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普林斯顿大学教育理念:世界一流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教育理念:世界一流大学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普林斯顿大学以开放的胸怀,实践着自己服务国家的教育理念。普林斯顿大学与美国联邦政府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政府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中心,特别是在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在,学生和教师跨国界的学习、教学、工作和服务已经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教育的重要特征。

普林斯顿大学教育理念:世界一流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是精英化的研究型大学。与一流的精英化的文理学院,比如,阿姆赫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布尔茅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斯沃斯莫尔(Swarthmore College)、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卫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等相比,颇有不同。它在教师的研究和教学时间方面保持着高度的弹性和平衡。260多年来,在继承与变革的矛盾转换中,它由一所传统学院发展成为一所现代化的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其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1.“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普林斯顿大学是一所“标榜对所有信仰一视同仁”的大学。在建校初期,它就致力于培养思想开通的教士和牧师,这与另外三所老牌大学有着重要差别。也正因为贯彻了开明的非歧视性教育理念,所以,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都具有爱国荣校的光荣传统。大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成长环境,而且所尊崇的教育价值对他们心灵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威瑟斯庞校长的爱国情怀就对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1776年,在威瑟斯庞校长的号召下,许多学生积极参加独立战争。在《独立宣言》上签名的56人中,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就有9人,其中,包括普林斯顿大学校友、美国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签名人数居各院校之首。在威瑟斯庞校长的任期内,普林斯顿培养出了39名众议员,21名参议员,12名州长,10名内阁成员,3名最高法院大法官,1位副总统,1位总统(“宪法之父”、第四任总统麦迪逊)。在1787年美国的立宪大会上,55名代表中有9名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5人是威瑟斯庞校长的学生,参会代表也居各院校之首。这使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了“美国革命摇篮”的赞誉。[51]

在普林斯顿大学150周年校庆时,威尔逊教授作了著名的题为“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Princeton in the Nation's Service)的讲演。他指出:“一所大学能在国家的历史上占一个位置,不是因为其学识,而是因为其服务精神。在我看来,大学如果要正确地服务于国家,那么,其所有的课堂都应该有处理各种社会事务的氛围……当国家走向成熟时,我们不敢超然物外,不敢自我封闭。令人兴奋的发展已成过去,我们的生活日渐紧张和困难,我们未来的资源在于精密的思考、审慎的态度和明智的经济;学校必须成为国家的学校。”[52]自此,“为国家服务”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非官方校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普林斯顿大学以开放的胸怀,实践着自己服务国家的教育理念。普林斯顿大学与美国联邦政府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政府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中心,特别是在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校积极支持各院系与美国著名科研机构合作,并利用校内研究设施开展校内合作,如美国地球流体力学研究院就坐落于普林斯顿大学校园内,研究院的相当一部分人员担任了地理物理系的客座教授,从而也提高了地球物理等专业的教育水平。

面对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普林斯顿大学秉承其传统,在250周年校庆时,进一步发展了其服务国家的教育理念,喊出了“为世界服务”的口号。作为一所著名的世界一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在知识的生产、传播、教学和应用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从1919年威尔逊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普林斯顿大学先后为世界贡献了3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德华·科温(Edward Kewen)教授的《美国宪法及现代意义》和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教授的《经济行为与博弈论》都引发了学术界新的革命。每年学校都会发表数十项重要科研成果,为科学文化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53]

普林斯顿大学不仅通过培养杰出人才,推动人类文化科学技术进步,践行“为世界服务”的教育理念,而且不断拓展国际视野,推进国际化教育。在普林斯顿大学,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熔铸在一起,各国学者、学生汇聚一堂,构成一个“全球教室”,相互交流学习,一起合作研究,分享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促进不同文化间的融合。普林斯顿大学为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提供各种机会,使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融入到整个集体中,如民族多元文化俱乐部的活动开展。[54]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拥有出国留学的经验是新时代普林斯顿大学的重要教育目标。它实施了两个核心计划,帮助本科生建立国际联系:留学计划和国际实习计划。研究生和本科生还有参与国际研究的机会,包括能在国外独立研究。普林斯顿大学支持对参与国外个人或集体项目感兴趣的学生。2009年秋季开始,探路者“大桥年计划”将挑选一部分新生在国外服务一年,[55]进一步凸显了普林斯顿大学“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的教育理念。现在,学生和教师跨国界的学习、教学、工作和服务已经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教育的重要特征。“如果普林斯顿要在21世纪蓬勃发展,就必须积极地坚持一贯的传统来迎接全球化的挑战,以此定位我们这个学术之家。”[56]当时的校长蒂尔曼和教务长艾斯格鲁伯发表的《世界中的普林斯顿》集中阐释了在新时代普林斯顿大学服务世界的教育理念。

