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陶瓷发展史与江南文化

陶瓷发展史与江南文化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吴、越国时期,印纹陶和原始瓷大量使用,成为当地重要的生活用具,大量出现在墓葬中,太湖周围和浙江嘉兴、湖州一带分布的石室墓中,也发现大量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浙江绍兴和萧山发现有战国时期的二十余处相对集中的窑址,烧制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说明当时的吴越地区很可能已经出现作坊集中的陶瓷手工业。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大高峰时期,烧制技术炉火纯青,呈现出百家争艳的格局。

陶瓷发展史与江南文化

陶器的发明常和原始农业联系在一起,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早期人类需要储水和蓄盛谷物,于是把黏土湿润后塑造成一定的形态,用火加热到一定温度,就成为坚固的陶器,其间要经历相关物理和化学变化,因而是人力改变天然物的开端,是人类发明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江南地区的制陶历史也较为悠久。位于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的农业生产已经较为发达,也广泛运用陶制釜、罐,绝大部分是异于中原黑陶的夹炭黑陶,夹炭黑陶也因此成为河姆渡文化的代表性遗物。随后的嘉兴马家浜文化中,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良渚文化中的泥质黑陶质地细软,多为轮制,打磨光亮漆黑,但多数火候较低。春秋吴、越国时期,印纹陶和原始瓷大量使用,成为当地重要的生活用具,大量出现在墓葬中,太湖周围和浙江嘉兴、湖州一带分布的石室墓(或称烽燧墩)中,也发现大量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浙江绍兴和萧山(今属杭州)发现有战国时期的二十余处相对集中的窑址,烧制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说明当时的吴越地区很可能已经出现作坊集中的陶瓷手工业秦朝时陶器业发展日益成熟,东汉时浙江上虞工匠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瓷器的硬度更大,隔水性能更好,且更美观,开始大量制成日常器皿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浙江越窑烧制的青瓷日益成熟,至隋唐五代形成瓷器史上的“南青北白”局面。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大高峰时期,烧制技术炉火纯青,呈现出百家争艳的格局。五大名窑定、汝、官、可、钧,其中官窑由官府直接营建,北宋官窑至今尚未发现,南宋官窑设于临安(今杭州)凤凰山乌龟山一带,胎色铁黑、釉色粉青,呈现出古朴典雅之美。官窑窑址一般认为就在浙江龙泉,烧造年代为南宋中晚期,釉色多为粉青或灰青。元代景德镇的烧瓷业迅速崛起,窑工创制出青花和釉里红这两种釉下彩瓷,结束了青白瓷一统天下的时代,瓷器迅速向多样化发展。明清时期的瓷器工艺达到了传统社会的最高水准,景德镇的制瓷规模盛况空前、制瓷水平推陈出新,以青花瓷为主流,各类彩瓷层出不穷,珍品迭出。

越窑和宜兴窑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江南名窑。越窑所在地位于今浙江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目前已经发现二三十处,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东汉时我国成熟的青瓷工艺,就出现在这一区域,以唐、五代时工艺最为精湛,直至宋初开始衰落。所出产青瓷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准,以其近乎完美的釉色跃居众窑之首,其中的“秘色”瓷更是越窑中的上等珍品,如今苏州博物馆所藏虎丘塔基出土的五代越窑青釉莲瓣碗及盏托,即为镇馆之宝之一。越窑青瓷的色泽是青中带绿,接近茶青色,晶莹温润如玉,胎壁较薄,表面光滑,造型典型,题材多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艺术风格丰富多彩。唐代不少文人骚客都曾赞誉过越窑青瓷的釉色之美,陆羽《茶经》评论称“越瓷类冰”、“越瓷类玉”,晚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孟郊《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诗云:“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www.daowen.com)

越窑青瓷也是最早走向世界的中国瓷器。朝鲜曾出土过两晋时期的越窑青瓷器六件,这是最早流传到国外的越窑青瓷,唐代起,越窑青瓷作为贸易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主要为东亚、东南亚、中东和东非等,广受各地民众的喜爱。越窑青瓷不仅作为商品流通世界各地,同时吸引了朝鲜等国的工匠前来学习引进制瓷技术,促进中国和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

宜兴[9]的制陶历史非常悠久,传说范蠡从越国隐归后,就在宜兴作陶致富,号称陶朱公,因此宜兴陶户多有尊范蠡为行业神。实际上根据考古发掘,宜兴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陶器制作,还发现过晋代的“均山窑”,唐五代时也烧制青瓷,从明代开始以出产紫砂器闻名于世。宜兴陶器主要产于鼎山、蜀山两镇,前者所产称为“宜均”,后者所产称为“紫砂”,后形成两个传统,明清时期长盛不衰。清初宜兴陶业可分成六大类产品:粗货如缸瓮类、溪货如瓶缸类、黑货如瓶钵壶类、砂货如罐油壶类台、黄货如罐类和紫砂,并成立各自的行业公所。民国时,宜兴窑户和工商界人士一起在江南各城市开出多家专营陶器的商店,产品远销东南亚。

紫砂器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以紫砂泥为原料,色泽紫红,经高温烧成,不挂釉,充分利用陶泥的本色,以彰显优良质地,上面多施以浅刻,以刀代笔。紫砂陶适用于制作茶具,即为紫砂壶。紫砂壶原为百姓的日常用品,明代时日益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这既和紫砂陶宜于泡茶的特点有关,也和紫砂陶朴质无华的泥质和光华内敛的色彩与文人雅士的境界追求正相契合有关,故晚明文人对紫砂壶推崇备至,紫砂壶的设计也日益迎合文人口味趋向简朴。明清时还有一些文人士大夫亲自参与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使得紫砂壶的造型更趋典雅,逐渐成为兼具实用和欣赏把玩双重功能的工艺品,名家作品成为古董收藏对象。明清两朝涌现出众多制壶名家,龚春(供春)是有文字记载的较早紫砂艺人,他的老师是一位金沙寺僧。明代的时大彬是砂艺史上一致推崇的大家,并为后世留下了凤毛麟角的数件珍宝。清初紫砂壶大师有陈鸣远、惠孟臣,其中陈鸣远还发明在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形式,后形成固定的工艺程序。清代中叶有陈鸿寿和杨彭年,其中陈鸿寿兼工诗画,并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使得紫砂陶艺的文人气息更加浓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