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史十六讲

总税务司署:职能变迁与发展趋势

赫德在北京签发的总税务司署第1号通令也是通过总理衙门颁发的。其时仅有属员稽核文案一人,协助总税务司处理日常事务和稽核各口税款及收支账目等。同治四年,总税务司署为靠近清政府的中枢,从上海迁驻北京,同时随着权力扩张而扩大人员编制,增设总理文案、管理汉文文案等职位。同治七年,总税务司署组建船钞部门,总部设在上海。
理论教育 2023-06-13

运输工具监管在清朝与抗战时期的演变

总税务司署依据清政府与各国签订的铁路运输协定或章程,指令各关对进出境列车及其所载客货制订专章实施监管。中国陆路边境口岸进出境货物除列车外,主要依赖民船、汽车、驮畜和人力等运输工具载运,各边关亦将此类运输工具纳入海关的监管范围。抗战胜利后,各地海关主要在进出境口岸承担对进出境运输工具的监管职责,而对国内运输的监管有所弱化。
理论教育 2023-06-13

开放五口通商:中国与外国的经贸合作地点

一个国家和外国通商的地点,又称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供外国人居住和通商。道光二十七年,清政府又与瑞典、挪威等国订立《五口通商章程》。1903年中美签订《通商行船续订条约》,“盛京省之奉天府又盛京省之安东县二处地方,由中国自行开埠通商”。
理论教育 2023-06-13

工作方针:政治职能的重点

也就是说,中国海关中心工作从对经济方面的监督管理扩大到同各种政治破坏活动进行斗争,经济政治保卫成为当时海关工作指导方针。简称为海关的“保卫”与“团结”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这种将政治保卫当作海关首要任务的指导方针,使海关正常经济监管职能受到严重削弱,工作方向发生了严重偏离。
理论教育 2023-06-13

茶马司:设置与职能详解

所谓茶马司,特指明朝在西北、西南等边境地区设置的同少数民族进行茶马贸易的专门机构,掌管地方茶政,几乎成为中央政府控制地方茶叶经济的职能机构,尤其对于民族贸易方面更是如此。洪武三十一年后重新恢复洮州茶马司。虽不称茶马司,但官职设置和职责与茶马司相同。茶马司在中央由兵部统领,在地方由各司所在的卫、府、行都司管辖。茶马司初设时设长官令、丞各一人,令为正六品,丞为正七品。
理论教育 2023-06-13

各关税务机构的组织与调整

各关办事机构称税务司署,也称为税务司公署,为总税务司署的派出机关。从光绪元年起,总税务司署将设在各口海关税务司署的征税部门划分为内班、外班和海班,其中附设有华属。各口海关仍未设有实质机构,部门划分只是人员职位分类。因各关业务量大小不同,组织机构设置亦有所不同。1948年,总税务司署奉关务署令,发布通令调整江海关课、股名称,要求各关就原有组织机构,参照江海关作调整,将文书课改称秘书课,监察课改称稽查课。
理论教育 2023-06-13

中国古代内地税关简析

内关和边关长期并立,这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借助山川地势而在政治地理方面的一大创造。唐宋之间,政治和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中原地区商品经济开始繁荣。但自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政治、军事、经济关津,积习难改,一直沿袭到近代,以致形成对外门户洞开、对内关卡林立的特殊现象。中原地区的关津是古代中国税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兴废过程、职官、职能定位,尤其关津管理制度,值得历史垂鉴。
理论教育 2023-06-13

政治目的下的茶马贸易

另一方面,受制于自身条件,宋王朝需要从周边地区进口大量的军马,而少数民族地区恰是战马资源的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在此条件下,宋代茶马贸易兴起。当时没有实现统一的宋政府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其政治上“羁縻诸蕃”的目的,逐步建立以官营茶马贸易为主的茶马贸易体制,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明朝历代皇帝关切“茶马互市”,多次有明确指示。
理论教育 2023-06-13