2.营造一种“平静的环境”

普林斯顿大学令人留念、令人向往的,不仅是其一流的教学和研究,而且还在于它绝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场所,也不仅仅是一个人文地理环境优裕的栖身之所,而是优雅、纯洁、充实的精神生活领地。这也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所指的“平静的环境”。马克·吐温(Mark Twin)曾经写道:“普林斯顿实际上比天堂更适合于我。”[57]“当其他人都在挣扎忍受之时,我却生活在如此平静的环境之中——我几乎要自惭形秽了。”[58]“普林斯顿小青年”是普林斯顿大学特有的精神氛围在学生身上留下的烙印。“普林斯顿小青年”在美国人尽皆知,它得益于普林斯顿大学远离城市的小镇风情,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和严格、系统的学术训练所产生的综合效应。这种精神氛围无疑会令教师、学生神往。正如普林斯顿大学爱德华·泰勒(Edward Teller)教授所说:“我喜欢这地方,普林斯顿是一个很好的大学。我欣赏同事们的激情,科研教学方面的自由。当然,还有学生的质量,教没有反应能力的学生是天下最悲惨的事了。”[59]

精神氛围是一种无形的存在,虽然你无法看到,但你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并受到它的影响。在普林斯顿大学,无论是教职工还是学生,都以普林斯顿人为荣,将学校视为自己的事业,与之休戚与共。普林斯顿大学约翰·弗莱明(John Fleming)教授曾这样评说普林斯顿大学的师生:“我想,人人都知道在普林斯顿我们是在树立楷模。正如,一个物理系学生看到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这里任教时,会立刻意识到,你能够在这里成为一名一流的物理学家。”[60]

普林斯顿大学有着海纳百川的胸襟,有着兼容并包的气度。当年,年仅32岁的安德鲁·怀尔斯(Andrew Wiles)担任教授后,不担任教学工作,一门心思静心研究费马大定理,9年中没有发表一篇论文。直到1994年,怀尔斯终于以长达130多页的论文终结了数学界长达360余年的难题,最终获得了历史上唯一的菲尔兹特别成就奖[61]。 2002年世界数学家年会在我国召开的时候,许多人都争相一睹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John Nash)的风采。殊不知,这位数学天才、博弈论的创立者曾罹患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在治愈希望微乎其微的情况下,普林斯顿大学让其静心生活在校园中,并给予他极大的关爱,使他在历经了30年的病痛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创造了人类科学史上的又一奇迹。“纳什的故事就是关于‘爱的奇迹’的故事,作为普林斯顿的一个精神象征事件,最为充分地彰显出了这所大学的宽容与博爱品格。”[62]

普林斯顿大学是宽松的、宽容的。这里云集了许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大师和天才学生,其中,不乏奇才、怪客、学界狂人,普林斯顿大学都给予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这里容忍各种思想倾向和宗教信仰,接纳各种思想和学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纳粹党势力崛起,许多犹太血统的学者遭到迫害时,普林斯顿大学却成了一批欧洲科学家的避难所,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诺贝尔奖获得者尤金·威格(Eugene Wiger)的到来,使普林斯顿大学的学术声誉大大提高,为日后成为世界数学、物理学之都奠定了基础。[63]

