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钟山书院乙未课艺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钟山书院乙未课艺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弹劾李鸿章降五级调用,历主惠州丰湖、肇庆端溪、广州广雅、南京钟山、武昌两湖书院。翁长芬、吴锺骥,见《惜阴书院课艺》。王鸿图,见《尊经书院课艺四刻》。杨炎昌、陆维炘,见《尊经书院五集课艺》。陈光第、祝廷熙,见《尊经书院六集课艺》。傅良弼、吴鸣麒、黄宗泽、刘文煜、金世和、陈嘉溎,见《尊经书院课艺七刻》。少年以文名,中年以医名。后为江苏省咨议局、临时议会议员。蕲春黄翔云主钟山书院,召之温勉。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钟山书院乙未课艺

【版本序跋】

乙未,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国历代书院志》据光绪二十一年(1895)刻本影印。题“院长梁星海先生鉴定,肄业诸生校字”。

梁鼎芬(1859—1920)[1314],字星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六年(1880)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以弹劾李鸿章(1823—1901)降五级调用,历主惠州丰湖、肇庆端溪、广州广雅、南京钟山、武昌两湖书院。得张之洞(1837—1909)荐拔起用,累迁至湖北按察使布政使。复以弹劾奕劻(1838—1917)、袁世凯(1859—1916)去官。辛亥后为遗老,任溥仪(1906—1967)师傅,参与张勋(1854—1923)复辟。谥文忠。著有《节庵先生遗稿》、《节庵先生遗诗》、《欸红楼词》。[1315]

【课艺内容】

制艺8题40篇;杂文3题13篇,题为《祭顾亭林文》、《移建文宗阁议》、《钟山书院藏书记》;箴1题8篇,题为《行箴、学箴》;古今体诗2题9篇,题为《秋怀诗》、《钟山书院飨堂秋祭礼成纪事》;试帖诗7题27篇,题为《赋得草长江南莺乱飞》、《野人叹息朝无人》、《山中归来万想灭》、《误国当时岂一秦》、《良晨讵可待》、《读书想前辈》、《此生竟出古人下》。

【作者考略】

杨炎昌(钟武)9篇,傅良弼(筑岩)、石凌汉(云轩)8篇,鲍梓生(楚材)、翁长芬(绍文)7篇,杨丙福6篇,王受畴(寿田)、梁菼(饮真)4篇,孙启椿(绍筠)3篇。其他作者一二篇不等:陈光第(于笙)、戈乃赓(颂臣)、郜怀沁(仰源)、吴鸣麒(麟伯)、朱照(子久)、张长灏、潘钧(和卿)、周景镐(伯乐)、夏仁溥(博言)、王瀣(伯涵)、程先甲(一夔)、黄宗泽(衍长)、潘宗鼎(禹九)、刘文煜(荩臣)、黄宗幹(子桢)、徐德辉、杨熙昌(缉庵)、吴锺骥(子良)、祝廷熙(成之)、江士瑶、陆维炘(价臣)、金世和(煦生)、徐铭、王鸿图(卿云)、陈忠倚(鹤浦)、曾宗元、夏仁虎、鲍幼鸿、王吉棻、陈嘉溎。

翁长芬、吴锺骥,见《惜阴书院课艺》。

王鸿图,见《尊经书院课艺四刻》。

杨炎昌、陆维炘,见《尊经书院五集课艺》。

陈光第、祝廷熙,见《尊经书院六集课艺》。

傅良弼、吴鸣麒、黄宗泽、刘文煜、金世和、陈嘉溎,见《尊经书院课艺七刻》。

杨熙昌,见《续选尊经课艺》。

石凌汉(1871—1947),字云轩,号弢素,婺源人。少年以文名,中年以医名。蓼辛词社成员,如社成员。著有《弢素遗稿》、《淮水东边词》。《词综补遗》录其词3首。[1316](www.daowen.com)

鲍梓生(1874—1914),字楚材,号韵珊,宿迁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乡试中式第76名举人。著有《易学源流》、《乾坤正气集》。[1317]杨炎昌(1860—1905)有《纪行示缉弟匾呈楚材同年》、《余之肥西,鲍子楚材赠诗惜别。旅居多暇,辄依渊明答庞参军诗体均以答鲍子》、《次韵鲍楚材见柬》、《怀鲍楚材同年二首》诗。[1318]

