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实践

结构与功能的复杂联系与相互制约

结构与功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是复杂的和多样的。结构与功能互为因果,功能的变化是结构变化的原因所引起,反过来,功能变化又是引起结构变化的原因。现代控制论所提出的“黑箱”方法,本质上是功能模拟法。客观世界有些系统,在现时条件不能打开来探索其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就只能把它当作一只“黑箱”,利用外部的观察和实验,着重考察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整体性反应,来探知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理论教育 2023-07-15

人类如何实践把握物质世界

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来说,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更不是全部。他所说的实验包括对于事物的感性的观察和自然科学意义下的科学实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生产实践是处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理论教育 2023-07-15

认识的辩证发展及其途经

认识作为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这种能动反映则是一个不断演化和发展的矛盾运动过程。列宁将这一过程概括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经。”感性认识以生动形象性为特点,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因此,表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过渡到理性认识的一个中介环节。判断从个别判断经过特殊判断而过渡到普遍判断,是人类科学认识发展的一般进程。
理论教育 2023-07-15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方法论意义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以及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积极影响内容,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冲突是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对立面的斗争得以克服和解决的。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原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理论教育 2023-07-15

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探析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也是理性思维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科学体系的逻辑与科学发展的历史的一致,是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辩证逻辑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包含差别的统一。总之,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既是同一的又是有差别的;差别不是取消统一,而是更深刻地表现出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的反映这一现实。
理论教育 2023-07-15

物质范畴的历史演进及优化探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历史阶段。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列宁物质定义的根本特点。
理论教育 2023-07-15

归纳与演绎:认识过程中的逻辑方法

归纳和演绎在认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最早引起人们注意并得到充分研究的两种逻辑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的结论、概念;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概念走向个别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反对把归纳绝对化,也反对把演绎绝对化。
理论教育 2023-07-15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及优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是推动社会形态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简单地说,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形式,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其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理论教育 2023-07-15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它提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内在根据。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由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引起的,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理论教育 2023-07-15

实践检验与价值评价的重要性

只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忽视对实践的价值评价,就会把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变为庸俗、空洞的教条,这是应该克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的实践检验总是有限的、相对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检验才能够完成。
理论教育 2023-07-15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解与优化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能动的反作用,这两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唯心主义从否认物质决定性的基本立场出发,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宣扬不同形式的意识决定性、精神万能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又坚持辩证法,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和重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理论教育 2023-07-15

分析与综合:科学方法的基础与完成

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从而认识其中的每一部分。分析的任务是从事物或现象的总体中,分出构成该事物或现象的基础和本质的东西,即把事物的各部分联系在一起的东西。综合对科学研究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没有经过系统周密的分析,问题的面貌还不明晰,就不能进行正确的综合。分析又离不开综合。总之,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方法。
理论教育 2023-07-15

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与认识的本质

主体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价值活动和审美活动都是主体和客体双向互动关系的具体表现。价值活动是主体规定客体,客体同时又限定主体,主体占有和消费客体,客体满足主体的双向互动过程。只有在实践中,主体和客体才能达到现实的、直接的统一,主体才能客体化,客体也才能主体化,因此,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是主体及其活动的内在矛盾,而这一内在矛盾的展开,构成了人类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价值活动等活动。
理论教育 2023-07-15

全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与优化

当今世界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全人类当前和长远利益。同时,解决这些问题无疑也关系到整个世界的持续发展。大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随着劳动工具的进步,磨制石器如石犁、石锄的使用,产生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浪潮”的兴起,农业首先在山前地带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浪潮”的环境问题,一直延续到“第二次浪潮”时期,直至今天,土地侵蚀的问题仍然是世界性的严重环境问题。
理论教育 2023-07-15

现象与本质:揭示现实的真实面貌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同类现象具有共同的深刻的本质,而共同的本质则通过千差万别的个别现象表现出来。再次,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平静、相对稳定。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
理论教育 2023-07-15

现实性和可能性的统一在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性

它们尽管是现存的,但却不是合理的,而且是应被社会主义所克服、消除的东西。其次,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因而在一定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性。现实性离不开可能性,它是实现了的可能性,而可能性则是尚未展开,没有实现的现实性。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理论教育 2023-07-15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