海关洋员考核标准及程序

总税务司对海关所雇用的外籍税务司及其他洋员进行业绩评估和考核。因各部门情况有别而有所不同,但主要涉及关员工作实绩、行为品德、工作技能、文化水平等方面,并按规定于每年年底向总税务司呈报。其编制方法,必须按照总税务司通令的规定办理,总税务司接各关区呈送的关员考核报告后,由人事科税务司及副税务司逐一加以审核,审核的结果分为五等,用不同的复核注明在一本特备的职员录内各关员姓名的下面,以表示该员的办事成绩。
理论教育 2023-06-13

征税职能弱化与以利代税政策

1967年6月根据外贸部转发国务院“关于外贸进出口公司进出口商品的关税停征并入外贸利润交库的决定”,海关对国营外贸企业进口货物计征关税的任务被取消,实行税利合并制度,即海关的关税收入作为外贸亏损的补贴,并入外贸利润统一交库,海关仅对不按统一作价办法作价的进口货物继续征收进口税。这就是历史上的“以利代税”。
理论教育 2023-06-13

海关统计数据的缩减和中断:原因和解决方法

外贸公司编制的业务统计日臻完善,出现海关统计同外贸进出口业务统计并存的局面。海关统计为国民经济服务的重要作用一度受抑。“文革”期间,在“统计无用论”等极左思潮的影响下,1967年海关统计以“同外贸统计重复”“浪费”“精兵简政”等理由被取消。编制海关统计的工作就此停止中断了十三年之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无可挽回。
理论教育 2023-06-13

德俄日美等国对中国海关权益的争夺

各国都想通过海关这个机构影响中国政府的决策,便利它们本国在华的商业利益。之所以要德国人领导,乃“因赫德爵士所领导中国海关实际上是个英国的机构,必须要抛弃它”。后因不愿激怒英国,德国最终放弃了这个方案。为了平息西方列强对德国租借胶州湾的不满情绪,1898年4月德国宣布青岛为自由港。同时,德国同意在青岛设立中国海关。何理文往谒德国巡抚,巡抚答应在青岛“划出地址一段,允设中国海关”。
理论教育 2023-06-13

新中国海关的建立及其作用分析

在接管的基础上,宣布终止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对各地海关的管辖,收回海关行政管理权和关税自主权,确立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对海关的领导,规定一切外轮进口均需先报经军管会批准,对在旧中国海关任职的洋员统一审查处理。外籍税务司制度自此覆灭,洋人控制中国旧海关的历史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海关不独立、关税不自主”的局面。
理论教育 2023-06-13

中国海关史导论:探究中国海关的历史演变与作用

中国古代有没有海关?由此也就必然导致中国海关史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史的学科体系的建构难以取得重大进展。因此,对中国海关史的研究主要是关于近代的断代研究。尽管有的研究者对中国古代存在海关只是采取存疑的态度,但也确有许多人明确地否定中国古代存在海关,认为海关一定是近代的产物,由此也就根本否定了中国古代海关史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理论教育 2023-06-13

中国古代藩部关系探析

本讲以清中期时的中国为标准年代,把管理中原地带的农耕政权与亚洲内陆地带的游牧政权之间民族人员流动和贸易交往的管理机构,无论是王朝统一时期的“互市监”、“茶马司”,或者分裂时期的“榷场”,因它们性质相似,笔者统称之为“藩部之关”。
理论教育 2023-06-13

康熙时期的陆地边境口岸与通商贸易管理

康熙二十八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建立了与国关系。外国商民进出境,均由边境关卡负责检查,如每年夏秋之际,哈萨克商民从沁达兰或匡俄鸾关卡入境时,关卡须检查入境人数和所带牲畜数量等,并报伊犁官府。经查无误后,方准放行。贸易结束后,哈萨克商人由关卡官兵监管出境。乾隆五十八年,清朝颁布西藏与克什米尔、尼泊尔、哲孟雄(今锡金)、不丹等地的贸易通商管理章程,并在聂拉木、定结等6处隘口设立关卡。
理论教育 2023-06-13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