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假如没有文学史》: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

《假如没有文学史》: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

时间:2024-0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小引为自己的书写序,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说白了,这只是笔者七八年间关于文学史与学术史部分文章的结集。在《探究“文学史”的形成》一文中,我曾提到,应该追问作为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和著述体例三位一体的“文学史”,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功能以及发展前景。1997年12月1日于西三旗寓所

《假如没有文学史》: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

《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小引

为自己的书写序,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因那毕竟代表着又一次耕耘的完成。至于收获如何,很难预料。除了天灾人祸,还有自身才气与学识的限制,实在勉强不得。这话,我在别的地方说过。

不过,这一回的写序,却一点也不轻松。原因是,所序之书,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心境、思路乃至文笔,都有较大的差异。重新检点,不如意处甚多。事先并无统一构思,如今更是回天乏力,无论如何变不成“专著”。明知世人对于专著的器重近乎盲目,厚积薄发的论文集,或许更值得咀嚼——可惜本书不在此列,无法引以护身。

说白了,这只是笔者七八年间关于文学史与学术史部分文章的结集。若干自以为精彩的短文,已入《学者的人间情怀》和《书生意气》;有些相关的专论,也因《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出版在前,不便重复收录,只好敬请有兴趣的读者费神了。

进入90年代,我在北大开设了专题课“现代中国学术史”,已经讲了三轮,越讲越心虚,始终不敢撰写“通论”。倒是另外三回的讨论课,即带领研究生研读、品鉴章太炎的《国故论衡》、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收获颇丰。即便如此,将讲稿整理成文,恐怕一时半载也无完工的希望。本书第一辑,乃忙里偷闲,于授业解惑之余,连缀成篇。诸文虽不成统系,且未能充分展开,却大都有自家面目。

去年夏天起,借助“老大学的兴衰”,我力图将教育、思想、学术三者熔为一炉,探讨20世纪中国的或一侧面。此课题,私心以为大有开掘的余地。可惜刚刚起步,在本书中,也只是略露端倪。“中国大学百年”,不管是作为话题,还是作为文章,都是我最关注的:这里有历史的感慨,也有现实的忧思。此类“盛世危言”,历来不受欢迎,可“不说白不说”。(www.daowen.com)

如果说本书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具体结论之外,很可能是学术史上的“文学史”这一研究视角,以及将学术史研究作为一种自我训练,回过头来重新构建“文学史”的意向。“重写文学史”,乃笔者本行,始终耿耿于怀。虽说近年笔墨略有转移,可《中华文化通志·散文小说志》以及本书第二辑诸文,还是可以表明我的志向与兴趣。

在《探究“文学史”的形成》一文(载《书生意气》,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年)中,我曾提到,应该追问作为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和著述体例三位一体的“文学史”,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功能以及发展前景。反省学科的根基而不是具体结论,必然涉及一系列重大问题,除了共通的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更与西方教育制度的引进、“文学革命”的提倡与追忆、国家权力对学术研究的制约与利用,以及中国学术传统与西方文学理论的互动等密切相关。除非不穷根究源,否则无法不跨越原有的学科边界;可一旦越界追击,并非通人的我辈,往往捉襟见肘。没有胆量瞒天过海,只好以此素面见人。

1997年12月1日于西三旗寓所

(《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陈平原著,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