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教育: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探讨

智能教育:探讨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

传统的高等教育只是精英教育,精英教育的使命只是培养社会精英,并且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自从形成了独立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从未担负过今天这样如此严峻的使命。这是高等教育使命的升华,是现代高等教育研究必须明确的基本事实。对我国来说,在改革开放后融入世界的时代,在全国开始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之际,高等教育界更应该对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使命具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
理论教育 2023-10-05

实践课的落实与考核:智能教育中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讨

始业教育实践课程应由负责始业教育的部门负责落实。关于专业教育的实践课由每个专业的教师负责落实,课后要将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向负责始业教育的部门汇报。这三个方面的课程都要安排在总的始业教育计划之中,都要将具体落实情况写入全校当年的新生始业教育总结中。目前,各高校的始业教育均不计学分。
理论教育 2023-10-05

智能教育:大学生校外打工需求与安全问题

长期以来,在日本的一些高校周边,小餐馆、小卖部、小报亭、小咖啡馆,还有其他的一些商业场所,全部用于大学生打工,甚至个别商铺的经营也都交给学生自己负责,这既是对学生很好的锻炼,也有效减少了学生打工跑路的时间。现在,中国的高校最多也就是在校内为学生安排一些适度打工的岗位,对于走出校园为学生就近打工创造条件似乎还没有做出相应的努力。学校的要求是必须确保每一位打工学生的安全。
理论教育 2023-10-05

智能人才稀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探讨

适应智能时代,需要大批智能人才,而现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最缺少的恰恰就是智能人才。据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招才局局长李雄伟介绍,市委市政府将“浙中人才谷”确立为推进进化网络经济人才建设的抓手,着力为解决我市网络经济发展紧缺急需人才问题定制了一系列人才政策。经过几个月的酝酿、调研和充分讨论,《关于加快网络经济人才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
理论教育 2023-10-05

智能教育与创造性思维:中国高教改革探讨

在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与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屠呦呦的这种意识就是预见意识,表现出的就是一位创造者的预见性思维。三是创造者的决策思维方式。社会思维方式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
理论教育 2023-10-05

智能教育:开创符合时代要求的优质模式

所以,现在需要警觉起来,需要客观地认识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起步,更需要积极地探索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优质大众化高等教育模式。具体地说,开创优质大众化高等教育模式,必然要因校而异,但作为时代的统一要求,还是有基本的模式可以遵循的。
理论教育 2023-10-05

高效智能教育: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探讨

实施优质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培育优秀的高素质老百姓,培养社会满意的基础性的智能型人才和应用性的智能型人才,需要建立新的教育理念,这就是高等智能教育理念。将现有的高等教育理念变革为高等智能教育理念,是一种全新的创造。高等智能教育理念不仅需要运用在优质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之中,而且更需要依此对现代的精英教育的常规教育理念实施替换。智能教育理念是本书探讨的主要思想内容。
理论教育 2023-10-05

智能教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时代的挑战

已经做出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努力,由于是在传统的常规教育理念下展开的,所以不仅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且显然不能再进行修修补补了,当前最重要的不是继续维护旧有的道路,而是必须接受新时代的挑战,从根本上转换教育理念,进行全面系统的智能教育理念创新,建造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新的“大厦”。保证新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大厦”正是建造在这样的以学生为改革主体力量的基础之上。
理论教育 2023-10-05

中国高等教育需提升对软件教学的应用

在中国这个拥有14亿人口大国实行计算机网络售票,那也是需要特别高级的软件处理系统,否则,不可能做到让人人都能在网上便捷地买到自己需要的车票。然而,最让人们感到遗憾的是,尽管中国拥有运转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但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对于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却不是很充分,尤其是在教学方面,只是一般地利用了计算机软件,在课堂教学方面并没有使用过教学软件。
理论教育 2023-10-05

智能教育: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

在优质大众化高等教育模式的导向下,农民专业即培养新型农民的专业,应是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需要设立的一个重要的专业。在目前阶段,中国最需要的是新型农民,以解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对于劳动主体的需求问题和时至今日已经出现的农业劳动者后继无人的现实问题。中国的优质大众化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必须注重农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满足中国农业现代化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
理论教育 2023-10-05

智能教育:高校开设欧洲哲学史课程意义与实施

欧洲哲学史是许多高校哲学系开设的重点课程。实施智能教育,为何要在高校已普遍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基础上,继续开设欧洲哲学史这门课程?作为一门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这门课的教材不必选用《欧洲哲学史》,而应选用《简明欧洲哲学史》,可更好地发挥这门通识性哲学课的作用。但若,学校不具备合格的讲授欧洲哲学史的师资力量,那就不能开设这门课或需要暂缓开设。
理论教育 2023-10-05

智能教育助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就高校教育来讲,其也做不到只是开展纯粹的学历教育,特别是在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性质的企业教育还不发达的前提下,高校教育不得不承担一定的本应由企业教育承担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就业培训教育的责任。高校教育的这种研究探索是有现实意义的,一方面是对在校学生负责,保证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毕业生顺利进入社会;另一方面是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性质的未来企业教育的规范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
理论教育 2023-10-05

智能教育新老对比-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探讨

智能教育开启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从教育的作用来讲,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或者说,高等智能教育将开启全新的高等教育时代。而智能教育既面向精英教育,又面向大众化教育。就此而言,智能教育是与传统教育完全不同的。此外,与传统的常规教育不同,新的智能教育在各个高校还需要安排专门的智育课程。
理论教育 2023-10-05

学历与学习关系的重要性与深刻意义-智能教育改革探讨

第一个需要讨论的就是大学生应当如何认识学历与学习的关系问题。改革的宗旨是使各个高校更好地实施学历教育,而不是冲击学历教育或取消学历教育。不论是前一种认识倾向,还是后一种认识倾向,实际上都是将学历与学习对立起来,而没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更没有深刻地认识学历的意义与作用。看上去他们并重视学历,重视文凭,实际上他们并不重视学习。
理论教育 2023-10-05

智能教育:高等教育改革与劳动发展探讨

从社会教育发展的角度讲,在前一个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高等教育基本上还是贵族教育、精英教育,而进入后一个发展阶段之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高等教育发展突飞猛进地演变为大众化高等教育。尽管如此,以现代人类劳动的高度复杂化发展为前提,目前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高等教育阶段,不仅大大超越了封建社会时期的教育发展水平,而且与新技术革命之前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有极大的不同和更大的社会作用。
理论教育 2023-10-05

社会学课程内容汇总及探讨

目前,社会学课程的讲授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及其构成,社会文化,人的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角色与社会网络,初级社会群体,家庭,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管理,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社会流动,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城市化,社会制度,社会问题、人口问题、就业问题、贫困问题,社会控制,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社会变迁、社会规划与发展战略,社会的现代化,后发展国家及中国的现代化,“后工业”时代与现代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
理论教育 2023-10-05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