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山东与江苏两城山、曲阜与徐州的画像石

山东与江苏两城山、曲阜与徐州的画像石

时间:2024-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祠内画像内容,祠主可能是曾任诸侯王傅、相的二千石官吏。山东两城山画像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画像石墓之一。山东曲阜汉画像石。图五十三伏羲与女娲画像石江苏徐州汉画像石。

山东与江苏两城山、曲阜与徐州的画像石

第三节 画像石

画像石出现于西汉,盛行于东汉。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是汉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画像石的内容主要有升仙神异、天象祥瑞、驱异辟邪、生平威仪、经史故事、家居娱乐、生产活动等。由于受社会思潮和经济变革的影响,各个时期的石刻壁画内容有所侧重,如西汉至新莽时期,其主题多为升仙、神异、天象、辟邪;东汉则多描绘威仪、祥瑞。

汉画像石虽然都具有浑厚质朴、深沉宏大的时代气息,但不同地区的画像石在题材内容、雕刻技法、风格样式上,仍然体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画像石的地域分布非常广阔,大致可划分为四大区:

一、山东、苏北地区。山东的汉画像石遍布全省,临沂、沂南、苍山、枣庄、微山、济宁嘉祥、邹城、滕州、曲阜泰安、长清、安丘、诸城等地都有大量出土,尤以临沂、枣庄和济宁为中心的鲁南地区最为集中。苏北的画像石也很集中,以徐州为中心,包括徐州、铜山、睢宁、邳州等地。此区可延伸至皖北、豫东,甚至郑州附近。

二、以南阳为中心的豫南区,包括南阳、唐河、新野方城等地。

三、陕北地区,主要集中在绥德米脂、神木等地,晋西北的画像石亦可纳入此区。

四、四川地区,成都、郫县、彭山乐山新津雅安、芦山、长宁、宜宾等地均分布有数量不等的画像石。

除上述四大分布区域外,浙江、湖北、重庆、云南、北京、河北、甘肃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图五十二 庭院人物画像石

下面具体介绍几处著名的画像石:

陕北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陕北绥德、米脂、榆林等地。这一带东汉时属上郡。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因南匈奴侵扰,郡治南迁,此地战乱频繁,故画像石墓的下限不会晚于此年。目前发现的汉画像石,技法风格相近,题材内容雷同,说明时代接近,而纪年墓的材料则证明它们多是和帝、安帝时期的作品。墓主多是豪强地主。画像石多用于墓门,少数墓也嵌于室壁,个别墓窟窿顶上也嵌有画像石。画像内容主要有六种:其一,反映陕北高原地带生产活动的牛耕、放牧、田猎和农田作物;其二,表现墓主经历和生活的车骑出行、宴饮、乐舞等;其三,东王公、西王母以及仙禽神兽等神话故事;其四,“孔子老子”一类的历史故事;其五,日、月等天象内容;其六,由蔓草状卷云纹所组成的二方连续形式的装饰花纹。画像的雕刻技法主要采用减地平面阳刻,物像细部大多不再加刻阴线,而用墨线或朱彩绘出。画像质朴凝重、简洁有力。作为边框的装饰性极强的蔓草状卷云纹,在画面上占有很大面积,这些都构成了陕北汉墓画像石的独特艺术风格。

山东孝堂山画像石。东汉章帝、和帝时期墓地祠堂画像石,位于山东省长清县孝堂山顶。据祠内画像内容,祠主可能是曾任诸侯王傅、相的二千石官吏。祠内东、西、北三壁和隔梁石上刻36组画像。主要内容是与祠主经历和生活有关的车骑出行、庖厨饮宴、狩猎百戏等图像。横贯三壁上部、场面宏伟的“大王出行图”,表明祠主曾参加过诸侯王的卤簿活动;北壁下部的“二千石出行图”,则表示了祠主生前的最高官秩。还有伏羲女娲、西王母、风伯、雷公等神话内容以及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胡汉战争等历史故事画面。隔梁石的底面,刻有日月星辰。画像中主要人物之旁,有“大王车”、“令”、“相”、“孔子”、“二千石”、“成王”、“胡王”等7条榜题。雕刻技法以阴线刻为主,少数图像兼用凹面刻。线条洗练,形象简朴而生动,是汉画像中少见的精品。

山东武梁祠画像石。从桓帝建和元年(147年)起数十年间陆续建造。阳刻历史人物、神仙故事,以及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图像。旁有隶书题记。后因黄河改道,石室零落,部分没入土中,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黄易等掘土发现画像石等。画像主要采用凿纹减地平面线刻技法,人物外留有平行凿纹。风格浑朴凝重,精丽传神,在汉代石刻中,是一组年代明确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是研究汉代社会历史和石刻艺术的重要资料。

山东两城山画像石。有奏乐、舞蹈杂技等人物活动,以及种种异兽等。先在石的平面,用浮雕刻出人物的轮廓,然后用阴线表现细部形象。刀法挺劲,具有气势。

山东安丘画像石。画像构图复杂,形象生动,技法多样,集汉画像石艺术之大成。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画像石墓之一。墓内画像共60余幅,满布墓门和三个墓室,总面积达400平方米以上。日月星象和伏羲女娲、雷公出行、仙禽神兽等神话题材的画像,散布于各室顶部和四壁上部。中室和后室是表现墓主经历和生活的车骑出行、乐舞百戏、狩猎等画像。画像分别采用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凹面雕、阳线刻等不同技法,瑰丽多姿。特别是墓室中轴线上的三根石柱,用高浮雕和透雕技法,刻出众多而奇异的神话人物和各种神兽,是罕见的汉代艺术杰作。

