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水利行政专用公文体式---实用指南

水利行政专用公文体式---实用指南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行政专用公文的构成要素及格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将公文的要素分为三个部分:眉首、主体、版记。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联合发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

水利行政专用公文体式---实用指南

为保证公文的严肃性、权威性,便于拟写办理公文具有规范化和特定格式,发挥公文的法定效力,1999年12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对公文通用的纸张、印制等要素排列顺序和标识规则都作了具体规定。

(一)用纸幅面和版面尺寸

1.用纸幅面尺寸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规定公文用纸采用A4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尺寸的允许误差是±1mm。这种纸型充分考虑了人体工效作用,即可容纳较多的信息,又大小适中,让使用者感觉比较舒适。

2.页边、版心尺寸

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

3.排版规格

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28个字。

(二)行政专用公文的构成要素及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将公文的要素分为三个部分:眉首(开头部分)、主体(行文部分)、版记(行尾部分)。

眉首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主体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发文印章(生效标识)、附注;版记包括:主题词、抄送、印发机关、印发时间。

1.眉首

眉首是指公文首页红色反线(156mm)以上的各要素,包括:

(1)公文份数序号。公文份数序号是指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标明份数序号。秘密等级标识用三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两字之间空一格。如需同时标识保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二者之间用“★”隔开。

(3)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紧急程度标识用三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两字之间空一格。如同时需要标识密级与紧急程度,密级顶格标识在右上角第一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二行。

(4)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联合发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上行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

如需标识公文份数序号、密级、保密期限以及紧急程度,可在发文机关标识上空两行向下依次标识。

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字体大小由发文机关以醒目、美观为原则酌定,但一般小于22mm×15mm(高×宽)。

(5)发文字号。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联合发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置于发文机关标识下空两行,用三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序号不编虚位、不加“第”字(如“1号”不编为“第001号”)。

(6)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其中“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签发人姓名置于发文字号右侧,与发文字号平行。有签发人的公文,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一字。“签发人”三字用三号仿宋体字,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标签发人姓名,用三号楷体字。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置于第一行,其余依据发文机关顺序从第二行起依次向下排列。下移红色反线,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并与红色反线的距离保持4mm。

(7)反线。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印一条与版心等宽(156mm)的红色反线。(www.daowen.com)

2.主体

主体部分在红色反线以下主题词(不含)之间,包括:

(1)标题。置于红色反线下空两行,用二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标题要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标明公文的种类。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标题字数过多需要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2)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该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主送机关名称置于标题下空一行,左侧顶格,用三号仿宋体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名称后用全角冒号。如果主送机关的名称过多,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如抄送。

(3)正文。在一份公文中,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正文置于主送机关名称下行,每自然段左空两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人名、地名、数字、引文要求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再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当注明中文含义。文中结构层次正确的表达方式应是: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4)附件。公文正文所附材料是附件,它是构成公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附件置于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两格,用三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如“附件:1.2007年水土保持先进工作者名单”,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与正文一起装订。

公文所附附件应在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的要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附件名称前后标识一致。如果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

(5)成文日期。置于公文右下方(给印章留下足够位置)右空四字。日期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应写为“○”。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发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之日为准。

(6)印章(生效标识)。公章置于成文日期之上,距正文一行之内,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红色。

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公文都应该加盖印章。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日期。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该加盖公章。

当印章下弧压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日期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日期上。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七个字,主办单位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日期。两印章间互不交接或相切,相距不超进3mm。当联合发文需加盖三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按加盖印章顺序排列在相应的位置,并使印章加盖或套印在其上,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三个印章,两端不得超过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交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两字标识成文时间。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空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7)附注。公文如有附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应当加括号标注。附注置于成文日期的下一行,用三号仿宋体,居左空两字,加圆括号标识,主要用于说明发放范围,使用时需注意的事项等,例如:“(此件发至县团级)”、“(此件可见报)”。

3.版记

置于主题词(含)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位于公文的最后一页,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

(1)主题词。公文应当标注主题词。“主题词”置于公文末页,抄送栏的上方。主题词要讲求层次,要根据主题词本身的涵义由大到小,由内容到形式有次序的排列,主题词一般不能超过七个。上行文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

“主题词”三字用三号黑体字,居右顶格标识,后标冒号,词目用三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一格。

(2)抄送机关。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此项置于主题词下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用三号仿宋体标识,“抄送”后标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如果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之下,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

(3)印发机关和发文日期。置于抄送之下,占一行位置,用三号仿宋体字,左空一格。发文日期右空一格,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4)版记中的反线。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反线,宽度同版心(156m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