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日本基础养老金制度:缴费1.33万日元,退休领最高6.7万日元月养老金

第一类受保对象每月缴纳1.33万日元,加入该制度40年的参保者,退休后每月可领取养老金最高达6.7万日元。[1]表5.1日本基础养老金制度具体内容资料来源:钟仁耀.养老保险改革国家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国民养老金基金制度由于参保基础养老金不能满足全体农民的需要,很多农民渴求更高层次的养老保险。
理论教育 2023-06-1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成效显著

农民养老保障的实行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主导。例如:法国农村养老保险政府补贴30%,另有58%是从其他行业的保障计划资金中划拨的;德国政府补贴为70%左右,达到农业部全部预算的2/3。起初,德国政府负担农民养老保险的份额比较小,但由于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促使养老保障方面也随之发生改变。而在一些非缴费型养老保障的国家,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的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基本全部源于政府财政和其他相关资金渠道。
理论教育 2023-06-12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中国农村已具备建立养老保障制度的条件,所以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势在必行。
理论教育 2023-06-12

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问题分析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吉林省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现行的养老模式都面临着各种社会考验与现实挑战。近年来吉林省农村人口的生育率不断下降,在全国已经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人口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保障老年人日渐被侵害的权益刻不容缓。
理论教育 2023-06-12

预测人口数据:可靠趋势和趋势分析

表3.8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乡村)单位:人资料来源: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年龄别及总和生育率表3.9描述的是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关于乡村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及总和生育率情况。曾毅在《我国21世纪东、中、西部人口家庭老化预测和对策分析》一文提到全国农村如果是实行分区域二孩晚育软着陆,2050年的总和生育率预计为2.27,笔者较为同意曾毅的看法。
理论教育 2023-06-12

探索阶段: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优化实践

1978到1990年国家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支出大幅度增加,使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有了进一步的提升。1987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民政部提交的《关于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报告》,确定以民政部为主先行进行探索和试点。在方案颁布的一年后,国务院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随后陆续出台了各种规章制度与操作细则,至此农村社会养老工作在全国推广。针对“五保户”,出台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在1994年1月23日,由国务院公布实施。
理论教育 2023-06-12

新农保实施与推广的难点解析

4.3.4.4新农保与其他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新农保起步不久、还不完善,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养老保险衔接方面还存在漏洞,导致接续不畅。
理论教育 2023-06-12

发展中国家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探讨

从联合国对发展中国家所做的预测得知,到2050年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将从目前的62%上升到80%。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构成为:纳入完全积累的国民养老保障计划、纳入非缴费性养老保障制度以及其他非正规保障制度。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实行国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只有少数亚、非国家,以南美的智利为该制度模式的代表。本节对于发展中国家养老保障制度的介绍,重点关注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智利和印度。
理论教育 2023-06-12

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及资本市场增长

受特殊政治背景的影响,智利实行新的养老保险制度之时,首次把农民等自雇者包括在内。1980年,《养老保险法》颁布,开启了智利社会保障的新时代。由于自身的缺陷和国家财力的薄弱,使发展中国家政府主导的养老保险体系常常面临危机,为了解决问题、规避危机,智利采取了积极的改革措施值得关注。智利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外资能力增强。
理论教育 2023-06-12

重视立法先行,依法保障执行的重要性

在德国,每一个农村社会保障项目的建立均是源于立法,建立后的运营和管理也严格按相应法律规定进行。这些机构属于自治法人组织,由农场主和参加保险的农业雇工担任代表大会和董事会成员,以保障参保者的法定权益。通过以上分析德国、日本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发展的脉络,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次制度的施行必与法律紧密相连,所以立法先行、依法保障在建立完善养老保障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理论教育 2023-06-12

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制建设优化方案

加快农村养老保障立法建设思路如下:首先,制定《农村养老保障法》。作为农村养老保障的基础法律,应具有全国普遍性和统一性。
理论教育 2023-06-12

中国农村的社会养老形式及意义

社会养老是指由国家、社会、集体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所需的基本物质保障。社会养老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从而在社会范围内实现公平化。社会养老在中国农村的实践形式主要是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救济和农村养老保险。
理论教育 2023-06-12

深入探析养老保障内涵及相关概念

2.2.1.2社会保障与养老保障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社会,都会遭遇这样、那样的风险,要保证身在社会中的个体,在遭受风险时能得到帮助和依靠,就需要向他们提供保障。
理论教育 2023-06-12

国内外农村老龄化研究综述

随着国际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对此问题的研究也愈加深入。中国对于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
理论教育 2023-06-12

家庭养老功能强化措施

现阶段强调家庭养老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强化大众的家庭观念,进而能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重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功化解老龄化高峰期对社会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6-12

农村老龄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从人口学角度分析,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三大因素:生育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迁移,而影响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因素也同样包括这三大方面。中国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成为加快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流动使得农村实际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18.3%。
理论教育 2023-06-12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