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政策演变研究

鼓励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探索新型合作模式

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目前实践中最常见的方式。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不丧失农民享有的土地承包权,只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产生收益的方法发生了变化。但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土地经营权入股专业合作社的作价评估机制不完善。对于土地股份合作社,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对此予以规定,主要依据试点地区的地方性法规或政策。
理论教育 2023-05-25

改革历程中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13]“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中,农村集体经济具有如下特性。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改变了过去“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基本经营体制,村级集体经济成为农村基本的经济组成部分。
理论教育 2023-05-25

全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现状与前景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贵州省六盘水市的“三变”改革纳入其中。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快马加鞭推进“三变”改革。[10]截至2021年上半年,安徽全省已有1.1万个村开展“三变”改革,占比达69%;上半年安排扶持资金9亿元、落实项目1833个,集体经济强村达到889个。
理论教育 2023-05-25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由我国宪法确立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2018年12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求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
理论教育 2023-05-25

集体资产的历史沉淀

据农业部调查,我国农村集体资产总量规模庞大,2016年12月26日账面资产总额3.1万亿元,村均555.4万元。其中东部地区资产总额2.36万亿元,占资产总额的76.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资源为增长点,资产数量巨大,覆盖全体农民。以增加财产性收入为例,截至2015年底,全国有5.8万个村、4.7万个村民小组实施把集体的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的改革,累计向农民实施股金分红近2600亿元,其中2015年分红金额为411亿元。
理论教育 2023-05-25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政策演变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四十余年的政策主线是市场化改革,核心是处理农民和土地、农民和市场两组关系。[1]四十余年来,农村集体经济政策的改革也持续走向深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内容体系、明显的逻辑特征和广泛的价值影响。
理论教育 2023-05-25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保持长久不变

1997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指出,承包土地“大稳定、小调整”的前提是稳定。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就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方面提出,“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和“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理论教育 2023-05-25

规模经营:经营权流转与种田能手集中

第三十二条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第三十四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第三十六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
理论教育 2023-05-25

改革进程中的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除国家以外对土地拥有所有权的唯一的一个组织。第二类是以资产为主的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中央的发展战略始终是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初期,由于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仍呈现上升态势。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开展产权制度改革,乡镇企业民营化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一度出现瓶颈,农村集体经济被弱化和边缘化。
理论教育 2023-05-25

赋予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资格的意义与价值

2017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首次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确定为“特别法人”。2020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进一步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特别法人,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取得法人资格”“法律、行政法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民法典》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取得法人资格。
理论教育 2023-05-25

产权交易:确权登记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

2014年10月9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工土地权益。”同时,该文件提出:“做好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
理论教育 2023-05-25

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崛起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农村的分工得到发展,各种专业户不断涌现,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农业外其他产业转移,进行生产力要素的重新组合。这些要求有不同形式的协作与联合,以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在农产品销售及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各地探索了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多种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
理论教育 2023-05-25

确立双层经营体制的分析介绍

会议指出,我国农村的主体经济形式,是组织规模不等、经营方式不同的集体经济。会议特别指出,包干到户只是经营方式起变化,仍属于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并将逐步发展为更完善的集体经济。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以农户或小组为承包单位是“分”的体现,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某些统一经营的职能是“统”的体现。
理论教育 2023-05-25

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历程

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农村合作化运动中产生的,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制等。尤其不应忽视的是,借助集体经济的组织优势,中国持续地以“劳动积累”的方式,大规模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这些都是为中国农业发展留下的恒久丰厚的资源。
理论教育 2023-05-25

建立稳健可行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另一方面,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围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来谋划和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依规运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理论教育 2023-05-25

构建现代经营体系:农村集体所有权实现与现代农业经营相结合

文件对“三权分置”做出解释:落实集体所有权,就是落实“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的法律规定,明确界定农民的集体成员权,明晰集体土地产权归属,实现集体产权主体清晰。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理论教育 2023-05-25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