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每个毕业生都会在毕业后怀念他们的下午茶活动。这种下午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逢周三下午在西休息室举行的比较正式的教授聚会,教授们的夫人用传统的方式招待大家;另一种是在其他时间里东休息室进行的学生聚会,几乎所有的教授都会参加。大家自由交流,谈天说地。或交流看到的最新数学论文,或讨论数学问题,或互通数学界的各种相关小道消息……在下午茶的时间里,学生们还会玩各种牌局游戏:克里比奇牌、军棋、西洋双陆棋以及“约翰·纳什”小游戏。下午茶美妙地营造出了一种学术自由、百家争鸣、轻松惬意的氛围,调剂沉重紧张的教学科研生活。[64]

普林斯顿大学的民主管理模式既是“平静的环境”的一部分,又是营造“平静的环境”的条件。普林斯顿大学的管理模式在整体上与许多美国大学相似,都属于“董事会管理模式”,就是由包括新泽西州州长在内的、基本上由校外人士构成的“董事会”掌握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然而,普林斯顿大学的特别之处在于,其董事会成员几乎清一色是毕业校友或在校学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普林斯顿大学是属于学生的,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并形成了传统。早在1925年,普林斯顿大学就允许学生代表在学校纪律委员会中拥有投票权,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现今,本科生院系委员会和研究生院系委员会有权了解各系的行政决定,学生有权向董事会、管理部门反映意见;董事会董事或管理者与师生代表定期召开座谈会;学生代表经常参加课程设置委员会会议,列席学校董事会预算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的会议,董事会成员中还包括了4名本科生代表。[65]与美国其他大学相比,普林斯顿大学的教师与学生对学校事务有着更大的发言权。教师代表委员会参与学校相关的政策性、咨询性、管理性工作,校长和各级行政管理人员也非常看重通过他们在委员会和教师中的威信来施加影响,尽量避免使用行政手段。

普林斯顿大学还在平静的环境里着力营造一种多元文化共存的校园,为学生、教师和工作人员提供了大量的文化、教育、体育和社会活动。多元文化的校园活动有利于每一个师生员工表达自己,并对多元文化社区的所有成员表示尊敬。普林斯顿大学建立了设施齐全的住宿楼,这样就使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可以完全享受平静的校园生活。住宿学院制度是普林斯顿大学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满机遇的、安静追求学问的、有利于个人成长的环境。在普林斯顿大学看来,住宿的经验和正式的教学同等重要。课堂以外的生活能为学生提供许多机会,使学生能够运用聪明才智,展示个性才华,扩大视野,审视价值观,重新确定自己的目标。[66]

普林斯顿大学之所以能够群英荟萃,群贤毕至,其根本原因不外乎两条:第一,它有一流的学术;第二,它有产生一流学术的环境。普林斯顿大学着力打造的“平静的环境”,既是师生安全、舒适的家园,又是师生砥砺学问、怡情养性的场所。(www.daowen.com)

3.“致力于质量而非数量上的追求”

谈到一流大学,人们往往喜欢用“高”(水平高)、“大”(规模大)、“全”(学科全)来形容。然而,对于普林斯顿大学而言,无论从其规模、学科还是教师学生人数看,似乎都只能说是一所“袖珍大学”。对于美国多数著名大学而言,除了文理学院以外,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往往都是必设的三大学院,然而,普林斯顿大学却放弃了这三个几乎是最盈利又得名的学院。在教育规模上,普林斯顿大学是“三巨头”(另两家是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中最小的。普林斯顿大学最引以为豪的本科生教育,其师生比为1∶6,这在全美大学里是很少见的。综合性大学一般所拥有的文、理、法、商、农、工、医、管理、艺术、教育等十大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缺其半,与数量相比,普林斯顿大学更关注教学质量。

普林斯顿大学所坚持的精英教育,并不是固守其传统的创校理念,而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经验。在佩顿校长任职的14年间,学校由一所学院转变成了一所大学,规模有了长足的发展,学生入学人数从600人增加到1300多人,也建立了研究生院。尽管如此,学校教学质量却每况愈下,开设的班级人数多,教学也几乎全部是通过讲座和考试等教学方法进行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初,威尔逊任校长后,对普林斯顿大学相对较大的规模进行了较大幅度的缩减。后来,当被问及与其上任初期相比,普林斯顿大学的在校学生人数的情况时,威尔逊校长表示只剩下10%左右,[67]并且连续5年下降。在提高教学质量和追求规模扩大之间,普林斯顿大学选择的是前者。

