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猎德炮台抗英战斗胜利,修复炮台,英军袭击被击退

猎德炮台抗英战斗胜利,修复炮台,英军袭击被击退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初十日,陷猎德炮台。初九日,夷酋遂驶兵船入内河,攻毁猎德炮台。期间发生过5次战斗。英军统领义律以其限定的三天订约期限已到,于3月6日发兵攻陷了猎德、二沙尾炮台。英军撤走后,左哨千总梁定海、谭蛟奉命率千名清军前往猎德,修复炮台。英军陆战队在炮火掩护下,强行登陆,袭击猎德炮台后路。

猎德炮台抗英战斗胜利,修复炮台,英军袭击被击退

△(道光)二十一年正月……琦善委官拆桑园围石塞海,乡人苦求乃罢,更以沙石塞浅乌涌、猎德等处。(《采访册》)

(二月)初九日,夷人陷潖洲土炮台。初十日,陷猎德炮台。(《采访册》)

二十六日……而夷人已分道深入,破凤凰冈营,进攻东、西炮台,尽扼猎德、大黄滘两路矣。(《夷艘寇海记》)

二十八日,夷人开舱卖货。西据大黄滘炮台,东据猎德炮台,任民船往来。(《采访册》)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填猎德水道。(《采访册》)

△(咸丰)六年九月,千总梁定国侦知□咭唎划艇有内地水手十三人,常在洋面行刼,伺其艇进港,径往执之,解赴谳局。艇主萧成亦内地人,折落艇上夷旗,激怒夷酋,令索水手,又索获贼之官。总督叶名琛不许。初九日,夷酋遂驶兵船入内河,攻毁猎德炮台。(《采访册》)

初十日,夷酋递照会,以去艇旗为词,总督复拒之。十一日,乃攻毁猎德对面炮台。(《采访册》)

——同治《番禺县志》卷二十二《前事三》

△会城炮台,自保厘、保极、拱极、耆定,以迄大王滘、海珠、猎德,暨鲤鱼、上水等处,各土台星罗棋布。咸丰甲寅之乱,贼屡环攻,无一陷者,且轰发巨炮,迭摧贼锋。迨丁巳夷变,则各台俱毁,至今迄未修复云。(据《采访册》)

——同治《番禺县志》卷五十四《杂记二》

解读与考证

猎德炮台原位于今猎德涌与珠江交汇处东面,现遗址无存,仅存一门古炮和一棵秋枫树。据清道光二十九年猎德西村《李氏族谱》记载:“祖祠一座,建于大庙之东,规模宏大,允妥先灵。落成未久,顺治辛卯,被两藩迁拆,砖石建炮台于东村基。”记载说明清顺治八年(1651年),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两藩王军队拆毁李氏宗祠,将砖石用来在东村岸边基围兴建炮台。这就是最初猎德炮台。据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虎门内河炮台图说》:猎德炮台坐北向南,西面是猎德涌,有大门一道;南面是珠江。当时珠江涨潮时水深可达3.84米。炮台略呈椭圆形,全部石砌墙脚。垛墙长200米,厚5.3米,高4.6米;后墙长144米,高4.6米,厚0.8米。占地约1万平方米。安放各种炮35门,各类房间三十四间,驻兵60名。

猎德炮台位于珠江北岸,与珠江南岸的琶洲炮台形成对珠江的扼守防卫,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成为虎门炮台之后的第二道的军事防线。期间发生过5次战斗。

第一次战斗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期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为防止英国军舰沿珠江进入广州,钦差大臣琦善委派官兵到猎德拆桑园围的基石,用来扩展猎德堤岸,缩小与海心沙之间的水道。猎德乡人苦苦哀求才作罢,于是村民协助官兵用其他沙石填塞炮台前的猎德水道,即今猎德村与小岛海心沙之间的水道,并协助官兵在珠江主航道的江底插暗桩,设置木排铁链,封锁珠江。(至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社员还在江中挖起木桩)(www.daowen.com)

根据茅海建等学者的研究,是年二月初六(2月26日),英军攻破虎门炮台,随即在舰炮的支援下,拆除了河道障碍物,而守军竟坐视不顾。英军随后于次日攻克清军重兵把守的乌涌炮台,3月2日,又克琶洲炮台,3月3日,再克琶洲炮台。英军统领义律以其限定的三天订约期限已到,于3月6日发兵攻陷了猎德、二沙尾炮台。其后,二十六日(3月18日)攻克了大黄滘炮台和凤凰冈兵营,控扼住了进出省城广州的东、西两路,占领了广州西南角的商馆,随后义律通过行商伍怡和调停通商,参赞大臣杨芳允许了,于二十八日(3月20日)起恢复贸易,开仓卖货。

