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再造,实现运行机制完善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再造,实现运行机制完善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高等教育体制革新的基础上,还应该树立统筹协调、持续有序的目标,健全高教运行机制。其次,通过改革考试和招生制度,健全自我选择机制。再次,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健全自我发展机制。最后,健全自我激励、自我约束与自我调控机制。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再造,实现运行机制完善

体制是机制的基础。如欲健全运行机制,必先改革管理体制。只有实现了体制的革新与机制的健全,才能保障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与功能调适。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宏观层面看,一是在管理体制上,通过立法明确政府、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的关系及各自的义务、权利与责任,并通过健全各种监督、评估制度,规范政府宏观管理行为,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二是在办学体制上,应通过有关的法规与制度建设,鼓励社会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办学形式。三是在投资体制上,应强化和保证政府投入的主体作用,扩大社会资金的注入,同时鼓励高等学校通过合法、正当的行为多渠道筹集资金。

从微观层面看,一是要健全和完善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进一步理顺校内党、政、群之间的关系,使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适当分离,使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校长的指挥和管理作用、教授委员会的学术领导作用、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都能得到加强。党组织、校长、教授委员会、教代会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在学校的领导体制中建立一种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协调一致的关系,以保证学校领导与决策机制运行正常[40]。二是要完善高校内部的组织管理体制。一方面要采取合并、撤销、裁员等方式,大力精简高校的机构设置,裁减行政人员,减少非教育性组织在高校中的机构延伸,使高校能够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实现基本功能。另一方面要突出院系的实体地位,实现管理权力的下放。即变学校的集中管理为分权管理,使院系作为教学、科研的实体可以实现实体化运作。如东北师范大学实行“教授委员会集体决策基础上的院长(系主任)负责制”,将学科建设、专业发展、预算、人事等方面的权力下放到院系,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管理模式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实现了行政权力与教授参与决策权力的有效制衡[41]。再一方面要实现学术权力的回归,进一步健全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学术组织,扩大其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督导、职称评审、科研奖励方面的权力。三是要推进人事、分配、教学、科研等具体管理体制的改革,使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能够各安其位,实现能、绩、位相称,责、权、利一致。使学生能够通过选课制、学分制、学分累积和互换制、转学转校制等方式,接受更为灵活、高效的教育。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8所北京高校联合推行“联校选修课”项目,实现了不同学校间教育资源的共享,拓宽了育人的资源与途径,深受学生的欢迎。通过这些系统内部微观体制的改革,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有效管理和运行,保证各项功能充分协调发挥。

在高等教育体制革新的基础上,还应该树立统筹协调、持续有序的目标,健全高教运行机制。“持续”就是高等教育发展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持续的前提是有序。“有序”就是影响高等教育运行的各个要素,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定位有规范,运行有章法,变革有计划,活动有准则,也就是指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健全。要形成这样健全运行的机制,必须树立“统筹协调”的发展观,统筹是手段,协调是目的。“统筹”即通盘筹划之意。统筹既是一种思想,即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来认识和看待某一事物;统筹又是一种方法,即以系统论为指导,以优化结构与提高效益为目标,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控;统筹还是一种行为,即系统内涉及的各种行为主体在行为的目标、对象与方式上的协调性。因此,健全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必须在统筹协调的观念指导下,进一步理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高校和社会五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府调控有力、区域统筹有效、市场调节有度、社会参与有序、高校自主有方的和谐运行局面。从高等教育系统自身而言,就是要使高等学校在获得一定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完善自主适应机制。