正因为致力于学术上的卓越,才使得普林斯顿大学在每一次关键时期都能顺利度过危机。第一次大战结束后,当美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急剧上升时,普林斯顿大学也适当地放宽了入学要求,削减了部分过时的古典教育课程。不过,1922年,学校董事会对本科生在校生人数设置了2000人的上限,新生入学人数控制在600人左右,同时相应地采取了选择性录取政策,并首次招聘了第一个全职负责招生的职员。这个政策不仅限制了新生来源,普林斯顿大学还因此被人称作“社会精英的国家俱乐部”。

在建校200周年庆祝大会上,多兹校长宣布:“关于大学将来的发展,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我们已拥有的理念来引领普林斯顿大学第三个世纪的发展,这些理念将成为彰显我们学校个性的安全保障,我们会致力于质量而非数量上的追求,也从未幻想过那些大而全的大学带来的所谓‘杰出’。”[68]至此,坚持小规模教育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重要教育理念。当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再一次掀起扩招热潮时,多兹校长秉承小规模办学原则,设定的本科生招生规模上限为2800人,研究生为500人,而且对本科生的学习规范再次进行了修正,以提高本科生的教学质量。

在院系和专业设置上,普林斯顿大学并不贪大求全。在本科教育方面,普林斯顿大学共设有69个系及各种系际合作的人才培养计划;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则设有3所专业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着重于人文、科学及工程等领域的博士人才的培养。虽然理论研究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特色,但其仍在学用相辅的信念下创立了多学科整合的专业研究生院。1919年,普林斯顿大学成立了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发展规划及建筑环境设计教育;1921年,设立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1930年,成立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关系学院。在学科建设上,普林斯顿大学不受所谓的学术时尚和功利需求左右,而是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注重历史的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学科特色。“在1969年美国教育协会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所提到的26个系中,普林斯顿大学有20个系的博士培养项目被列在全美头十名之内:12个系被列在前三名之内;数学和物理学两系,被公认为领头的首位。”[69]当然普林斯顿大学并不是一味地坚守已有的优势学科,而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学校实际情况,调整学科的设置及其资助力度,适时发展新学科,拓展新的领域。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航空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系统时,普林斯顿大学工学院的领导就邀请当时航空界知名专家丹尼·塞尔为学校进行专项调查研究,并采纳其建议成立了航空系。学校根据航空工业高、精、尖的特点,将经验丰富的工业专家和理论人才组织起来,重点搞科学研究和办研究生教育,同时,斥巨资建立了一般大学所没有的实验设施,包括在离校园几英里处买下825英亩(1英亩=4047平方米)土地用作能进行飞行力学等实验的机场。正因为如此,美国联邦政府在设立“国家喷气推进实验室”时,将以航空著称的加州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同时选中,普林斯顿大学因此获得了政府和私营航空公司的巨额科研资助。由此,“普林斯顿大学航空系一直被评为全美最好的航空系之一,为保持普林斯顿大学在全美工科教育中的位置起了支柱性作用”[70]。在科学研究为各大学所重视,甚至被置于首位的时候,希本校长发表了“什么是研究?”的报告,针对科学研究是否影响教学的问题,阐述了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的关系,声明科学研究不会影响学校致力于提供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办学目标,从而使捐赠者和师生对科学研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71]

2002年,在我国举办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Gerhard Casper)曾对普林斯顿大学做出高度评价:“如果没有一些特定学科或者不是一个‘完整’的大学,你们不用不高兴。普林斯顿大学做的最聪明的一件事就是在20世纪60年代承受了要建立法学院和商学院的巨大压力,并进行了顽强的抵制。今天,普林斯顿大学依然是一所最好的大学。”[72]

4.“大学教育为你作各种不同的准备”