山东曲阜汉画像石。有表现地主庄园和手工业作坊中农业、渔猎和手工业劳动的场面;有表现统治者生活的车骑出行、聚会、饮宴、战争、庖厨、乐舞、百戏、杂技、侍仆以及禽、兽、鱼、虫和各种建筑物等;有神话传说及祥瑞物,如四象神、各种奇禽异兽等;还有描绘日月星辰、山草树木等自然景物和装饰图案等。出土于徐家村汉墓中的画像石,共4石,一石刻字,为延熹元年(158年)刻,另三石均为浅浮雕,刻翼龙、人物。刻在墓门立柱上的拥篲人,身穿长襦,腰系布巾,双手拥篲,低头恭候宾客的姿态,体现了下层劳动者的朴实形象。分别出土于曲阜的南辛、董家庄、孔林、梁公林、徐家村、张家村、韩家村、旧县、西颜林、于家村、鲁贤、大峪等地。这些画像石,既粗犷奔放又精雕细琢,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www.daowen.com)

图五十三 伏羲与女娲画像石

江苏徐州汉画像石。主要分布于江苏徐州市及其周围地区。徐州画像石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东汉早、中期,后期为东汉晚期。画像内容可分四类:其一,表现生产活动的纺织、牛耕等画像;其二,反映墓主经历和生活的车骑出行、乐舞百戏、庖厨、饮宴等;其三,东王公、西王母、仙禽神兽等神话故事;其四,“孔子见老子”、“周公辅成王”一类历史故事。早期画像内容一般比较简单,晚期画像则大量增加神话故事等内容。徐州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与山东画像石相近。前期多阴线刻,凹面刻,构图简单,线条粗犷。后期发展起浅浮雕、减地平面线刻等多种技法,画像构图复杂,形象生动,许多飞腾嬉戏的仙禽神兽和惊险壮观的百戏场面,充满活力和生活情趣,反映了石刻艺术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

河南南阳画像石。多装饰在墓内的门、门楣、立柱、前室和主室的墙壁上。内容丰富,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舞乐杂技、车骑出行、宴饮狩猎、天文星象、动物飞鸟等。以动物形象的画面为最多,艺术水平也最高。南阳汉画像石采用剔地浅浮雕技法,特点是在浮起的画像轮廓上,用简练的阴线条,勾画出形象的细部。在画像轮廓外部,饰以平行横线或竖线作衬底,也有的为素面。造型简洁,神态生动,运线刚劲有力。这种粗放豪迈、浑朴古拙的特点,构成了南阳画像石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各地发现的大量画像石来观察,可以发现汉代画像石的造型特点是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线条是造型的最主要手段,线条不仅表现出了物象的形状,而且表现出了物象的态势,使所有的形象都处于变化的瞬间,对于阴刻的壁画石尤为显著。

其雕刻技法包括线刻、凹面雕、浅浮雕、高浮雕等。由于雕刻技法的不同,画像出现了时代的早晚、区域的差别及风格的迥异。西汉早期,主要用阴刻的技法,物象线条清晰流畅,人物造型生动准确。西汉中期以阴刻为主同时伴随浅浮雕画像。西汉晚期、新朝及东汉早期较流行凹面线刻和阴线刻。东汉中晚期,雕刻工艺日趋成熟,以浮雕加线刻的技法广为流传,并且出现了以墨线或彩绘代替物象细部的表现手法。

其彩绘技巧是石刻壁画艺术风格的表现之一。一幅石刻壁画在刀工完成之后施以颜色,无疑锦上添花。彩绘的技法大抵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使用朱、绿、黄、橙、紫等调和的矿物颜料,基本以单线平涂的手法,个别还出现了白描法,但其色彩的运用并不孤立,而是与线条紧密相连,线居主,彩为辅。陕西神木大保当11号汉墓的彩绘比较精彩,以左门柱画像为例,其雕绘步骤大致为:首先将左门柱石磨成光洁的平面;其次在平面上勾勒出月神、白虎、立虎的形象。用墨线勾出月神的人面、人身、鸟足等细部,其唇施以红色,粉面;月轮中的蟾蜍施以白色,裙施以红色。同时,用墨线勾勒出白虎和立虎的斑纹;再次将主形象轮廓外剔除,使其呈剪影浮雕。

图五十四 荆轲刺秦王画像石

信立祥先生认为:“汉画像石是目前发现最多、数量最大、同时也是画像内容最为丰富的汉代美术作品群。在二百余年的存在与发展过程中,汉画像石所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是它不仅成为汉以前中国古典美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以后的美术发展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5]

综上所述,秦汉绘画在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及技法方面,均比以前绘画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与拓展,呈现出一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繁荣景象,为以后绘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个高潮。在这一时期绘画被广泛的用于宫室屋宇和墓室,绘画风格内容广阔丰富,构图饱满,线条流畅,散发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鲜明时代气息。

【注释】

[1]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见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编:《西安交通大学西汉壁画墓》,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

[3]《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5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5]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