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遇地震后交通生命线快速重建保障技术

罕遇地震:国道213线川主寺至汶川段快速重建保障技术

G213线松潘段主要沿岷江展布,处于高山峡谷地貌区。最大一次地震为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的8.0级汶川地震,紧邻线路区地震烈度达9度以上,局部更高。图2-3国道213线汶川至川主寺段构造纲要图6.水文地质线路经过区属岷江水系,路线多布于岷江两岸,岷江为沿线最大的河流,其枝状水系极发达,使其沿线地表水及地下水循环极强烈。
理论教育 2023-09-23

大型坍塌体处理技术:罕遇地震后交通生命线快速重建保障

受地震影响,灾区公路多数地段被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堆积体所掩埋。高家山位于老虎嘴下游,地震造成的巨型山体崩滑,不仅使该段公路全部毁坏和淹没,崩塌体阻断岷江后,在老虎嘴上游还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由于处于抢险过程中,该路段基本为断道施工。2)爆破引起的飞石散落范围大,影响范围内要停止其他施工活动。
理论教育 2023-09-23

科学技术在地震后交通重建中的必要性及成果

科学技术在“5·12”汶川地震公路抢通、保通及恢复重建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总结分析现有抗震减灾技术的前提下,针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通过对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后,必将全面提升我国在高烈度地震山区公路路网规划、路线选择、抗震减灾措施、应急救灾、次生灾害预测预报及其防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预期综合效益明显。“5·12”汶川地震虽是无情的,但地震留下丰富的案例库,有待更深入地研究。
理论教育 2023-09-23

地震灾后交通生命线快速重建技术总结

路基、路面震害主要是指路基本体、路基支挡结构以及路基边坡在地震中所受到的破坏。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路基震害总数为1458处,其中路基本体震害558处、支挡结构352处、路堤路堑边坡548处。路基路面出现断裂、滑移后的进一步发展而形成坍塌。图2-14国道213线路基路面坍滑图2-15省道302线北川附近路基坍滑路面开裂、路面裂缝。该类地震普遍存在于山区公路填方路基路段。图2-20映秀—汶川路基错台图2-21路基错台路面隆起、挤压。
理论教育 2023-09-23

罕遇地震后交通生命线快速重建保障技术成果

震后上部梁体损伤较小,完全可以利用;而下部桥墩和基础受损较严重,无法复原或难以加固时,可采用置换桥墩的方式。图5-29庙子坪大桥墩身加固1)桥梁基本情况。庙子坪岷江大桥5号墩加固完成1个月后,大桥就正式通车运营,使用情况良好。
理论教育 2023-09-23

罕遇地震后公路沿线地质概况

受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强烈的挤压,迄今仍处于活动状态,多次发生强烈地震。省内主要国省干道基本沿河流展布,受到灾害的影响最大。研究区地震烈度分布如图2-1所示,灾害主要集中在地震烈度7度及其以上地区,国道213线都江堰—川主寺段、国道317线都江堰—马尔康段、省道303线映秀—卧龙段、省道302线绵阳—茂县段地震烈度达7度及以上,沿岷江及其支流展布,地震期间损毁严重。
理论教育 2023-09-23

地质概况及保障技术:汶川至马尔康段地震后交通生命线快速重建

国道317线汶川至马尔康段公路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境内,途经汶川县、理县、马尔康3个行政区域。全年平均气温11.4℃,冬季平均气温-3℃左右,7月、8月两月平均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35.6℃,极端最低气温-7.4℃。物理地质现象发育。路线经过区地震基本烈度由汶川至马尔康逐渐减弱,汶川、理县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马尔康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
理论教育 2023-09-23

地震后快速重建保障技术

1.共振碎石化技术概述共振碎石化是一种路面破碎加覆盖技术,就是将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成小颗粒碾压后直接作为基层或底基层,在其表面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工艺。
理论教育 2023-09-23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快速重建保障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集地理空间数据处理与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边缘学科领域。本项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防震选线,首先要采集相关的基础资料录入地理信息系统以便选线决策使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编制各种地质灾害分布图,计算地质灾害群聚程度和发育强度指数。
理论教育 2023-09-23

地震后公路灾损特点及快速重建保障技术

灾害造成21条高速公路、16条国省干线公路、2.41×104km农村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结构物不同程度受损,受损里程近2.8×104km,损坏国省干线桥梁670座,总长45323m;其中隧道24座,总长20417m,受损的客运站为395个,其中国家级枢纽9个、县级站44个。
理论教育 2023-09-23

罕遇地震后交通生命线快速重建保障技术:格宾挡墙设计参数

根据该段挡墙基础的具体情况,先对基底采取抛石挤淤的方式进行处理。因此设计时采用了可适当允许变形的格宾挡墙。具体设计参数如下:1)抛石挤淤不得采用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盐化岩石和强风化石料。
理论教育 2023-09-23

汶川地震桥梁抢通技术:快速重建保障

汶川地震中,由于地震震级高、灾区范围大、桥梁众多,在抢通阶段,主要面对的是急迫的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打通生命线通道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现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期间的桥梁处治技术加以总结,对与常规桥梁加固技术不同之处予以介绍。针对重灾区严重破坏的桥梁在抢通阶段采用的技术手段,抢通综合技术可归纳为以下几类:便道绕避、埋设涵管、设置槽渡、搭设便桥、桥上架桥、临时支撑或限位、半幅限行。
理论教育 2023-09-23

快速重建地震后交通生命线保障技术:Soilfix稳定碎石基层

Soilfix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思路及原则:满足设计要求的基层强度、弯沉要求;注重与环境协调,综合考虑道路使用功能及行车安全。确定采用新工艺Soilfix稳定碎石基层,以收集Soilfix稳定碎石基层各种施工参数,使道路基层裂缝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达到Soilfix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效果。Soilfix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完成后,不需洒水养生,可以较早开放交通,缓解因施工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9-23

地震灾后重建:交通生命线保障技术

汶川特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使四川灾区交通基础设施损毁十分严重,损失十分巨大。四川省19个市州、150个县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以及码头、客运站点和养护设施不同程度受损。许多交通设施毁于一旦,一些路段全面损毁,造成毁灭性、根本性破坏。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省交通基础设施损失达616亿元。
理论教育 2023-09-23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