梁菼(1864—1927),字饮真、公约,以字行,别号苍立,江都人。困童子试久之始补诸生。三十后客金陵,为梁鼎芬(1859—1920)、缪荃孙(1844—1919)所知。工俪体文,神韵似六朝。诗自西江入,而上追晩唐。顾不甚存稿。殁后,其子搜集箧中写定本,刊于《学衡》杂志中,名《端虚堂诗集》,不及百篇。偶为小词,于温李相近。兼善丹青,而画菊尤入神。《清诗纪事》录其诗2首。《词综补遗》录其词3首。[1319]

孙启椿(1874—1932)[1320],字绍筠,号少云、漆圃,上元人,陈作仪(1858—1934)婿。光绪二十三年(1897)乡试中式第74名举人。官山西陵川、绛县知县。后为江苏省咨议局、临时议会议员。曾参与中山陵筹备事务。卒年六十。《清诗纪事》录其诗1首。[1321]

夏仁溥(1866—?),字博言,号渊如,上元人,塽(1798—1843)孙。光绪十五年(1889)乡试中式第87名举人。如社成员。历官山东濮州、宁海,江苏扬子,浙江慈溪各州县。卢沟桥事变抗日战起,逃难卒于汉口。著有《盋盦词》、《榷轩随笔》。《清诗纪事》录其诗1首。《词综补遗》录其词2首。[1322]

王瀣(1871—1944),字伯沆、伯涵、伯谦,晚号冬饮,江宁人,原籍溧水。年十八入泮,逾年食饩,乡试不售。蕲春黄翔云主钟山书院,召之温勉。民国间短暂供职于江南图书馆,长期执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中央大学。抗战期间滞留南京,拒绝与日伪合作,其气节为世所推重。所著后人辑为《冬饮庐文稿》、《冬饮庐诗稿》、《冬饮庐词稿》、《藏书题记》。[1323]批校古籍甚多,广陵书社自2003年起以《冬饮丛书》为名陆续刊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王伯沆红楼梦批语汇录》,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王伯沆批校红楼梦》。

程先甲(1872—1932)[1324],字鼎臣,号一夔,江宁人。光绪十七年(1891)乡试中式第106名举人,二十九年(1903)举经济特科。历主江南高等学堂、简字学堂、国学专修馆。尤精音韵、训诂之学,著书40余种,合为《千一斋全书》。[1325]

潘宗鼎(1870—?),字禹九,号姜灵,江宁人。编著有《凤台山馆骈散文集》、《扫叶楼集》、《金陵岁时记》。《扫叶楼集》有金世和(字煦生)、潘钧(字和卿)序,以及石凌汉(1871—1947)、程先甲(1872—1932)、仇埰(1873—1945)等题词。卷末附录《扫叶楼秋宴诗集》,收录民国十八年(1929)秋同人宴集之作,作者有潘宗鼎、夏仁溥(1866—?)、仇埰、吴鸣麒(1861—?)、程先甲、石凌汉、金世和、翁长芬(字绍文)、侯必昌(字维复)、侯福昌(字井心)等。《金陵岁时记》有石凌汉等题词、夏仁溥序。[1326]

黄宗幹(1865—?),字子桢,号仲勉,上元人,宗泽(1863—?)弟。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式第27名举人。曾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国文教员。[1327]

徐德辉(1873—?),字润身,号倩仲,宜兴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顺天乡试中式第264名举人,官法部主事。民初宜兴白雪词社成员。著有《寄庐诗词稿》。[1328]

陈忠倚,字鹤浦,号淞南香隐。编有《皇朝经世文三编》八十卷,分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洋务九类。光绪二十三年(1897)刊行,次年校补后再版。[1329]

夏仁虎(1874—1963),字蔚如,号啸庵、枝巢,上元人,塽(1798—1843)孙,仁溥(1866—?)弟。肄业尊经、南菁书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拔贡,次年参加殿试朝考,成绩不俗,遂入仕留京,历官邮传部郎中、北洋政府秘书长。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53年任中央文史馆馆员。著有《枝巢四述》、《啸庵诗存》、《啸庵编年诗稿》、《啸庵词》、《旧京琐记》、《碧山楼传奇》。[1330]

待考者:杨丙福、王受畴、戈乃赓、郜怀沁、朱照、张长灏、潘钧、周景镐、江士瑶、徐铭、曾宗元、鲍幼鸿、王吉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