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德受记碑》:1949年后上官村志中发现的大顺年石碑

《明德受记碑》:1949年后上官村志中发现的大顺年石碑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后这块石碑,被后街张允斌老先生发现并报告给政府。因为石碑上的纪元是李闯王的大顺年号,是实属罕见的石刻文物资料。这块碑名为《明德受记碑》,清楚记述了李自成大顺永昌元年上官村修建城堡的详细过程。《明德受记碑》1.《明德受记碑》是李自成大顺永昌年间所刻一方记事碑,主要记录了富平县西上官村村民修建城墙的始终。因现存的“大顺”石碑很少,故而受到相当的重视。

《明德受记碑》:1949年后上官村志中发现的大顺年石碑

据上官村老辈人回忆,村子南街水井东侧有一间庙,面向南,里边的北墙上嵌有一块石碑,石碑上记述了修建上官村城的事。1949年后这块石碑,被后街张允斌老先生发现并报告给政府。1954年,被搬出村,存放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第四展室。因为石碑上的纪元是李闯王的大顺年号,是实属罕见的石刻文物资料。这块碑名为《明德受记碑》,清楚记述了李自成大顺永昌元年(1644)上官村修建城堡的详细过程。因年代久远,有一些字迹无法辨认,但基本内容明确。

《明德受记碑》

1.《明德受记碑》是李自成大顺永昌年间所刻一方记事碑,主要记录了富平县西上官村村民修建城墙的始终。“明德”指光明之德,“受记”亦作“受纪”,指接受祭享、纪念。《明德受记碑》原存于上官村南街庙内,约于20世纪50年代收藏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存于第四展室,并进行了加固保护。因现存的“大顺”石碑很少,故而受到相当的重视。

2.此碑初刻于大顺永昌甲申年(1644),距今已370余年。因年代久远,加之原存于村庙时长期磨损,故碑文有大片消退。有不少字词现已不用,故阅读困难。

3.从碑文的笔迹和编排判断,此碑系两次所刻。甲申年(1644)城墙开工之际刻此碑。历经七年施工,于庚辰年(1650)完工后,在石碑空白处又进行了第二次补刻。在此期间,关中持续旱灾导致了“人食人,犬亦食人”的惨相。对此,碑文都有记述。

4.村志编写组不辞劳苦,从西安碑林博物馆索来了石碑拓片,进行了裱糊。现根据拓片,尽量还原碑文。还原时更改了一些繁体字,适当加了标点符号,并改为较易阅读和便于编印的横排。

5.碑文粗读:

《明德受记碑》

天下事有有因而起者,有无因而起者。有因而起者谓之俗,无因而起者谓之创。创而□□□因于无穷,□□□□之善建捘阙功茂录。然也,上官村昔未有堡,岁因兵燹,疲于趋避,众始慨然,相诚商之议。然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所构万丈之堤岂一柱之土能就。且可乐成而不可兴,虑始者又□□□□□□大义乐。施究□艰难首倡其端□不有初鲜克有终矣。

幸赖张君讳腾霁号近塬而出名□□□□□□善如饴□,财似大纠集,同志先输银麦若干石两,以为人望继而响应者不让桴鼓之和。无何□□□□□□不有康食半苦于力役之,弗堪至苦于米价之。腾湧见城费浩繁,隐隐有退怯之意。张君曰,吉□□□□□时悭吝,招前功隳矣。与其为无益之积,孰若为有用之费。遂仗义捐金数百两。若乘□□□□□,众人踊跃扬揄,曰倚欤休哉。张君之阴德浩浩乎,无涯矣。公既不私金钱,吾何忍昔土地筑城□□□□□□类,不计行值而俱舍矣。孔子曰,里仁为美,亶其然哉,揆厥所繇。张君之功居最,而劫□□□□□所谓以无因之创,垂有因之仍善建不捘者此也。后之人登斯城也□和鸣而歌禹德念□□□□□□叩佛类理可并观云尔。

总管:原任宁夏大使张滕翔

经管百长、经管小甲:张文魁 张天朋 张学志 张光栋 张希轭张希禹 张滕耀 张滕化 张光辉 张滕凤 张学政 张伯俭 张文见张本利 张伯昇 张学知(www.daowen.com)

原任山西隰州□目:张滕霁

德重乡评:张夫昇 张本昌 张登柱

输地人:张腾青 张腾翼 张正气 张正芳 张夫实 张学礼 张伯官 张光秦 张光德

城未垫地:张宗孔补地二分

义举善人张夫举、张光彩督碑,总管张宗孔、张宗信重督。

泥水匠:张希福

大顺国永昌 岁次甲申 孟春 吉旦 立

城墙建成后,在原石碑空白处又增刻:

大明崇祯已卒季秋起,庚辰季工完。米每斗二两六钱,小麦每斗二两四钱,豌豆每斗□□□□,□□一两六钱。人食人,犬亦食人,不顾生命筑完,藏避万民。后来如损者即补,勿负先人之意。

城周围更道五尺,两门,迤北旧路一丈一尺。殿前路四分,一丈一尺。如居人入侵者,禀官究治。

城西北槐树一株,永不伐,系官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