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区域化与金融安全研究

加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货币合作

(二)中国—东盟区域内最优货币区指数的比较以前面的OCA指数模型为基础,拟对中国—东盟区域各经济体间货币合作的总体成本收益进行评估,生成区域OCA指数。
理论教育 2023-07-16

货币职能扩展与国际货币地位的问题

金本位要求各国货币保持固定含金量,这样国际货币的相对地位由它们的相对含金量所决定。货币的国际地位不只受到市场交易者的关注,而且成为大国间政治谈判的重要议题。美元的国际地位,有赖于它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够保持与黄金固定比价的主权货币。各国货币发行摆脱了黄金储备的约束,黄金非货币化,多种储备货币并存。主权货币职能极大扩展,而货币的国际地位问题凸显。
理论教育 2023-07-16

第三方支付对金融安全的影响及其货币体系优化方案

而金融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宏观经济好坏的影响,因此,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规模已达近200亿,增长势头保持良好,其存在会通过货币体系对我国的金融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货币只能由央行来调控和创造,第三方支付所创造的电子货币在对传统货币产生冲击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金融安全。
理论教育 2023-07-16

东亚货币竞争与合作:人民币区域化的推动力量

人民币在东亚货币竞争格局中的地位是决定人民币区域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人民币区域化的过程是在东亚地区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并成为东亚主导货币的过程。目前,东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货币是日元、人民币和韩元。从外汇市场交易量的增长速度、币值稳定程度等方面看,人民币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具有成为东亚区域货币的潜力。东亚地区货币对美元波动比对其他货币波动小得多。
理论教育 2023-07-16

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优化路径

(一)现实金融体系存在诸多突出问题1.中国GDP世界第二,M2世界第一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货币的泛滥,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根据渣打银行2012年的报告,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的2009~2011年,全球新增的M2中人民币贡献了48%;在2011年人民币贡献率更是达到52%。这样的增长规模和态势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都是少有的。欧债危机的发生,与欧洲各国大肆印钞、M2/GDP比值过高存在高度的对应关系。重新构筑以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是为关键。
理论教育 2023-07-16

货币地位与货币权力的紧密联系

货币地位与货币权力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大致上讲,货币地位指一种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及与其他货币的相互关系,而货币权力指货币发行国在国际货币事务上所具有的权力。权力是国际政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国际关系行为体对其他行为体实施影响的能力”。世界上各国际关系行为体以权力为基础的互动,使整个世界形成一种权力结构。因此,一国货币权力的基础是避免国际收支失衡导致被迫调整的能力。
理论教育 2023-07-16

更新发展理念:从扩展自由到珍视有理由的生活能力

在“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视角下的金融发展观认为: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诸如此类的外在标准,固然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是金融发展的重要依托,但与“扩展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能力”这一更为根本的目标相比,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的范畴,服务于人的发展和福利。
理论教育 2023-07-16

国际支付主权与流通职能优化策略

货币的国际流通(支付)职能,是国内货币走向国际货币的第二个职能扩展。与价值尺度职能不同,承担流通支付职能的货币必须是实际的货币,这就必然会产生货币的收付活动。由于以外币计价的出口商在收到外币后必定要兑换成本币,而以外币计价的进口商必须先用本币兑换外币,因此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不同货币的交易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货币发挥国际流通(支付)职能的能力。
理论教育 2023-07-16

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概念与优化方案

法币同样具有可交易性,只不过这是由一国法律所强制赋予的。把一国货币可交易性的概念推广到国际范围,就得到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概念,即某种货币可以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得到普遍的接受,持有者很容易用它去交换世界各国的商品。当代国际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完全取决于世界各国对它的信心,以及每个国家对其他国家信心的信心。
理论教育 2023-07-16

关于国家经济实力与货币国际地位的创新观点

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很快,在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它们货币的国际地位并没有出现相当幅度的提升。因为这些指标都是事后统计的,不一定能及时反映货币国际地位的实际变化。近几年,以巴里·埃森格林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货币国际地位中的惯性因素比通常认为的要小,因此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会更快地推动货币国际地位的提升。
理论教育 2023-07-16

评述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模式

3.货币替代联盟模式货币替代联盟模式是指在政府法定或私人部门的事实选择下,货币联盟内的其他成员国自愿放弃本国货币的发行和使用权,而由区域内的某种强国货币充当区域共同货币的合作方式。
理论教育 2023-07-16

国际区域货币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及优化方案

目前国际上唯一比较成功的区域货币合作模式是欧元模式,也是典型的单一货币联盟模式。通过对欧元模式基本特征的分析可以总结区域货币合作模式的必要及充分条件。欧洲货币合作促进了成员国间的经济政策协调,使各国经济的同步性显著增强。相关研究表明,欧元区成员国生产的多样化程度是较高的。在欧洲货币合作过程中,欧共体国家内部贸易在总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理论教育 2023-07-16

商业银行在第三方支付中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第三方支付依托于商业银行而存在,从之前相互竞争的关系到现在的竞合时代,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在产生很大影响的同时也通过商业银行影响着我国的金融安全。第三方支付介入用户和商业银行之间,改变了传统的用户直连银行的模式,却也存在支付网络安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第三方支付给商业银行的客户信息管理、资金安全、交易记录以及声誉风险方面带来了潜在的风险隐患,稍有不慎,后果都将很严重。
理论教育 2023-07-16

国际价值尺度与货币的关系及作用

马克思指出,充当价值尺度的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因此无论是可自由兑换的美元、不可自由兑换的人民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记账单位特别提款权,甚至是人为设计的“比特币”,理论上都可以作为国际价值尺度。这时,国际价值尺度表现为各国一般价格水平的尺度。货币在国际发挥价值尺度职能,其主要表现就是在国际贸易中充当计价货币。
理论教育 2023-07-16

中华经济圈:人民币区域化的核心

无论从历史渊源、地理位置,还是从经贸联系和市场融合程度来分析,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地区的“中华经济圈”都是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首选之地,实现人民币、港币、澳币和新台币的融合是实现人民币区域化的关键和核心。(一)“中华经济圈”区域货币合作的内在基础结合实验结果,我们拟从贸易条件、投资条件、人员流动和跨境消费及金融市场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地区货币合作的内在基础。
理论教育 2023-07-16

第三方支付现状的分析-国际货币区域化与金融安全研究

同时,第三方支付内部也不断在创新、改进,其交易规模同比增速的两个高峰主要受益于互联网支付以及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两者作为第三方支付愈发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支撑着第三方支付的高速发展。目前,大多数的消费者已离不开第三方支付,用户年龄层也在不断扩大,可谓是人类智慧生活的一大创举。
理论教育 2023-07-16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