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周宗庙遗址惊现大量占卜甲骨!

西周宗庙遗址惊现大量占卜甲骨!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九七七年七至八月,一九七九年五月先后发掘宗庙遗址西厢房第二号房基,从两窖中发掘出卜甲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一片和卜骨六百七十八片,其中有字卜甲共二百九十二片。卜甲普遍凿有方孔,卜骨只钻圆孔。又有“祠自蒿于周”的记载,“蒿”当即“镐京”之“镐”。记月相有“既吉”、“既魄”、“既死魄”,这是和西周金文相同的。

西周宗庙遗址惊现大量占卜甲骨!

一九七七年七至八月,一九七九年五月先后发掘宗庙遗址西厢房第二号房基,从两窖中发掘出卜甲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一片和卜骨六百七十八片,其中有字卜甲共二百九十二片。卜甲普遍凿有方孔,卜骨只钻圆孔。有字甲骨二百九十二片,共计有字九百零三个,合文十二个,有一片一字的,有一片数字的,最多有三十多字,可分为卜祭、卜告、卜年、卜出入、卜田猎、地名、人名、官名、月相、杂卜等十类。多数为文王、武王、成王时,也有穆王时,其中有七片述及殷、周关系,从此可知在武王克商以前,周确是商的属国,曾祭祀宗主国的祖先。卜辞中述及“楚子”和“楚白(伯)”,述及“密”、“微”等国,还有“伐蜀”、“克蜀”、“征巢”的记载,述及“”(黎)、“毕”、“宬”等地,“河”、“洛”“淲”(滮)、“渭”等水。又有“祠自蒿于周”的记载,“蒿”当即“镐京”之“镐”。记时有春秋两季,与殷墟卜辞相同。记月相有“既吉”、“既魄”、“既死魄”,这是和西周金文相同的。

一九七六年和一九七九年周原考古队在都城遗址发掘出土的西周甲骨文,字细小如粟,笔画细如发,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字体有圆笔、直笔、粗笔、细笔之分,中型的字,长二点五至五毫米,宽一点八至四毫米,充分体现了刻者运刀刚劲流利的特点,其中象形字惟妙惟肖,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微雕”的技艺。(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