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儒家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虚实结合,互利共赢

儒家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虚实结合,互利共赢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高盛公司咨询顾问雷默认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战略威胁”之一,在于其“国家形象”。建构文化世界的自我形象,解构国际社会上有关中国的负面形象,已经迫在眉睫。2015年3月,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发布《2014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为此可以说,《意见》这一部分的落地程度如何,恰恰与其他部分的贯彻实施程度紧密相关。

儒家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虚实结合,互利共赢

所谓“实”,就是让交流的双方能够受益得利;所谓“虚”,就是《意见》指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这是我们单向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也意味着我们要学习对方的好故事、好声音、好特色、好形象。

“故事”在传播交流中最富有亲和力、感染力。来自生产生活的故事富有人情味,传达的信息可看可听,大家都乐于接受。如果上升到理论的层面,那就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汇聚中国的努力、思考和期望,提炼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这有利于我们尽快摆脱“国大声弱”的困局、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使我们不仅身置国际舞台中心地带,还能在舞台中心发出强音。

国家危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形象危机。美国高盛公司咨询顾问雷默认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战略威胁”之一,在于其“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中,如果你自己不去主动地表达自己,就必然要被别人表达、叙说。长期以来,我国的国家形象被西方一些媒体“丑化”“污名化”“妖魔化”,被折腾得扭曲变形、面目全非。建构文化世界的自我形象,解构国际社会上有关中国的负面形象,已经迫在眉睫。当代中国的形象应该是“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四种形象的综合体,就是中国故事需要塑造的中国形象。2015年3月,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发布《2014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该报告对不同区域和发展水平的9个国家的4500名各界民众样本进行的调查表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急需通过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形象。可以说,《意见》的出台,为我们从该角度着手指明了方向。(www.daowen.com)

一种文化内部的吸引力不足,就会影响到外部的感召力。反思的内敛性越深入,向外的放射就越深远。“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在国内把传承发展做好。吵吵嚷嚷,没有“温情”和“敬意”,凝聚不了共识,形成不了合力,就不能让人们产生文化认同感。为此可以说,《意见》这一部分的落地程度如何,恰恰与其他部分的贯彻实施程度紧密相关。让我们立足国内,辐射相关国家,“墙内墙外同时开花”,通过总结案例,分享成功的“故事”,在滚动式发展中使这项活动壮大起来,从而推动海外中华文化传播从初期的语言学习和模仿,上升到历史文化交流的入心入脑的更高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