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和思考:品读片段,体味语言

——驾船技术高超;热诚细心;急我所急。视觉、听觉、嗅觉;有声有色,虚实结合。这幅画卷之所以构成,得益于细节描写,得益于融入作者感情的景物描写,这给我们不太顺溜的写作训练开了一剂良方。)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人美景美和“我”的恋恋不舍。——恋恋不舍归纳:这样的人、这样的景自然让“我”留恋难忘!看来课文值得我们咀嚼的东西还有很多呀,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理论教育 2023-07-29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创设情境,借媒体拨动体验

就输入而言,不仅指书本知识的阅读和积累,还包括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五色斑斓的人情世故的感知和认识,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也。而要提升学生的“洞明”和“练达”的层次水平,调动体验是前提。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发学习者的想象力,是现代信息技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各种媒体与计算机相结合,可以使人类的感官与想象力相互配合,充分调动人的体验,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与创造力。
理论教育 2023-07-29

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教学内容的功利化

不仅教学文本的取舍呈现一定程度的功利倾向,被选中的文本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教什么”也常见被功利化。部编教材八(上)第一单元的编排别具匠心,将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以三项任务贯穿起来,分别是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理论教育 2023-07-29

情感脉络:小说中的心理反差体验

由此可见,从心理活动入手看《社戏》,可以有以下好处:首先,文章由“想看戏—看戏—想念戏”筑起一道内容和情感的环线,看社戏是文章的中心内容,想念社戏是文章的主体情感,而流动在文章中的心理活动则是支起内容和情感的支点。从而体会出文章的感情脉络。
理论教育 2023-07-29

初中语文教学:互助环境下的其他评改方式

互助的评改方式是激励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手段,是引导学生协作学习的一种方式,是涵养学生鉴赏能力的一种环境。针对每次写作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使用不同的评改方式,达到以评促写、以评提升的目的即可。如果说“情动于中,发乎其外”是千古文章写作遵循的准则,那么,缘评入文,披文入情,显现于互助、聚焦于成长的作文评改方式应该是创新教育背景下作文教学、作文评改的有效途径。
理论教育 2023-07-29

有效引导学生朗读,深入体验课文的丰富鲜明情感

首先以教师的配乐范读,带领学生贴近文章丰富鲜明的意象和丰沛激越的情感,接着学生大声朗读“誓言”,然后是两组代表性文字的赏析品读,体会之后再读“誓言”。文本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大声读“誓言”,反复读屏显的两段文字,结尾延伸拓展的配乐朗读,都是让朗读入境,才能更好地入情。入境入情地朗读,读出作者的“誓言”,读出对土地的迷恋,读出对故乡的炽爱。
理论教育 2023-07-29

用微写作打通校园生活与体验之间的链接

学生活动本是增长学生阅历、丰富学生精神、锻炼学生能力的推手,辅以文字的描摹、抒写,无疑强化了学生对活动的体悟,体悟的深度又促进表达了欲望和水平。呈学生小诗作例:其一《老爸的呼唤》“丫头”,这一声呼唤/如海鸥飞越汪洋,旅人翻越千山/行了十万八千里,却依然清晰。在成长和表达成长之间,微写作打开了一道不设防的链接。
理论教育 2023-07-29

初中语文教学:《安塞腰鼓》激情诗意,文化解读

《安塞腰鼓》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激情、诗意、文化,就是解读《安塞腰鼓》的三个关键词,抓住关键词设计教学,课堂走向就明确了。
理论教育 2023-07-29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思考:微课另辟蹊径,有效方法!

如果说,调动体验、营造情境是微写作必不可少的情绪输入。那么,必要的微写作知识的积累、经验的归结,则是不可或缺的方法输入,而一定的方法指导将有助学生的语言感悟和语言建构。每一类以3~5个微课呈现教学内容。以人物描写为例,制作微课“虚实结合写人物”,意在表明虚实结合是描写人物时常常采用的方法。
理论教育 2023-07-29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汪曾祺散文延伸阅读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将课内体味到的文字“味道”延伸到课外,拓展课堂的宽度。延伸拓展环节,可以课内完成,也可以课外完成,通过对汪曾祺散文的延伸阅读,进一步体会其散文创作的独特风格,提升学生的散文品赏能力。
理论教育 2023-07-29

提升写作效果:有效教学实践与思考

我尝试让学生学写文言文,写好后互评,而互评重点就是语言使用是否符合文言文特点,是否具有文言味。学生学写文言文,正是通过运用文言文表情达意,进一步体会文言文的语感,感受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当然,作为初学者的一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只需写出简短小文即可。举两例,透视以“写”促读的文言文学习方式。
理论教育 2023-07-29

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设计诗意语言,抒发感情

已出版六本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刘成章“出道”很早:还在上高一时,他的一束新诗(共九首)就被选入了省青年作者的“诗选”之中——就这样,他戴着“诗人”的桂冠而初涉文坛。作者为情而造文,所有的语言手段都是表达情感的需要。
理论教育 2023-07-29

戏好还是不好看?从哪里能看出来?考察《社戏》与《安塞腰鼓》

部编教材八(下)第一单元《社戏》这篇小说,4000余字,灵魂在于全文最后一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而这一句的灵魂又在于一个“好”字。抓住这一句话里的“好”字设计问题切入文本:“戏到底好不好看,从文章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安塞腰鼓》就是对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诗意赞美。
理论教育 2023-07-29

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聆听成长的声音

躺在地上,我似乎听到,花的呢喃,草的低语。走在林间,我似乎听到,蜂的欢歌,蝶的吟唱。那是成长的声音吗?每一滴蜂蜜都有自己的期待,每一点花粉都有自己的梦想。等到来年它们圆梦时,再把这故事讲给花儿听。坐在桌边,我似乎听到,春的细雨,夏的骄阳。成长是从蹒跚学步到翩翩起舞,成长是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时光一直在静静流淌,让我们一起聆听那又何妨。然后我收到第三稿:
理论教育 2023-07-29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及思考:短文言文自我介绍

学生习作1:吾姓李,名莫如,年方十四,居于庐州。的强烈语气更一致;“愿日光照进梦想,人生有迹可循”似乎就不是文言文了,改为“吾望志明于晖,人生之迹可探”。吴乃怪人,其自谓“愚人”。其遇难题,必苦思冥想,抓耳挠腮,痛思半日,仍不得。抛学,吴自以为愉。小组点评也可圈可点。虽不可与技高者相比,但尚可独乐其间,常乐于文字之间。一句中“此乃……也”的句式用来介绍别人,而不是自己。
理论教育 2023-07-29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