比较多的营养素,谷物虽然含有的脂肪少,但可补充一定的动物性食物,因以谷物为主,人体内含糖类成分多,可帮助氧化产生热量;如果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则因缺乏糖,影响脂肪氧化产生热量而产生酮体,酮体过多会引起体内中毒。第四,谷物可长期保存不变质。谷物经过干燥处理后可以长期保存而不变质,既保证了食物的安全性,又便于储存,从而保证了食物供应。

我国将食物划分为主食、副食,并形成以谷物为主食的膳食传统。五谷为养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以主食为主、搭配粗粮和细粮。

2.五菜为充

古代的五菜是指葵、韭、藿、薤、葱。《灵枢·五味》说:“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五菜是从性味的角度列举蔬菜的代表,泛指各种蔬菜。蔬菜种类繁多,现代营养学根据食用部位的不同分为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瓜菜类、茄果类、菌藻类及杂菜类。

古人对蔬菜的研究,很注意五色的养生功效。五色是从性味的角度列举的典型颜色,指黄、青、黑、赤、白。《灵枢·五味》说:“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古人认为,五色宜五味,五味合宜五脏。五色主要来自于蔬菜,同时五谷、五畜、五果中也有一些。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除维生素C的含量与颜色关系不密切外,蔬菜中的几种重要营养素与蔬菜颜色深浅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颜色越深,它的营养价值越高。研究表明蔬菜的颜色对人体健康有好处。于是国内外科学家致力于培植新品种,从而让蔬菜的颜色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蔬菜弥补五谷营养不足的方式主要是给人体提供各种各样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2、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并且各种蔬菜都含有膳食纤维,同时蔬菜中也含有一定的钙、磷、钾、镁和铁、铜、磺、钴、氟等矿物质。

蔬菜的营养成分不全面。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宏量元素,人体不能从蔬菜中直接获得这些。所以,蔬菜有利有弊,它的主要作用是补充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在食物不足时,蔬菜可以充饥,但如果每天吃过多的蔬菜,甚至把蔬菜当作一日三餐,则会造成人体热能不足、营养不良

我们应该以五谷为主,以五菜为辅,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不感到饥饿,还能满足人体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对身体健康产生莫大的帮助。

3.五畜为益

五畜一般指的是牛、犬、猪、羊、鸡。《灵枢·五味》说:“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畜也是从性味的角度列举的代表性动物食品,它泛指动物性食品。五畜包含了水、陆、空三个空间,是生存空间最广阔的物种。现代分类为兽类、禽类、水产类及蛋类、乳类。

在古代,人们把五畜作为生活的主食,从一些古籍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主食演变的痕迹。《新语·道基篇》说:“民人食肉、饮血、被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淮南子·修务训》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果木之实,食赢蜮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以上可以看出,在采集狩猎时代,人们一般的食物是飞禽走兽、野果蔬菜。后来人数不断增长,食物供给不够,社会中各种病毒伤害,让神农不得不想办法寻找更多的食物。于是人们渐渐开始播种五谷,以五谷为食,进入农耕文化和农业文明时代。从此,主食由五畜逐渐转变为五谷。

五畜的作用是给人体提供蛋白质、热量以及脂肪,而且五畜产生热能的效率比五谷要高。缺点是一旦五畜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超过人体的需要值,就会引起各种疾病或者不适。吸收过多的蛋白质,代谢后会在人体的组织里留下有毒物质,久之引起自体中毒;动物类脂肪大多数为饱和脂肪酸,摄取过量则会造成沉积,不但易患动脉硬化,而且伤害血液循环,更可能诱发癌变。

五畜也与五气、五香有关。五气一般指臊气、焦气、香气、腥气、膻气;五香通常指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是烹调动物性食物的五种主要香料。五香的作用是为了把有腥味、臊味等各种不好味道的食品变得清香扑鼻,让人们更好地享受人间美食

五畜的作用是补益,有利有弊。合理食用动物性食品,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同时能使人的体格强壮,精力旺盛,但不能食用过多。人体需要量与热能消耗量密切相关,五畜的补益要尽力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

4.五果为助

五果主要指:枣、李、栗、杏、桃。《灵枢·五味》说:“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果是五种性味的代表,泛指各种果类。现代一般把果类分为:仁果类、核果类、坚果类、浆果类、柑橘类、什果类及热带果类。

