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教学实践

自然拼读教学法如何提高文本解码能力

低年级阶段,英语阅读教学应以解码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任务。自然拼读对于阅读流畅度和阅读理解力具有重要意义。(二)以自然拼读教学法为核心的阅读教学设计这里以《外研社丽声拼读故事会》第四级中Spike Says 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拼读类绘本教学如何设计和开展活动使学生从自然拼读走向自主阅读,以培养学生外语阅读能力。
理论教育 2023-07-18

小学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优化方案

在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中,语篇的导入、处理、输出的策略采用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关键。(二)经验总结通过这节阅读教学课,笔者对阅读教学进行了步骤的总结。还可通过模仿朗读、自我朗读、小组朗读等形式,达到巩固语言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
理论教育 2023-07-18

阅读素养的本质属性及实践性

(一)基础性阅读素养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的重要内容。所以说,基础性是阅读素养的本质属性,这种基础性的过程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超越的。因此,小学阶段教育阶段的学生阅读素养具有鲜明的基础性。这种实践性不仅表现在阅读素养的教学过程需要实践来检验,而且表现在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也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完成。
理论教育 2023-07-18

信息技术手段在故事型阅读课的整合拓展中的优化方案

语言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材料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依据,而形式图式是调用内容的能力。(五)分步教学,提升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阅读故事文本,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课文的教学,向学生渗透阅读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教师结合故事文本特点,安排不同形式的阅读练习。
理论教育 2023-07-18

小学生的想象特点与英语学习

想象和形象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形象有无独创性,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根据语言的表述或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我们称为再造想象。正确进行再造想象的重要条件是给学生的知识要充分,语言的表达要准确清楚,对所表述内容的理解要正确细致,直观材料的运用要恰当。小学生的想象力特别丰富,低年级小学生的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而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则开始具有创造想象的特征。
理论教育 2023-07-18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生英语阅读课程实施策略优化

同时,信息技术下的小学生分享阅读也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尝试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四)利用信息技术视听结合,引发阅读思考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共读英语阅读环节中,教师要进一步关注小学生在阅读中的理解能力。所以,有了信息技术环境的存在就可以更好地解决小学生在阅读当中遇到的一些细节和难点问题。
理论教育 2023-07-18

小学英语师生共同评价式堂课阅读教学优化方法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师生共同评价式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共同参与对新事物的探究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学生需要探究的未必是教师已经知道的,也未必是教师有时间进行充分准备的。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是师生平等的实现,这种师生平等,教师将得到学生的尊重,这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热爱及对教师人格魅力敬仰的体现。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教学活动,才能保证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才能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理论教育 2023-07-18

信息技术手段的性质及优化方法

(一)教学过程的交互性信息技术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如,大量的存储介质、各种信息等,核心是软件的共享。在信息技术辅助阅读教学条件下,学生可以控制选择学习的主题、学习的容量、学习的速度等。基于信息技术辅助,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站点的链接、同步的和异步的在线交流进行学习。
理论教育 2023-07-18

改善学生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质量

此外,教师还应改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如急于找到答案而心情急躁、缺乏自信等这些不健康的阅读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再加之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式的指引,那么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于核心素养便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理论教育 2023-07-18

解读阅读习惯:培养及必要性

(一)阅读习惯的定义阅读习惯一定要考虑“坚持不坚持”的问题。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阅读习惯是指在阅读这一特定情境中自动发生的具有稳定性、规律性的阅读行为。可见,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系统的阅读训练和阅读经验积累中逐渐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理论教育 2023-07-18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要求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对于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提出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以及其他,如情感态度与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总体而言,《新课程标准》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并规定了各个级别的阅读目标。
理论教育 2023-07-18

小学生感知特点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小学生感知事物时,他们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往往起支配作用。这样声形并茂,视听结合,学生的感知明显加快。在出现big 和small 的词形时,教师还可以用对比律,把big 写得很大,而small 写得很小,这样又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通过这些对比,小学生能很自然地感到big 和small 的词意,并学会使用。小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后,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型,对英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时教师应该充分注意运用经验律来组织教学。
理论教育 2023-07-18

绘本阅读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优化措施

它最早出现在西方,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故事书,是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阅读,适当的传授阅读技巧,比如:阅读前进行渗透,吸引每个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过程中,让每个学生做到有“事”可做,乐在其中;阅读后能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独立思考时间,并完成相关的拓展活动,这些技巧都能让绘本阅读事半功倍。
理论教育 2023-07-18

巧用阅读策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方案

而思维贯穿阅读的始终,阅读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这时我们教师可以巧妙提出一些与阅读文本相关的问题,为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打下基础。(三)读后巧问,提升思维的独创性在阅读文本之后,教师在学生理解语篇后提出延伸式和开放式的问题,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思维的独创性。教师的在阅读教学中的提问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提问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品质。
理论教育 2023-07-18

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态度及学习方式

如果指令难以说清,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做示范,那样学生就能“一目了然”。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应该注意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注重他们身、心、学习全面发展。快乐学习导致成功学习,成功学习又反过来促进快乐学习,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正确态度。这有利于学生终生的语言学习。
理论教育 2023-07-18

基于信息技术的即时反馈评价系统在阅读教学中的优化方案

在阅读前环节,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找准互动点,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通过问题制造认知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利用反馈系统“投票问卷调查”这一功能迅速反馈出学生对该阅读主题的认知差异,并以此作为阅读教学的资源和契机,引领学生进一步阅读理解。“投票问卷调查”为讨论有争议的问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参与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理论教育 2023-07-18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