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呈现与公共话语 社会分配报道研究

霸权的社会知识再生产

葛兰西似乎将霸权视为一种总体性地控制社会的力量及其形成的秩序,它既包含了政治和经济的因素,也包含了文化的因素。通过对知识、真理、意义、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它建构了人们的实践感和现实感。
理论教育 2023-06-05

从富豪命案到任志强:仇富论的扩张

议案还强调这“与中共十六大精神不符”。于是,在富人群体看来,这一政策便是“仇富”政策,他们因而会强调“仇富”的种种恶劣后果来对政策加以抵制。2003年发生了两起重要的关涉“仇富”问题的争论。第一起是由两起富豪被杀的“非常事件”所引发;第二起则是一起公共政策争议。在以后几年的若干次对“仇富”问题的争论中,这两种模式都非常典型。某种程度上,这似乎表明了“仇富”是一个可以任意使用给予论辩对手以打击的污名。
理论教育 2023-06-05

富豪被杀事件与仇富论分析

据事后调查报道称,凶手与李海仓不仅是同乡,而且曾经为好友。这一事件之后复杂的舆论状态还表明,用“仇富”作为框架来理解当时中国社会心态是极其片面的和表层的。因此,只有当共同富裕在未来变成现实的时候,富人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合法性”);并且将此事件与此前的“查税事件”联系起来,认为其折射了中国社会的“仇富心态”。
理论教育 2023-06-05

政策过程研究与内部输入理论:政治系统分析

“内输入”作为一个学理概念,最初来自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分析理论。由于他认为“内输入”与“外输入”中系统边界的跨越并不会引起分析的逻辑混乱,因此在书中没有专门论述“内输入”。胡伟认为,内输入是当代中国决策过程中利益表达与综合的主导形式,当代中国“人民的利益”是由各种权力精英“为民做主”的。
理论教育 2023-06-05

社会分配制度下的利益表达方法

当前中国社会分配改革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利益表达失衡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分化为不同的阶层。利益表达是实现利益过程的首要和关键环节,也是一个社会分配制度公平和社会和谐的上限。在一个利益分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中,一个好的制度并不是这个社会没有或很少有矛盾或冲突,而是它能够包容矛盾与冲突,同时有能力解决利益矛盾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关系趋于均衡。
理论教育 2023-06-05

我国社会分配制度的演变历程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逐步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形成并进一步深化[6]。邓小平的《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讲话,是我国重新恢复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标志。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贯彻落实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并做出了若干具体规定。1987年至1992年,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为补充的时期。
理论教育 2023-06-05

茅薛之争揭示知识界的分化

“茅薛之争”掀起了又一轮的观念激荡,引起了公众和知识界的强烈关注。这场争论的社会背景,则是中国改革中出现的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分化和阶层矛盾问题。多次基尼系数调查表明,贫富之间的差距呈现出加速扩大的趋势。《南方人物周刊》在“茅薛之争”退潮之后,以《为谁说话:知识分子的分化点》对这场公共辩论作了回顾报道。
理论教育 2023-06-05

传媒报道中的仇富逻辑探析

此案因其凶残而被不少媒体报道。显然,“仇富”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流行语、一种新的社会评论框架,用“仇富”能够吸引更广泛的关注。抢劫犯罪率的高低,就等同于社会仇富情绪指标的高低。另一个值得指出的事实是,根据传媒事后的调查报道,刘恩谦是凶杀的误杀,且与仇富毫无关系。
理论教育 2023-06-05

中国房地产业利益表达案例分析

中国目前存在的利益问题多为“特殊利益问题”。在中国媒体市场化大潮中,房地产业成为媒体争夺的重要广告客户。国家工商总局每年公布的全国广告业发展报告显示,房地产是中国媒体广告收入的主要贡献者。前届政府执政八年中,出台旨在调控房地产价格的大政策很多。“121号文件”成为房地产利益集团对政策博弈能力形成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利益集团的合法利益表达行为有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理论教育 2023-06-05

为何不反袁隆平?网友反击仇富观点

针对这一新闻,有网站还推出了简单的民意调查,网友们的反应惊人的一致。在逾17万人参与的调查中,92.9%的网民对“深平安三高管年薪均超4 000万”表示不赞同;80.52%的人认为这些高管贡献不及薪酬。网民们截然相反的态度对长久以来“仇富论”给出了注解。在这种描述中,“仇富”成为一个可怕的字眼,公众成为所有财富的敌人。一直被精英们妖魔化的所谓“仇富”,因为有了袁隆平买车这个参照,终于有了正名的机会。
理论教育 2023-06-05

探讨中国国情在勾连机制中的作用

以“中国国情”、“中国特色”为代表的一些意识形态话语,常常在媒体中反复出现,并在形塑共识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作用,其中的机制值得分析。“中国国情”具有非常灵活的“勾连”能力。近年来的“中国模式”的提出,便是上述两者结合的一个产物。比如,在一些非常具体的经济、民生政策上,“中国国情”往往成为回避民众合理要求的一种说辞。
理论教育 2023-06-05

反击仇富论:普遍性的仇富情绪真的存在吗?

“仇富论”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当前中国社会的民间存在着比较强烈的“仇富”情绪。其次,“仇富”中的仇字,超出了一般的情绪状态,而具有一种转化为行动的潜在可能性。因此,“仇富”还是一种危险的情绪,抱有“仇富”情绪的人要么自行消化,要么应该由国家来予以化解。在论证其观点的同时,文章也认为将对富人查税举措称为“仇富心态”、“杀富济贫”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理论教育 2023-06-05

市场化媒体的外输入式表达特征初现社会分配中

随着经济领域的变革,中国社会也经历了一场变迁。社会分化和社会多元化,成为改革后中国社会的基本面貌。这种来自行政系统外部的要求和支持叫做利益的外输入。中国新闻媒体双重属性的确立为新闻媒体走向市场提供了理论支撑,并由此引发媒体经济的起飞。面向市场,使作为制度性利益表达渠道的媒体有了现实的基础和动力,从而使中国政策过程中的权力精英“内输入”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有所突破。
理论教育 2023-06-0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亲近关系的探讨

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与媒介环境下,作为社会政治经济领域内重要话题的“社会分配”越来越受到媒体的关注,并在最近几年时间逐渐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理论教育 2023-06-05

查税风暴席卷多地,北京刘晓庆涉偷税引关注

据新华社报道,2002年4月2日,北京市地税局第一稽查分局对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刘晓庆实业发展公司和北京晓庆经典广告公司涉嫌偷税立案调查。4月4日,北京市地税局将此案依法移送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公安局于4月5日立案侦查。根据公安、税务机关侦查及调查证实,刘晓庆作为其所办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个人行为已涉嫌偷税犯罪。从2002年6月起,北京和浙江等富裕地区先后掀起了查税风暴。
理论教育 2023-06-05

刘晓庆偷税案引发仇富论及其社会影响

刘晓庆偷税案见诸报道之后,马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但随着讨论的升温,部分意见从税收问题延伸向另一些重要而且有密切相关性的社会问题,即贫富差距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在这样的语境下,“仇富论”出现了。
理论教育 2023-06-05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