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紫阳书院课艺七编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紫阳书院课艺七编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38]《论语》9题26题,《中庸》2题6篇,《孟子》9题35篇。秦绶章,见《当湖书院课艺二编》。黄赓唐、秦毓麒、杨引传、王有赞,见《正谊书院课选》。吴文桂、何来寿、潘诵彬、孔传绶、秦夔扬、何宝炘,见《紫阳书院课艺》。林昶隽,见《紫阳书院课艺续编》。江衡、黄宝恩,见《紫阳书院课艺三编》。周清鉴,见《紫阳书院课艺五编》。潘欲达,见《紫阳书院课艺六编》。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紫阳书院课艺七编

【版本序跋】

戊寅年(1878)课艺。题“本院藏板”,“光绪庚辰(1880)冬月校刊,翻刻必究”,“山长潘顺之先生鉴定,监院陈灏编次”。

潘遵祁,见《紫阳书院课艺》。

陈灏,字让泉,六合人。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后二年举顺天乡试,咸丰三年(1853)挑用教职,选长洲教谕。在任时奖掖后进,捐廉创设季课,长洲人咸礼爱之。卒年八十三。著有《灵岩山馆诗稿》二卷。[738]

【课艺内容】

论语》9题26题,《中庸》2题6篇,《孟子》9题35篇。有评点。另有试帖诗51首。

【作者考略】

共67篇(不含试帖诗),其中:王颂蔚7篇,陶然6篇,叶昌炽、黄赓唐、秦绶章、顾有樑4篇,吴文桂、秦毓麒、马裕堉3篇,沈桂馨、胡丰谷、何来寿、潘诵彬2篇,潘欲达、王庚、孔传绶、张是保、谢有功、周清鉴、江衡、蒋兆棠、潘诵炳、周品璋、杨引传、秦夔扬、王祖畬、王有赞、马昌颐、何宝炘、顾景夔、林昶隽、黄宝恩、胡有陟1篇,拟作1篇。作者前标“勒藩宪月课超等”、“潘山长月课超等”等。

秦绶章,见《当湖书院课艺二编》。

黄赓唐、秦毓麒、杨引传、王有赞,见《正谊书院课选》。

王颂蔚、陶然、叶昌炽、顾有樑、王庚、王祖畬、马昌颐,见《正谊书院课选二集》。

吴文桂、何来寿、潘诵彬、孔传绶、秦夔扬、何宝炘,见《紫阳书院课艺》。(www.daowen.com)

林昶隽,见《紫阳书院课艺续编》。

江衡、黄宝恩,见《紫阳书院课艺三编》。

周清鉴,见《紫阳书院课艺五编》。

潘欲达,见《紫阳书院课艺六编》。

马裕堉,字仲蕃,太仓人。其室钱希令(1854—1917),著有《习画入门》、《绣余戏笔》。[739]

沈桂馨。吴江图书馆藏有同治光绪间稿本《沈桂馨日记》,作者疑即此人。

张是保,长洲人,是彝(1834—1889)弟、一麐(1867—1943)叔。廪贡生,即选训导,光绪十一年(1885)乡试荐卷。与是彝同修《虹桥张氏家谱》。[740]

蒋兆棠,字企奭,号芸生、云笙,吴县人。府庠生,即选县学训导。著有《波云吟舫诗文稿》。《国朝词综补》录其词1首。[741]

潘诵炳(1852—?)[742],字星若,号小畬,元和人。光绪十一年(1885)苏州府学拔贡第2名。[743]

待考者:胡丰谷、谢有功、周品璋、顾景夔、胡有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