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秘书简史

中国秘书简史:诸侯国的秘书工作

秦国中央秘书人员主要有御史,负责君王的言行和国之大事。另有尚书之设,主要负责政府的文书往来,代表君主起草文件,发布诏令,较多地担负了中央政府的秘书工作。齐国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尚的封国,在西周初年和春秋时期是中原地区的大国,又是战国时期率先推行改革并称霸诸侯的国家,它的政治制度和秘书工作对其他各国发生着程度不同的影响。魏国设立了主书一职,专门负责政府的文书工作。楚国中央政府的秘书长称左徒。
理论教育 2023-07-19

中国秘书简史:元朝的秘书工作

元朝的中央政府以中书省为中枢,尚书省时设时废,门下省则废而不置,三省制至此完全被瓦解。省内设有参议府,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类似于今天的办公厅,其长官称“参议中书省事”,主管省内秘书工作,并有权参与商议军国大事,相当于今天的办公厅主任。由于元朝境内民族众多,中书省颁下的公文以多种文字拟制,所以,规定由左、右丞相分工负责不同文字的公文处理工作。
理论教育 2023-07-19

《中国秘书简史》第一章:发轫秘书工作

毫无疑问,这应当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以说早在原始社会时代,我国秘书工作赖以产生的一个基本载体文字已经出现并开始应用于实践。有了书面文字号令,就有记载、办理号令之人员,由此亦即萌生了秘书工作,当然这种秘书工作还是很原始的、不完整的,充其量在原始社会只能被认为是秘书和秘书工作的发轫阶段。
理论教育 2023-07-19

中国秘书简史:中央秘书机构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的官制由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逐步向“三省六部制”过渡,秘书机构也因此随之变迁。曹丕以中书省取代尚书台成为核心秘书机构,而将尚书台改为执行机构,起执行作用。曹丕废汉建魏,在中央政府机构的设置上,基本沿袭了东汉的体制。因此,尚书台的下属机构和人员编制进一步扩充。因此他们得以参与国家政务决策,掌管皇帝机密文书,使得门下省成为继中书省之后,与中书省并行的又一秘书机构。
理论教育 2023-07-19

中国秘书简史:丞相府与尚书台的起源

自秦至汉,我国的最高秘书机构经历了一个“建立丞相府——削弱相府,起用尚书——建立尚书台——尚书台取代相府”的历程。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定制置丞相一人,以李斯为之,秦二世诛李斯后,以赵高为相,因其为阉人而称中丞相。三府是中央政府的中枢机构,其中丞相府是秦朝中央的最高秘书机构,政府的秘书工作以丞相府为主。由此可见,秦朝时期的丞相府实际上是皇帝处理政务的核心秘书机构,丞相则是秘书机构首脑人物。
理论教育 2023-07-19

清朝秘书工作简史的介绍

本章知识要点基本点:清朝的秘书机构;内阁中的秘书部门;通政使司、奏事处、南书房等其他中央秘书机构。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离了明朝的统治。163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清。清朝完备的典章制度,细密庞杂的官制建设,高度发达的秘书工作对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理论教育 2023-07-19

中国宦官教训:秘史总结!

宦官越权乱政是中国古代帝制社会一个常见现象。古代皇帝因和宦官亲近而生信任,常用宦官担任监军,导致宦官获得兵权,进而博取高位,专权独断。从此切断了宦官获得军权或官职封爵而乱政的可能。
理论教育 2023-07-19

中国秘书工作在西周的重要性

在决定两军生死存亡的牧野之战中,已对商纣王的统治恨之入骨的徒卒兵士纷纷倒戈,纣王在内外夹攻下自焚身亡。诸侯国的首长称国君。西周的官制因袭于商而有所发展,其管理机构更加庞大。在西周的每一个封区内,诸侯是最高裁判者,因为他们被赋予以“专扬于国”的特权,而在整个封建国家内,周天子是最高权力的执掌者,诸侯的争执,都诉之于周天子。以天子为首的中央政府,是西周最高权力机关。
理论教育 2023-07-19