关于猎德等炮台的失守,另有一种说法是由于琦善畏敌求和,主动撤出猎德炮台守军,英军随后占领,见清道光时期《王廉访(廷兰)致闽中曾方伯(望颜)信》:“琦相来粤,先存一不敢战之心,畏之如虎,使早为未雨绸缪,断不至此。贼破虎门、乌涌,急撤猎德炮台之兵;贼至二沙尾,急撤省河炮台之兵。以为我不撤兵,兵必为彼所败,所以姑退。收兵入城,以为讲和地步。”

第二次战斗发生在次年(1842年)四月初四日(5月13日)。农历正月,清军修复猎德炮台,重新安装大炮35门,驻兵60名。三月,重新填塞猎德水道。四月初四,英军强行入城,猎德炮台发炮阻击。英军再度攻陷炮台,并钉塞大炮炮眼。关于此次战斗,史籍并没有留下太多记载。从英军钉塞大炮炮眼一事,可以看出猎德炮台曾发挥过很大作用。

猎德炮台遗址在水闸左边(上方南面是珠江,2005年摄)

第三次战斗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期间。清咸丰六年九月,英国侵略者以所谓“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亚罗号”为中国船只,为走私方便在英国香港当局登记注册,但已过期。千总梁国定等人逮捕了该船只上的十三名内地水手。英国领事还诬陷广东水师扯落了船上的英国国旗,要求放人,并捉拿逮捕水手的中国官员。两广总督叶名琛拒绝了这一要求。初九日,英舰驶入广州内河,攻毁了猎德炮台。叶名琛因朝廷态度模糊,下令不可还击。十一日,英军又攻毁猎德对面炮台。十月初一中午,英军攻入广州外城。因兵力不足,于傍晚撤回军舰。英军撤走后,左哨千总梁定海、谭蛟奉命率千名清军前往猎德,修复炮台。

第四次战斗发生在清咸丰六年十月初三(1856年10月31日),英军增援部队到达,英舰3艘炮击猎德炮台,守军还击。因炮台火炮的射程近,打不到英舰,守军伤亡甚众。英军陆战队在炮火掩护下,强行登陆,袭击猎德炮台后路。当时,清军守将武弁梁定海、谭蛟等率兵千余守台,但两将领却在炮台后的猎德村赌博,闻讯仓皇逃跑,致使炮台守军溃散,猎德炮台再次失陷。

第五次战斗发生在清咸丰七年十一月十三日(1857年12月28日),英法联军陆战队约4000人,在炮火掩护下,分别从冼村、猎德登陆,其中2000人进攻猎德炮台,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由于两广总督叶名琛玩忽职守,未作任何战守准备,炮台守军70余人,在东莞团练和猎德村民的协助下,以炮火轰击敌军,因弹药耗尽,守军被迫撤离,炮台失陷。十五日(30日),英军兵临城下,广州守军在城墙上竖起白旗投降,英法联军占领广州。

2008年,猎德村整体拆迁改造时,发掘出当年的铁炮。2009年重建猎德炮台一角,让后人牢记那段悲壮的历史

2008年出土的猎德炮台古炮,重新安装在猎德村,炮身有8道环,锈迹斑斑,未见铭文(2009年摄)

2008年出土的猎德炮台古炮,长2.1米,炮口外直径0.33米,内膛直径0.14米,炮尾直径0.5米。估计射程500米(2009年摄)

附录:

△广东设炮台以来,大角,沙角、虎门、三连、横档、乌涌、猎德、二沙尾以及省河各处,皆为要隘,古人相度地利,棋布星列,一气联络,实今人所不能及。夷船之初至省河也,固汉奸所引进,实因我无备使然。琦相来粤,先存一不敢战之心,畏之如虎,使早为未雨绸缪,断不至此。贼破虎门、乌涌,急撤猎德炮台之兵;贼至二沙尾,急撤省河炮台之兵。以为我不撤兵,兵必为彼所败,所以姑退。收兵入城,以为讲和地步。不知省之有炮台,犹人家之有门户也,贼到门而门不关,可乎?开门揖盗,百喙奚辞。迨卧榻之前,已被贼人鼾睡,乃犹归咎于始事之人,此不可解者一也。

——清道光年间《王廉访(廷兰)致闽中曾方伯(望颜)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