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儒家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又提出了“两个讲清楚”:“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明确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和突出优势,就是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儒家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又提出了“两个讲清楚”:“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有些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缺乏最基本的温情和敬意。现代文化大家陈寅恪早就指出,新文化运动对中华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激情方式,日后必将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埋下很深的隐患,并将导致绝大多数中国人对国学有深层的误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讲清楚”,就是要告诉我们,一定要真正弄懂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一定要搞清楚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弘扬传统文化绝不是原封不动地搬来搬去,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www.daowen.com)

文化是兴国之魂,也是立国之本。明确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和突出优势,就是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国自古以道德立国,为礼义之邦。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而言,礼法并重能在族群融合、人文同化以及强化民族文化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这便是中国传统的“礼治”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突出优势。先贤将抽象的道德分解成能操作的制度或规范,使人通过践行,累积德性,升华人格。礼讲求外化之礼仪与内在之礼义的融合,因而能够培养人的恭敬心,形成无处不在的影响力,使人的心理、思想、品德与容貌、服饰、言语、行为实现内外统一。礼治的落脚点是对人进行教化。通过教化,使礼成为人们自我约束、互相监督的内在驱动力。通过注入平等、民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内涵,经过创造性转换,使礼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有效载体,进而构建继往开来的新礼治文化体系,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之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