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的求学经历与音乐之路:一段傈僳学史料丛刊之旅

我的求学经历与音乐之路:一段傈僳学史料丛刊之旅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九岁的时候,我约着村里的四五个同学又去另一个村子(三家村)的民办小学读书,每天要走至少两个小时的山路。当时实行五年制小学,两年制初中,两年制高中。由于我的文科比较好,到元谋县第二中学后我就选择读文科。我接触音乐的时间早于上学时间,在上学之前我就会拉二胡,因为小时候我的堂哥他们都会拉二胡,我跟着他们学。当时民间唱得最多的是红歌,拉得也全部都是红歌曲,像《东方红》之类的,只要会哼就能拉。

我的求学经历与音乐之路:一段傈僳学史料丛刊之旅

我大概7岁时上学,读了半个学期。当时学校里的唯一个老师就不愿意继续留在我们村任教,这导致我和我们村的很多小孩都不能读书,我们大多回家放牛羊。我父亲当过兵,因为不识字没法提干,所以他让我们要好好读书。在我九岁的时候,我约着村里的四五个同学又去另一个村子(三家村)的民办小学读书,每天要走至少两个小时的山路。在三家村小学读了一年以后,我们村又请了一个民办的老师,所以我们又回到我们村上学直到毕业。

当时我们不用交学费,只带读书用具就可以了,像笔墨纸砚。当时实行五年制小学,两年制初中,两年制高中。当时读高中要考虑很多问题,我的学习成绩还不错,有机会继续读高中。由于我的文科比较好,到元谋县第二中学后我就选择读文科。高中毕业之后,在1979年9月选择去读两年制的大姚县师范学校,当时楚雄州有两所师范学校,一所在楚雄,一所在大姚,是普通的中专学校,不分专业,所有的科目都要学习,比如少儿心理学、少儿教育等有关小学生教育的课程都要学。

我接触音乐的时间早于上学时间,在上学之前我就会拉二胡,因为小时候我的堂哥他们都会拉二胡,我跟着他们学。小时候拉的二胡是我们自己制作的,用竹筒来代替琴筒,但没有马皮。那时我们生产队逢年过节要杀羊,我们就盯着他们杀羊,让他们把羊肚子割给我们做二胡上的琴皮。如果没有羊肚,我们就去找刚出土的竹子上面的竹壳来做琴皮,把竹子上的竹壳找回来,用水泡了之后再用石板压平,压平之后再风干,最后对着做好的琴筒剪了直接蒙上去。因为没有胶水,所以要剪得恰到好处,大了就会挤压变形,小了会漏风。

小时候没有钢线,二胡上的弦,一般用尼龙线做。尼龙线不容易断,但是音质不好,尤其外弦调不到现在那么高的音。为了追求更好的音质,小时候家里有一匹马,我二伯把马尾毛剪下来风干用来赶苍蝇蚊子,马尾毛韧性很好,随便扇到苍蝇都会死,我就经常悄悄地去找他要马尾毛来做弓毛。做弓的材料我们自己去找,像苦竹都可以。我第一次手工做二胡是六七岁的时候,那时我还没上学,看到大人做我就学会做了。我特别小心细致,每次都能做成功。我当时特别喜欢二胡,整天拿着我自己做的那把小二胡跟着周围的人学,有时候能拉一天,别人唱的时候我们就跟着唱,拉的时候就跟着拉。那会儿不识谱,也没有老师教,都是自己摸索着学的,一个音调一个音调反复找。在上小学之前我就能完整地拉完一首民曲。当时民间唱得最多的是红歌,拉得也全部都是红歌曲,像《东方红》之类的,只要会哼就能拉。当时我有一个老表在县域工作,他们找得到马皮,他就做了一个送给我,那是我第一次用马皮做成的二胡。(www.daowen.com)

我读小学的时候一直在学习二胡,我是班长和文艺委员,我们在小学的时候没有拿奖的想法,只想参加文艺汇演。也没有想过去参加什么比赛,完全是当业余来拉。我当时二胡拉得很好,学习也不错。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拉红歌,像《东方红》《敬爱的毛主席》等歌曲,不像现在有流行歌曲,当时即使有也不能唱,像邓丽君的歌我毕业出校门以后好多年都还不能唱。我从小很活跃,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都认识我,即使不认识,也听我拉过二胡。老师和同学有来找我学拉的,有来听的。当时我有一把奏琴,看到别人弹我也就跟着学会了,它是一种弹拨乐器,我们傈僳族的很多乐器都是属于弹拨乐器,二胡属于弦乐器。

说起奏琴,那是我在初中学的,我看到一个老师有,就去借来玩。我学一下就会了,老师也很好奇我的学习能力,他不学不弹的时候就拿给我弹。我们那时候还没有曲谱,都是老师怎么教我们,我们怎么唱,就连简单的音调1、2、3、4、5、6、7都不会。我读高一的时候考过我们县的文艺队,当时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被录用,如果当时被录用的话,我的二胡水平可能会更好。高中毕业后我直接去读师范学校,在学习之余还拉二胡和弹奏琴。我找老师把那把奏琴买来自己弹,到师范学校的时候我也把二胡跟奏琴一并带着去,我就会两种弹拨乐器。我在师范学校学了一个新的乐器手风琴,也没有学习什么新的歌曲,唱的学的也大多是一些红歌,而我们少数民族的那些民歌却还不能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