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筑结构布置要求及设计原则

建筑结构布置要求及设计原则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厂房的结构布置应使整个厂房的质量与刚度分布均匀、对称,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尽可能重合,各部分在地震作用下变形协调,避免局部刚度突变和应力集中。在具体布置时,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多跨厂房宜等高和等长,高低跨厂房不宜采用一端开口的结构布置。钢结构厂房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与相邻房屋可能碰撞的最高点高度、厂房的结构布置情况确定,不宜小于混凝土柱厂房防震缝宽度的1.5倍。

建筑结构布置要求及设计原则

厂房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应力求体形简单、规则、对称和均匀,尽量避免体形复杂、凹凸变化,尽可能选用矩形平面体形,对多跨厂房宜等高等长,减轻扭转效应的影响。

厂房的结构布置应使整个厂房的质量与刚度分布均匀、对称,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尽可能重合,各部分在地震作用下变形协调,避免局部刚度突变和应力集中。在具体布置时,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

(1)多跨厂房宜等高和等长,高低跨厂房不宜采用一端开口的结构布置。

(2)厂房的贴建房屋和构筑物,不宜布置在厂房角部和紧邻防震缝处。

(3)厂房体形复杂或有贴建的房屋和构筑物时,宜设防震缝;在纵横跨交接处、大柱网厂房或不设柱间支撑的钢筋混凝土柱厂房,防震缝宽度可采用100~150mm,其他情况可采用50~90mm。钢结构厂房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与相邻房屋可能碰撞的最高点高度、厂房的结构布置情况确定,不宜小于混凝土柱厂房防震缝宽度的1.5倍。当设防烈度高或厂房较高时,或当厂房坐落在较软弱场地土或有明显扭转效应时,需适当增加。

(4)两个主厂房之间的过渡跨至少应有一侧采用防震缝与主厂房脱开。(www.daowen.com)

(5)厂房内上起重机的铁梯不应靠近防震缝设置;多跨厂房各跨上起重机的铁梯不宜设置在同一横向轴线附近。钢结构厂房内设有桥式起重机时,起重机梁系统构件与厂房框架柱的连接应能可靠地传递纵向水平地震作用。

(6)厂房内的工作平台、刚性工作间宜与厂房主体结构脱开。

(7)厂房的同一结构单元内,不应采用不同的结构型式;厂房端部应设屋架,不应采用山墙承重;厂房单元内不应采用横墙和排架混合承重。

(8)厂房柱距宜相等,各柱列的侧移刚度宜均匀,当有抽柱时,应采取抗震加强措施。

(9)钢结构厂房的横向抗侧力体系,可采用刚接框架、铰接框架、门式刚架或其他结构体系,厂房的纵向抗侧力体系,8、9度应采用柱间支撑,6、7度宜采用柱间支撑,也可采用刚接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