果类具有它自身的营养成分,这些成分是一般物质所不具备的。多吃果类能充分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增强人体抵抗力,并且还可以维持骨骼、肌肉血管的正常功能。果类中存在的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这些糖分能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产生热量;果类含有各种有机酸,通过刺激消化液分泌来帮助消化食物;果类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对保持体内酸碱平衡有很大功效;果类还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这样就能促进肠蠕动,从而让体内废物及有毒物质更快排泄。

果类所含的营养成分,大多数是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人体需要量不大,但却是人体必需的,不能过多食用。食用过多会对身体有很大损害。例如,食用过多的果糖导致人体缺铜,人体缺铜就导致血清胆固醇增高从而引起冠心病。果类所含的营养成分,有的比例不适当,食用过多会加剧比例失调,打破体内营养素平衡。例如,苹果中所含钾是钠的25~100倍,钾与钠的比例过于悬殊,不利心脏、肾脏健康;有的果品性寒或性温,多食可能诱发一些疾病。

五果的作用是辅助,是助益,我们从果类中获取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助人体健康,需要注意的是不可过量。每次食用量要少,最好不断吃不同的果类,这样既能补充身体所需的不同维生素,还能保持体内维生素的平衡与稳定。

5.五味调和

五味,指甘、酸、咸、苦、辛。在古书中,主要论述的是这五味,也会涉及涩味和淡味。古代提倡药和食物一起食用,因为药有药的作用,食物有食物的作用。味,就是古人对食物食性的一种认识。

食物养人,是通过味来实现的。味存在于五脏之气,不同的味在不同的人体器官发生作用,这样五味便与五脏及其他重要器官建立了非常重要的联系。“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素问·五脏别论》)。“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灵枢·五味》)。“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也”(《灵枢·九针论》)。

味对人体有利有弊。过多食用五味,产生的不良后果就是对身体造成损害。“阳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生气通天论》)。

五味均衡调和,才可以保人体健康百岁。在此基础上,古人提出“谨和五味”的养生法则:“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在传统的医学以及养生学上,我国讲究从四气五味分析食物的作用。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五味指的是甘、酸、咸、苦、辛。以四气五味为根本而形成的性味归经理论,是中药学的基础理论。

因此,如何正确饮食或者养生,一定要认真了解食物的作用与禁忌,要依据食性选择食物,从而达到补充气血津液、协调阴阳平衡的养生目的。要注意的是在食疗时,食物的食性显得尤为重要。

6.五时为顺

五时,是指春、夏、长夏、秋、冬。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干燥、冬天寒冷是五时的气候特点。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传统养生学一般将立秋秋分的这段时间称为长夏,主要的特点是湿。湿与人体脾脏关系最大,长夏是健脾、养脾、治脾的重要时期,所以提出长夏的概念以专门研究如何防湿健脾,然后就形成了四季五时的划分。在古籍中,我们常可见四时、五时这样两种不同的名称,四时指四季,五时其实指的是四季中包含长夏这个特殊时期。古人认为,天有“寒、暑、燥、湿、风”五气,有了五气的交替变换,才形成了季节的不断更替。(www.daowen.com)

古人认为,最好的养生是顺应四季的规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四季不断变化是有其规律的,只有掌握了四季变更的规律,并尊重规律,与万物共同发展,才能达到养生的根本目的。

在顺应时令养生中,古人要阐述疾病发生的季节性原因,一般都是从气候与五脏的关系中来说,其中一定要关注的是不正常的气候。《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其中所谓的邪气就是说某个季节出现了对它不利的季节性气候,这种气候侵犯经脉,使五脏发生异常。

对于顺时养生的方法,古人有很多记载。《素问·脏气法时论》进行了纲领性阐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津液,通气也”。这其中就分析了五时与五脏的关系,还有五味调养的方法。

顺时养生是我国古代养生文化的重要内容。从视角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季养生法、五时养生法、二十四节气养生法,这些方法没有根本的区别,只是操作起来的简易程度不一罢了。作为一个养生的人,一定要树立顺应自然变化规律的科学养生观,这是养生的关键所在。

7.五方为宜

五方指东、南、西、北、中。在古代就有发现说,“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素问·五常政大论》),在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生活,会有不同的结果产生。水土性质、气候类型不同,所产的食物就各不相同,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环境形成不同地区人的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

根据现代环境地质学研究,在地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地壳表面元素会逐渐分布不均一,这种不均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世界各地区人类的发育,造成了人类不同地区之间的显著差异。

