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的组成

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的组成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由于相对其他形式的高层建筑来说,其抗侧刚度通常较差,因此在地震区一般不宜设计高度较高的框架结构。水平结构体系中的楼(屋)盖结构承受并传递竖向荷载给竖向构件,并作为刚性楼盖利用其平面内的无限刚度协调各抗侧构件的变形和位移;竖向构件承受并传递竖向荷载。目前,国内外大量使用的是现浇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的组成

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广泛应用于住宅、商店、旅馆、办公楼等民用建筑电子、仪表、化工、轻工、食品等多层厂房的一种结构形式。这种结构体系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够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建筑立面较易处理等特点,适用于体型较规整、刚度较均匀的建筑物。但由于相对其他形式的高层建筑来说,其抗侧刚度通常较差,因此在地震区一般不宜设计高度较高的框架结构。在8度设防区,对于一般民用建筑,高度不宜超过20m。超过者宜适当设置抗震墙,或采取其他能提高抗震能力、减少侧移的措施。但如各层层高均未超过4m,柱网及荷载较均匀,体型较规整,布置抗震墙确有困难时,也可适当放宽限制,但总高度不宜超过22m,位移不应超过规范限值。

由框架梁、柱、板等主要构件组成的框架结构承载体系可以分为水平结构体系和竖向结构体系。水平结构体系中的楼(屋)盖结构承受并传递竖向荷载给竖向构件,并作为刚性楼盖利用其平面内的无限刚度协调各抗侧构件的变形和位移;竖向构件承受并传递竖向荷载。竖向结构体系的柱与水平结构体系中的梁、板共同组成房屋的抗侧空间结构,共同抵抗侧向力作用。框架梁、柱及基础一般采用刚接构造以使整个结构为高次超静定的结构,使各杆件内力分布比较均匀,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包括风荷载、地震力在内的水平作用等。在框架结构中因功能要求常会设置填充墙,但由于填充墙多采用轻质材料,且与框架柱多由拉接钢筋连接,因此在使用中填充墙有不确定性,一般计算中不考虑填充墙的抗侧作用。(www.daowen.com)

同时,按施工方法的不同,框架结构体系可分为现浇框架、装配式框架和装配整体式框架。它们在使用阶段的分析是相近的,但由于其施工方法的不同使其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现浇框架由于同层的梁、板、柱一起浇筑,结构的整体性较另两种框架结构好,但现场湿作业量大、工期较长;装配式框架中梁、柱、板均为预制,通过拼装连接成整体结构,因此工业标准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但整体性较差,不宜在地震区使用;装配整体式框架中虽然梁、柱、板均为预制,但节点区混凝土采用现浇施工,使其整体性较装配式框架有所提高,同时减少现场湿作业,兼有以上两种结构的特点,但节点的现浇施工仍显复杂。目前,国内外大量使用的是现浇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