首先,完善自主办学机制。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因此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灵活地设计和调整自己的功能目标、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形式、科研方向、服务方式等,从而使自己的各项功能协调发挥。其次,通过改革考试和招生制度,健全自我选择机制。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关键在于培养人才的质量,而人才质量既取决于培养过程,也与高等教育系统在生源选择上是否具有自主权紧密相关。自主招生权力的扩大,有利于各高校选拔适合自己的生源,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因此,应进一步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实行学校单独招生或若干所学校联合招生。这样,既保证了学校对人才的自主选拔,还可带来学校之间的合理竞争与积极协作,进而推动各高校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与社会声誉,有助于高等教育功能的优化。再次,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健全自我发展机制。当前高等教育功能中个体功能的失调固然有很多原因,但学生的知识面窄、缺乏竞争性、主动性与个性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为此要调整培养目标、革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增强学生的外部适应性与竞争性,从而通过教育质量的提高,增强高等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最后,健全自我激励、自我约束与自我调控机制。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其结果是以服务为主的职能部门拥有较大的权力,它们实际上成为推行集权的重要手段,并且往往异化成对院系的领导,院系权力较少,部门的行政权力超越了院系的学术权力。当教学和科研等专业活动处于行政权力而不是学术权力的领导之下时,背离规律、出现偏差是很正常的事。因此,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形成权力系统(如党委系统、行政系统、学术委员会等)之间的约束机制、管理阶层(如学校与院系、行政处室与院系等)之间的约束机制、学校各利益集团(如代表学生利益的学生会、代表教职工利益的工会与教职工代表大会等)之间的约束机制,形成对学校自主权的制约力量,避免盲目发展,防止行政腐败。同时,通过教职工的人事和分配制度、学生的奖学金制度、中期筛选制度等具体制度的改革,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通过学校自身内在的激励与约束力量来调整高等教育活动,自觉规范个体和部门行为,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和调控机制。而高校自主办学、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自我调控等自主适应机制的完善,使高等教育机构的自主权、自主性和自主力不断扩大,能够主动、灵活、高效地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做出反应,因而可以及时调整自身取向、行动上的偏差,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人才和知识产品,实现高等教育功能与时代、社会发展的同步调适。

【注释】

[1]龚静.论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63-66.

[2]FALLON D.The German university:a heroic ideal in conflict with the modern world[M].Denver:Colorado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1980:9.

[3]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22-423.

[4]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1.

[5]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234.

[6]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车槿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69-70.

[7]张斌贤.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定位[J].教育科学,1995(1):5-9;雷鸣强.教育功效观[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5-26.

[8]除传统的三大职能外,学者们提出的新职能主要有:改造社会(眭依凡,1995);国际交流与合作(或交往职能)(高耀明,1996;陈昌贵,1998;杨德广,2000;唐玉光,2000;章仁彪,2005;陈超,2004);技术创新(或创造职能)(方展画,2000;杨德广,2000);创造新产业(或产业职能)(朱国仁,1999;杨德广,2000);自我维持(荣光宗,2005);文化交融(胡显章,2006);预警(胡弼成,2001)等。

[9]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5,411.

[10]韩骅.柏林大学的传统及其对我国高教改革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7(1):98-102.

[11]王冀生.现代大学的本质和主要特征[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6.

[12]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回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92-293.

[1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45.

[14]闵维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J].高等教育研究,2001(4):28-34.

[15]任剑涛.大学危机之九大征兆[J].南风窗,2003(7):24-25.

[16]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J].上海高教研究,1998(12):4-11.

[17]潘懋元.规模、速度、质量、特色——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5-12.

[18]张应强.现代化的忧思与高等教育的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1999(6):12-16.(www.daowen.com)

[19]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3.

[20]王英杰.大学危机:不容忽视的难题[J].探索与争鸣,2005(3):34-38.

[2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4.

[2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

[23]冒荣.真理标准讨论与学术自由[J].上海高教研究,1998(10):25-28.

[24]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5.

[25]张应强.现代化的忧思与高等教育的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1999(6):12-16.

[26]克拉克.自主创新型大学:共治、自治和成功的新基础[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1-8.

[27]杜瑞军.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标准透视教育公平问题——对新中国50年普通高校招生政策的历史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2007(4):29-35.

[28]顾明远.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6-34.

[29]克拉克.自主创新型大学:共治、自治和成功的新基础[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1-8.

[30]王晓阳.大学社会功能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37.

[3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1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62.

[32]陆登庭.一流大学的特征及成功的领导与管理要素:哈佛的经验[C]//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9.

[33]卡斯帕尔.成功的研究密集型大学必备的四种特性[C]//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8.

[34]王晓阳.大学社会功能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31.

[35]胡建华.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三职能[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7-81.

[36]储召生,刘继安.大学应为社会繁荣稳定做贡献[N].中国教育报,2002-07-24.

[37]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单中惠,平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54-158.

[38]朱国仁.论高等学校职能的限度[J].教育研究,1999(1):41-48.

[39]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117-118.

[40]唐玉光,房剑森.高等教育改革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9.

[41]刘微.教授委员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N].中国教育报,2002-03-29;曾毅.教授治学的力量——东北师大教授委员会带来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3-12-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