地域对人体健康也会有较大影响。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作者详尽说明了东、南、西、北、中五方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条件的差异,人们饮食特点的不同对人体生理活动和疾病发生的关系。东方“其民食鱼而嗜咸”,“其病皆为痈疡”;西方“其民华食而脂肥”,“其病生于内”;北方“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南方“其民嗜酸而食胕”,“其病挛痹”;中央“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瘘厥寒热”。从文字中可看出,地域性饮食偏差,正是区域性多发病的直接原因。饮食养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纠正地域性不良嗜好。

8.五态为本

五态,指五种体质状态。《黄帝内经》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体质做出了分类,主要指出了两种分类方法,《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将人的体质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类人,然后再根据五色(青、赤、黄、白、黑)的不同,将五类人区别为二十五种人的体质特点。《灵枢·通天》把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的“五态之人”。

体质状态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过去,人们对五态的考察通常使用“从外知内”的方法,“别其五色,异其五形”(《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分别研究五官、五华(爪、面唇、毛、发)、五液(泪、汗、涎、涕、唾)、五体(筋、脉、肉、皮、骨)、五脏、六腑,结合考察五志(怒、喜、思、悲、恐),分析年龄、性别,在内、外的综合考察下最后得出结论。五态通过五色来表现,内在主要以五脏为中枢、以心为先导、以肾为基础,形成以元气(肾气)自然盛衰规律为中医学、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建立自成体系的体质学说。

过去人们认为,饮食养生一定要看人的五态,“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也”(《灵枢·通天》),“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灵枢·经水》)。不同的身体素质,就要有不同的饮食方式。金型人体质偏燥,燥易伤津,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能过冷或过热。木型人多风气,常会有心脑血管疾病,饮食上要细软易消化,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水型人劳心多虑,易引起情绪低落,易疲劳,常感腰酸背疼,饮食以适当增加热量,保证蔬菜、水果和肉类的充足供给为原则。火型人阳气偏盛,所以要多保养心脏、养心安神,饮食宜清淡,多吃生津止渴、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土型人体质湿气偏重,血运行偏缓慢,易形成血黏,饮食宜量小清淡,稀软易吸收。

人的体质会根据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脏腑功能由弱到盛,由盛到衰,所以要根据年龄的差别调补以不同的饮食。一般来说,小孩子是稚阴稚阳之体,身体各方面没有完全发育,脏腑脾胃还很虚弱,吃得不好就容易生病,所以给他们的饮食选择要偏向于容易消化的食物。老年人脏腑等逐渐衰弱,气血不足,所以给他们的饮食选择要偏向于补益气血的食物。

男女饮食也有区别。他们性别不同,身体素质不同,生理特点不同,饮食也就有所不同。女子以血为用,有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如经期前后,最好要温食,从而更好地适应血气喜温恶寒的特性;生产后气血虚弱,且血液上行化乳,所以要用血肉有情之品,补益气血。

学界对体质的研究已有很长历史,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有三十多种体质类型学说。对于普通民众养生来说,养生主要是为了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康,所以我们在此之前一定要弄清自己的体质状况,从自身身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安排饮食。

9.五补为用

五补,是指升补、清补、淡补、平补、温补等五种补益方法。所谓补益,主要有修补、补充、滋补的意思,从饮食养生的角度来看,就是通过食用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从而达到调整人体阴阳,保持人体平衡的目的。

五补,主要是实现五时为顺、五方为宜、五态为本的基本原理,以及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原则的具体实施方法。

升、清、淡、平、温,是指补益作用和功能。其实,我国食补文化非常丰富,方法也多种多样。根据分类方法不同,类型也多种多样,这些都与五脏有关,而五脏虚损主要是气、血、阴、阳。所以,补益的对象针对肝虚、心虚、脾虚、肺虚、肾虚及气虚、血虚、气血两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

进补的核心是制宜,就是说,选用的食物要对人的身体刚刚好。制宜关键是五味宜五脏,因此,有五入、五欲、五宜、五伤、五禁的说法。

五入、五欲、五宜是分析五味与五脏的关系,达到五味适宜五脏的要求。“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素问·宣明五气》)。“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五脏生成》)”。故有:“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粟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灵枢·五味》)。

五伤、五禁是指五味与人体五脏之间的不适宜以及危害或避害的方法。“多食咸,则水味太过而伤心,其脉凝泣而色变矣;多食苦,是火味太过而伤肺,则皮槁而毛落矣;多食辛,是金味太过而伤肝,则筋缩急而爪干枯矣;多食酸,是木味太过而伤脾,则肉胝而唇掀揭矣;多食甘,是土味太过而伤肾,则骨痛而发落矣”(《素问·五脏生成》)。“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五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素问·宣明五气》)。

