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南地区地质灾害特证及规模等级汇编(2017)

中南地区地质灾害特证及规模等级汇编(2017)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查清了地质灾害类型特征、规模等级,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点时空分布特征和发育特征。2015年度工作区内,截至2015年12月,调查发现地质灾害及隐患点583处。特别是连续强降雨之后,大都能引发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多发生于构造断裂带附近、库区两岸及第四系河流阶地。区内比较典型的有谷竹高速公路、省道259,地质灾害在道路沿线呈多发态势。另外较坚硬岩构成的河谷险峻陡峭,卸荷裂隙、溶蚀裂隙切割岩体,易形成崩塌地质灾害。

中南地区地质灾害特证及规模等级汇编(2017)

查清了地质灾害类型特征、规模等级,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点时空分布特征和发育特征。

(1)地质灾害类型、规模等级。2014年度工作区内,截至2014年12月,调查发现地质灾害及隐患点1 039处(滑坡998处、崩塌38处、泥石流隐患点3个)。2015年度工作区内,截至2015年12月,调查发现地质灾害及隐患点583处(滑坡563处、崩塌19处、地面塌陷1处)。灾害点的规模等级以小型灾害为主。在滑坡及隐患点中,滑坡物质以岩土质及土质为主,滑体厚度多为6~20m,属中层滑坡,运动方式多为牵引式,现状稳定性多为基本稳定和不稳定状态。总体上呈现“规模小、稳定性差、潜在危害大”的特点。

(2)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地质灾害时间上多发生于集中降雨期和暴雨期,一般为每年的7~9月。区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该时期降雨集中发生,其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且常有暴雨发生。特别是连续强降雨之后,大都能引发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多发生于构造断裂带附近、库区两岸及第四系河流阶地。2014年度查明工作区内分布有黄龙滩库区、潘口库区等较大的库区,受河流的侵蚀作用及岸坡结构作用,加之复杂的地质构造、多样的岩土体条件,致使地质灾害沿库区呈群发性、多发性特点。而2015年县河流域地质灾害受构造作用影响较大,多分布于沿北西向的竹山断裂群及近东西向的竹溪断裂附近,另外在竹溪县县河两侧第四系冲洪积层也有较多分布。由于工作区内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主要体现在城镇建设和大的交通要道建设方面。区内比较典型的有谷竹高速公路、省道259,地质灾害在道路沿线呈多发态势。(www.daowen.com)

(3)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区内地层岩性变化较大,多具较坚硬岩夹软弱岩或软硬相间的岩性组合特点。区内构造作用强烈,较大的断裂构造有竹山断裂群、堵河-大川断裂、太平寨断裂、竹溪断裂等。复杂多样的岩土体条件、强烈的地质构造作用和河流的侵蚀作用,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较坚硬岩构成的河谷险峻陡峭,卸荷裂隙、溶蚀裂隙切割岩体,易形成崩塌地质灾害。松散土体地带则滑坡发育,极端暴雨条件下可能诱发坡面泥石流。地质灾害多发生于第四系较松散—半固结砂砾石夹黏土岩组及软弱泥质板岩岩组、较软弱粉砂质夹泥质板岩岩组、较软弱片状钠长绿泥片岩岩组中。易发地层集中在志留系梅子垭组、第四系更新统洪冲积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