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推理有效性的判定
在实际应用中,推理的情况更为复杂,往往不是出现一种推理,而是几种推理都存在。如何判定一个推理是否有效,就成为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将介绍三种比较常用的判定方法。
一、真值表法
复合命题推理实质上就是一个从前提到结论的蕴涵式,因此,如果该蕴涵式是一个重言式,那么说明该复合命题推理是有效的。所有的真值形式分为三种情况:重言式、可真式和矛盾式。重言式是一个真值形式的真值表全部为真;可真式是一个真值形式的真值表有些为真;矛盾式是一个真值形式的真值表全部为假。重言式一定为可真式,但可真式不一定为重言式。例如:
由上表可知:“p→q”的真值有些情况为真,为可真式;“~p→(p→q)”的真值全部为真,为重言式;“(p→q)∧(p∧~q)”的真值全部为假,为矛盾式。而一个命题推理是有效的,要求其真值形式必须为重言式。如果一个命题推理的真值形式不是重言式,则该推理无效。
一个命题推理有效,其推理形式为有效式;一个真值形式的真值表全部为真,该真值形式必然为重言式。有效式是对于命题推理而言的;重言式是对于真值形式而言的。命题推理有效,该推理形式一定为重言式;但重言式不一定为有效推理,它可能不是推理形式。简单来说,在命题逻辑范畴内,有效式一定是重言式,但重言式不一定是有效式。
真值表法是判定命题推理是否有效的一种方法,其判定过程是一个完全机械的可靠程序。
判定步骤:
第一步:将前提和结论分别形式化,写出其真值形式。
第二步:前提之间用合取符号连接,前提与结论用蕴涵符号连接,将整个推理写成一个真值形式。
第三步:根据初始真值表,得出真值形式的真值。
第四步:根据其真值情况,判定推理是否有效。
例(1):如果此物体受到摩擦,那么它就会发热;此物体受到了摩擦,所以,此物体会发热。
首先,写出推理的真值形式。用p表示“此物体受到摩擦”,用q表示“此物体会发热”,则两个前提分别为“p→q”和“p”,结论为“q”。
其次,将整个推理写成一个真值形式。该推理的真值形式为:(p→q)∧p→q。
再次,得出真值形式的真值。
最后,判定推理是否有效。由于该推理的真值形式为重言式,所以该推理有效。
例(2):如果官司打赢,那么学生要掏另一半学费;如果官司打输,那么学生要掏另一半学费;官司或者打赢或者打输;总之,学生都要掏另一半学费。
解:令p表示“官司打赢”;令q表示“学生要掏另一半学费”;用~p表示“官司打输”。
该推理的真值形式为:(p→q)∧(~p→q)∧(p∨~p)→q
由此可以判定,真值形式为重言式,该推理有效。
而如果一个推理的真值形式不是重言式,则该推理为无效推理。
例(3):如果不是小张和小李都不去春游,小王一定去春游;小张决定去春游,因此,小王一定去春游。
解:令p表示小张去春游;q表示小李去春游;r表示小王去春游。
该推理的真值形式为:(~p∧~q→r)∧p→r
由真值表可以断定,该真值形式不是重言式,该推理为无效推理。
从理论上说,真值表法可以判定任意推理,但该方法有个局限,如果复合命题推理所包含的变项较多,操作起来可能十分繁琐不便。还有对真值表法的简化使用,也称作简化的真值表法,或称归谬赋值法。当变项较多时,用这种方法就比较方便。
二、归谬赋值法
归谬赋值法的基本思想是:为了证明一个推理是否有效,我们将其转化为真值形式是否为重言式,而为了证明一个真值形式是否是重言式,必须证明它不可能是前件为真,后件为假。先假设所要判定的真值形式前件为真,后件为假,并且根据这个假设,给每个命题变项赋值,使其满足前件为真且后件为假。在这样的赋值过程中,如果出现矛盾赋值,即必须同时给一个命题形式既赋真值,又赋假值,那么,这说明原假设不成立,因而它是重言式;反之,如果不出现矛盾赋值,则说明该组赋值满足前件为真,后件为假,因而该真值形式不是重言式,该推理无效。
例(1):请判定(p→q)∧~q→~p是否为重言式。
(p→q)∧~q→~p
T T F T T F F F T
F
第一步,先假定“(p→q)∧~q”为真,“~p”为假。
第二步,得出“p→q”取真值,“~q”取真值,“p”取真值。
第三步,由“~q”取真值,可以得出“q”取假值。
第四步,由“p”为真,“q”为假,可得“p→q”为假。
第五步,“p→q”既取真值,又取假值,推出矛盾。所以,该假设不成立,真值形式为重言式。
例(2):请判定(p→q)∧q→p是否为重言式。
(p → q)∧ q → p