普林斯顿大学前任校长蒂尔曼访问新加坡时曾经谈道:“年轻人在18岁至22岁时能够接触到多元思想,了解到不同的认知方式,如数量的、道德的、历史的认知方式,对于培养领袖才能将是很好的准备。”[73]普林斯顿大学重视人文及科学综合素质教育,开设本科教育课程1300多门,学生入学后可选修各种人文和科学课程,第4学期选定系和专业。学校重视文理交叉,文理工各科学生头两年都必修认识论和认知科学、伦理思想和道德价值观、历史分析、文学艺术和社会分析等。普林斯顿大学认为,人文教育能为年轻人打下良好的教育基础,在培养领袖方面,人文教育尤为重要。文科学生还要加修科技概论和定量推理,理工科学生则要加修写作和外语。这样,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大学一、二年级的教育已让各科学生掌握了通用的语言及思维方式。伍德罗·威尔逊出任美国总统后,曾经不无调侃地评论:“上过普林斯顿之后,华盛顿的政治就容易了。”[74]

在专业设置上,与其他美国著名大学不同的是,普林斯顿大学设置新专业的要求只有一个原则:就是符合学生的需求,而且前提是“专业设置与就业无关”。比如,普林斯顿大学大力发展艺术系,开设艺术专业,为学生提供艺术课程,纯粹出于满足学生的需要,与就业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在这所以理论教学和基础研究见长的大学里,很多学生都喜欢艺术,因为艺术修养会伴随人的一生。

在教学上,普林斯顿大学重视推陈出新。2004年,普林斯顿大学为有志于将来从事科学工作的一、二年级学生新开设了一门“科学总论”的课程,包括10个分子生物学专题、4个物理学专题、2个计算机科学专题、1个电子工程科学专题和1个地质科学专题。学时为两年,由来自化学、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10位教师共同负责,教师中包括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诺贝尔奖获得者。该课程教学以各学科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为核心,注重发展学生运用跨学科或多学科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培养未来的科学家。[75]蒂尔曼认为:“这一课程无疑是要培养科学家的。但普林斯顿的办学理念,是让学生不要以为大学教育是他们所选择的专业培训。我们希望念古典学科的学生将来会上医学院,或者物理学家去华尔街上班。”[76]“大学教育为你做各种不同的准备。我们尝试让家长认清这一点——别担心,孩子现在主修音乐,毕业了一样能找到出路。”[77]

普林斯顿大学的教育理念不只是体现在课程和教学上,还反映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上。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录取政策的目标是保证其本科生群体长期处于优秀水平,为此,录取学生时并不只是看成绩,而且要看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潜能,学生对各种学术与非学术领域的兴趣、天资与特殊才能、人生抱负、处事经验和家庭背景等因素都会被纳入考察范围。“我们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领袖气质,当我们在招收学生的时候就考虑到他们的潜在领导能力。判断一个18岁学生的潜力并不容易,但我们拥有非常谨慎的筛选程序。通常在招生时就会发现‘有性格的’学生,并在之后的教学中不断强化他们成为未来优秀领导人的素质。”[78]正是优秀的生源保证了教育的高质量,普林斯顿大学的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关系学院均在美国大学中名列前茅,而工学院更是独具特色,那些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成为各大技术公司的决策人、各研究机构的领导者。以至于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不无自嘲地感叹:“太多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的领导下工作。”[79]

除了完善的教学计划与管理、高水平的教授和学术指导之外,普林斯顿大学还以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文化生活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全校共有150多个学生团体,其中6个学生剧团的成员就占了学生总数的15%。大多数团体都能得到学校的支持和资助,群众性的表演活动在普林斯顿大学蔚然成风。普林斯顿大学建造了大小48个运动场所,不仅为各种体育运动专业队配备了专业教练,而且容许校队队员免修所有的体育课程,95%的学生至少参加了一个运动队活动,基本上能使每个学生在毕业时养成对体育的爱好,掌握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体育技巧。除了文体活动之外,不同爱好的学生还组织了许多各种各样的专业性活动团体,从政治辩论、新闻报道、文学评论、讲演技巧、妇女运动、圣经研讨到美人协会等,应有尽有。学生们还办有新闻日报、文学月刊,不定期的幽默杂志和商业性的广播电台等。

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文化生活与高质量的文化科学课程、亲密的师生关系以及宁静典雅的小镇风情一起,形成了浓郁的学府气氛。正是这种气氛,使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后游刃有余,能在各个领域卓有建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