中国秘书简史:文书与档案工作全解析

秦朝对文字和书写工具的改进,使文书的制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喜欢把秦汉时期称为文书工作的确立期。(三)文书工作制度我国西周时,公文制作已经具备一定的程序,但公文格式还不固定。汉朝的文书处理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规范的工作制度,特别是文书处理的程度化已基本形成。木牍第三面,是都尉给郡属各县县令的指示,要求他们落实各项备战工作。
理论教育 2023-07-19

《中国秘书简史》:唐太宗用人之道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不过事后唐太宗能认识到,魏征极力进谏,是为了使自己避免过失。李世民公布的一个“功臣”名单中,名列榜首的正是李渊的心腹裴寂。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措施简政省官,精简了机构,整饬了吏治,大大提高了国家各级机构的效能。同时减少了国家对冗官余吏不必要的开支,相应地减轻了人民负担。唐太宗非常注意集体的智慧,防止个人专断而造成“兆民之深患”。《贞观政要政体》记载了唐太宗对
理论教育 2023-07-19

中国秘书简史:唐宋文书档案工作

隋代公文种类沿袭汉魏,无所增删。唐代公文种类有所增补,公文在级别等次上有了较为细致的划分。唐代皇帝专用文书名称有:制、敕、册、令、教、符。宋代对各种文书形式的使用对象、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定型化。如册书、制书、诏书、敕书等前代已不断使用过的文书名称,在宋代均有较为固定的使用范围。而新增设的御札等文书形式更是如此,文书程式化较唐代又有明显进步。臣下上行皇帝文书的名称:表、状、笺、启、牒、辞。
理论教育 2023-07-19

中国秘书简史:清朝文书档案工作成果

随着满文的产生,文书工作亦随之产生了。入关以后,清廷全面沿用明朝的文书工作制度,使清王朝迅速拥有了较完善的文书工作制度。清朝鉴于明朝阁臣弄权和宦官批红的教训,为进一步加强皇帝的独裁统治,对中央的文书处理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清朝不仅有完备的文书制度,而且还制订了严密的档案制度,如檄回朱批制度、文件汇拱存查制度等。
理论教育 2023-07-19

秘书参谋的职能考辨的分析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怀疑,甚至否认古代秘书人员的参谋作用和秘书工作的参谋言谏职能。三省之中中书居首,职能广泛,负有拟制、发布政令,收受、批答奏章,参与朝廷各种重大活动等职责。中书省上至辅佐皇帝执政,下至对敕令的查办督办,参谋作用显而易见。秘书的直言谏政能使君主和主官修正自己的言行,避免作出错误的决策。开明的君主、主官大都是主张、鼓励秘书直言进谏的。
理论教育 2023-07-19

商朝的秘书工作——《中国秘书简史》揭秘

商朝的秘书工作有长足的进步。商朝末年出现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太史寮。太史寮可以视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秘书机构。其下有分工各异的左史、右史、小史等,各负责一方面的秘书工作。祭祀史官主要掌管商王朝祭神和祭祖的典礼事务。除了史官,商朝还有下列秘书人员:宰:或称彖,是王室事务的总管,相当于王室的秘书长,负责王室的生活供应、勤务警卫等一系列工作。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
理论教育 2023-07-19

中国秘书简史:夏朝秘书工作

夏朝初期,一切机构组织、典章制度尚处于草创阶段,秘书工作机构还没有明确的建制,它是融合于其他一些机构之中的,例如史官、秩宗等,有一些属于今天秘书工作的范畴。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夏朝遗传下来的主要是讨伐敌人的战斗动员令,但并不能因此而否认其他文书形式的存在。夏朝史官的职责很宽,但主要是后世的秘书官与谏官的职责。
理论教育 2023-07-19

中国秘书官职的职责与任职条件

秦统一后,将尚书改为皇宫属官,设四人,为首的称尚书仆射。秦代对玺印的管理十分严格,对盗印者处以重罚。从秦朝各级各类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的设置情况看,随着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秘书工作机构和秘书职官制度已经形成。秦王朝虽然只存在不到二十年时间,但秦朝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的设置,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7-19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