F T T T T F F
第一步,先假定“(p→q)∧q”为真,“p”为假。
第二步,得出“p→q”取真值,“q”取真值。
第三步,由“p”取假值,“q”取真值,可得“p→q”取真值。
第四步,当“p”取假值,“q”取真值时,并未推出矛盾,故该假设成立,此真值形式不是重言式。
例(3)如果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但并不围绕自己的轴线自转,那么地球上就没有白天和黑夜。因为事实上地球有白天和黑夜,所以,或者地球并不公转,或者地球既公转又自转。
令p表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q表示“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自转”,r表示“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
该推理的真值形式为:(p∧~q→~r)∧r→~p∨(p∧q)
(p ∧ ~ q → ~ r)∧ r → ~ p∨(p∧q)
F F T F T T T F F T F T F F
T
命题变项p赋值出现矛盾,故该真值形式为重言式,此推理有效。
三、自然推理法
自然推理是判定推理形式有效性的又一种方法。自然推理的基本思想是确定一些推理规则,这些规则具有保真性。也就是说,依据这些规则,从真的前提只会推出真结论。因此,从所要判定的推理的前提出发,依据推理规则,如果能形式地推出预期的结论,这就说明此推理有效。否则,此推理无效。
基本的推理规则有联言推理的分解式和组合式、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和析取附加式、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等。本章介绍的所有关于命题推理的推理规则,都具有保真性,在接下来的推理中,可以做为推理规则使用。
一般来说,自然推理法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将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形式化,写出其真值形式;
第二,由已知为真的真值形式按照推理规则进行推理;
第三,根据推理结果,确定该推理是否有效。
例1:某盗窃案的侦破过程中,甲、乙、丙、丁四人都有作案的嫌疑,后来进一步查明:
①如果甲和乙都是作案人,那么丙不是作案人。
②只有乙是作案人,丁才是作案人。
③甲和丙是作案人。
所以,乙和丁也是作案人。
解:令p表示甲是作案人;q表示乙是作案人;r表示丙是作案人;s表示丁是作案人。
(1)p∧q→~r 前提
(2)q←s 前提
(3)p∧r 前提
(4)p,r (3)分解式
(5)~(p∧q) (1)(4)否定后件式
(6)~p∨~q (5)等值命题
(7)~q (4)(6)否定肯定式
(8)~s (2)(7)否定前件式
所以,乙和丁不是作案人。而题干中结论是乙和丁也是作案人,与题目中推理结果不符,因此,题干中推理无效。
例2:饥饿或是胃部引起,或是大脑中的血液循环引起,或是全身的神经引起。如果饥饿由胃部引起,那么切断兔子胃部的神经联系就会阻止正常进食;但进行这样的实验并没有阻止兔子的正常进食。大脑的活动总是开始于神经末梢的被刺激。如果这样,饥饿就不会是大脑中的血液循环引起。因此,饥饿是由全身的神经引起的。
解:令p表示饥饿是由胃部引起;q表示饥饿是大脑中的血液循环引起;r表示饥饿是全身的神经引起;s表示切断兔子胃部的神经联系就会阻止正常进食;t表示大脑的活动总是开始于神经末梢的被刺激。
(1)p∨q∨r 前提
(2)p→s 前提
(3)~s 前提
(4)t 前提
(5)t→~q 前提
(6)~p (2)(3)否定后件式
(7)~q (4)(5)肯定前件式
(8)~p∧~q (6)(7)组合式
(9)~(p∨q) (8)等值式
(10)r(1) (9)否定肯定式
所以,饥饿是由全身神经引起的,题干中推理正确。(https://www.daowen.com)
练 习 题
1.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种类,并写出其结构式。
(1)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2)我们是见难而进,还是见难而退?