因此,我们在运用五补法时,要根据食物的属性和人体的需要,选择那些适宜于自己身体的食物。

我们都知道,吃得过饱、肥甘厚味太重对身体不好,于是提倡少食,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少食是对的,但并不表明饮食应该过分的节制,比如很多女性为了减肥而节食,甚至不吃主食、肉食,只吃水果、蔬菜,长此以往身体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

怠惰乏力。食用食物过多,胃肠道消化食物就会耗费大量的气血,从而导致人体其他组织营养不良,比如很多人都会有吃完饭后想睡觉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明显的大脑血液供应不足的表现。所以,特别是体形相对肥胖或吃饭没有规律的人,他们看起来营养丰富,吃得很好,可反而无精打采,懒惰、倦怠、有气无力,常常一副没有精神的样子。这都是因为人体气血长期聚集在胃肠道消化食物,人体其他部位的脏腑组织气血供应反而不足。

胃肠疾病。由于不断的、大量的进食,胃肠道负担加重,极易损伤胃肠道。《内经》说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就是说如果饮食超过了自己身体的需要量就会伤害肠胃。在临床上由于暴饮暴食而引起的胃病并不少见,比如胃脘胀满、疼痛、消化不良、腹泻等,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胃炎、肠炎以及慢性肠道病变。

代谢障碍综合征。饮食中营养过剩,导致体内蛋白质、脂肪摄入过多,是一种变相的多食。人体不能充分代谢与利用这些营养,就会变为痰、湿等病邪损伤脏腑,从而引起疾病。《黄帝内经》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膏是指油腻的食物,粱是指精美的食物,二者相合表示过食肥美油腻的食物,这不仅可以使人变生疔疮类疾病,而且这种体质容易招致任何疾病,罹患疾病就像拿着空罐子装东西一样容易。《黄帝内经》说:“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这其中包括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肢体痿废、心肺气虚等疾病,均与此类饮食有关。

提前衰老。过多肥甘食物,容易引起的另外一种损伤就是产生大量代谢产物及粪便,这些废物产生的浊气、毒素,会损害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加速人体器官的衰老、面容的损伤。我们在临床上可以看到,很多便秘的人不仅容易发生咽痛、头痛等病症,而且还会出现面部痤疮、皱纹增加、头发变白等现象。

其实,古人早就发现,适当地减少食量,对身体健康、长寿都是很有好处的。谚语说得好:“吃饭省一口,活到九十九。”美国医学家通过一项实验,在大鼠体内发现了一种基因叫长寿基因,这种基因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表达,也就是没有生物学活性,只有在饥饿情况下,这种长寿基因才表达其活性,延长动物的寿命。看来,适度的饥饿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长寿。调查资料还显示,体形肥胖的老年人要比身体偏瘦者寿命短3~5岁;90岁以上的老人,80%都有节食的习惯。所以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这些都告诉了我们少食对健康的重要性。

下面给大家列出几种典型的具有养身功能的菜肴

1.食竹笋。曾两度出任杭州地方官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东坡,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大加赞赏竹笋“久抛松菊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陆游以“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盛赞江西的“猫头笋”。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的诗句,对鲜笋烧鲥鱼的赞美之情更是跃然纸上。这真可谓众所同嗜、异口同声、叫绝不已。

图40 竹笋

2.食松花。松花具有保健美容功能,在古代被列为贡品。唐朝女皇武则天十分喜欢松花,她常喜食一种用松花制作的“小精糕”。苏东坡也爱吃用松花做的食品,他把松花、槐花和杏花入饭共蒸,密封几日后得酒,并歌咏道:“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

3.食白菜。大白菜因其“青白高雅,凌冬不凋,四时长见,有松之操”,故又名菘。范成大有诗曰:“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喜食“东坡肉”的苏东坡,也以“白菘类羔豚”“白菜赛糕肠”来赞美它。他常用菘菜、蔓菁、荠菜等,加入米粉、少量生姜自制成“东坡羹”,并赋诗云:“开心暖胃闲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中华民族的饮食养生文化秉承着“道以养生,和以健人”的传统,滋养着华夏儿女,构筑着阴阳平衡、万物相和的饮食世界。通过“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味调和”,在互补互益中达到天人和谐的精神境界,使人健康长寿。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社会中的人,都能在包含养生中收获营养、收获健康、收获心境。这便是中华民族饮食养生文化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