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供水方式和设备-隧道工程施工风险防控

供水方式和设备-隧道工程施工风险防控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个别缺水地区,则用汽车运水或长距离管路供水。式中:V为水池容积,单位为m3;a为调节系数,一般取1.10~1.20;C为贮水系数,昼夜用水量小于1000 m3时,取1/6~1/4,昼夜用水量为1000~2000 m3时,取1/8~1/6;Qc为生产用水量,单位为m3/h;Qs为生活用水量,单位为m3/h。

供水方式和设备-隧道工程施工风险防控

1.供水方式

供水方式主要根据水源情况而定。常用水源有山上泉水、河水和钻井取水。上述水源通过自流引导或机械提升到贮水池中贮存,并通过管路送达使用地点。针对个别缺水地区,则用汽车运水或长距离管路供水。

2.贮水池

贮水池一般修建在洞口附近的山上,并应避免设在隧道顶上或其他可能危及隧道安全的部位,其高差应能保证最高用水点的水压要求。当采用机械或部分机械提升时,应备有抽水机。

(1)水池位置至配水点的高差。

水池位置至配水点的高差H,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h为配水点要求的水头,单位为m,如湿式凿岩需要水压为0.3 MPa,则h=30 m;a为水头损失系数,按照管道水头损失的5%~10%计算,a=1.05~1.10;hf为管道内水头损失,单位为m,确定出用水量(一般按m3/h计算)后,选择钢管管径,按钢管水力计算而得,钢管水力计算可参考相关手册。

(2)水池构造。

水池构造力求简单、不漏水,基础应置于坚实地层上,一般可采用石砌,根据地形条件用埋置式或半埋置式,当受地形条件限制,不能埋置时,也可采用修建水塔或用钢板焊接水箱等方式。

(3)水池容积。(www.daowen.com)

利用高山自流水供水,水源流量大于高峰期用水量时,水池存水能得到及时补充,水池容积一般为20~30 m3;如水源流量小于高峰期用水量,则需根据每班最大用水量并考虑必要的储备来计算水池容积。当然,水池的容积大小应与抽水设备、集中用水量相适应,以满足施工的需求,具体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V为水池容积,单位为m3;a为调节系数,一般取1.10~1.20;C为贮水系数(为水池容量/昼夜用水量),昼夜用水量小于1000 m3时,取1/6~1/4,昼夜用水量为1000~2000 m3时,取1/8~1/6;Qc为生产用水量,单位为m3/h;Qs为生活用水量,单位为m3/h。

3.水泵与泵房

(1)扬程

扬程H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h'为水池与水源之间的高差,单位为m。

根据扬程及选用的钢管直径可选择合适的水泵。常用水泵有单级悬臂式离心水泵和分段式多级离心水泵,其规格、性能可查阅相关产品说明书。

(2)泵房。

临时抽水泵房的建设可按临时房屋的有关规定处理。在安装水泵前,应按图纸检查基础的位置、预留管道孔洞等各部分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水泵底座位置经校核后,方能灌注水泥砂浆并固定地脚螺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