(3)如果而且只有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时候,国家才会出现。
(4)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物极必反。
(7)如果某推理的结论是错误的,那么或是该推理的前提是错误的,或是该推理的形式是错误的。
(8)会憎,才会爱。
(9)要做一个人民的作家,必须熟悉人民的语言。
(10)并非所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是科学家。
(11)在中世纪或其前后,由低等雄类中分化出了大型的类人猿。
(12)这个人或是作家,或是评论家。
(13)决不是一个人记忆力强并且延长学习时间,他就能够获得奖学金。
(14)人寿命之长短,或因受遗传因素影响,或因受后天因素的影响。
(15)他不但嘴上这么说,而且行动上也这么做。
(16)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一个看过《牛蛇》。
(17)并非甲、乙、丙看过《苔丝》。
(18)现在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压倒西风。
(19)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0)如果马克思主义害怕批评,如果它会被批评倒,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用了。
2.给出下列命题的负命题并进行等值推理。
(2)某厂产品质量、数童都超过了原定计划。
(3)如果甲队队员身材高大并且有必胜的信心,甲队就能打败乙队。
(4)那封信或是航空信,或是平信。
(5)这种方法既省工又省料。
(6)如果吃得多就长得胖。
(7)所有青年都是科学家,或者所有青年都是体育爱好者。
(8)他不可能不知道老王的地址,并且也不可能不去看他。
(9)当且仅当某年风调雨顺,这一年才能获得丰收。
(10)一个人没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或者缺乏文字表达能力,但他要写出好小说也是可能的。
(11)那封信要么寄往北京,要么寄往上海。
(12)他或者是个作家,或者是个艺术家。
(13)只有精通外语并且学会打字,才能成为一个好领导。
(14)只有见大风或者下大雨,运动会才不会按期举行。
(15)或者A和B去看电影,或者C和D去看电影。
3.下列假言推理是哪种假言推理?并请写出各假言推理的逻辑形式。
(1)只有学好基础知识,才能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他没有学好基础知识;所以他不能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2)如果大家心齐、有干劲,则我们的事情就有成功的希望;看来大家心齐,也有干劲;所以,我们的事情是有希望的。
(3)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这个教师是最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所以他是热爱教育事业的人。
(4)假如没有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我们要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有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5)当且仅当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它的三角才相等;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不等;所以它的三个角不等。
4.下列推理是分解式联言推理还是组合式联言推理?为什么?请写出推理的逻辑形式?
(1)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因为教师既要有高深的学问,又要有高尚的师德。
(2)中国是亚洲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是位于亚洲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3)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依靠力量,所以,知识分子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依靠力量。
(4)肯定一切的观点是错误的,否定一切的观点是错误的,所以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5.下列选言推理各是哪种选言推理?为什么?并写出各选言推理的逻辑形式。
(1)一篇译文出现错误,或是由原文错误造成的,或是由于翻译错误造成的;这篇译文出现的错误不是由原文错误造成的;所以,这篇译文出现的错误是由翻译有错造成的。
(2)在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彻底完成以后,摆在我国人民面前,只有两条道路:或者走社会主义道路,或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历史证明,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也是为广大人民所反对的,所以,我国的唯一出路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
(3)胜者或是因其强,或是因其指挥无误;该方取胜是因其指挥无误,因为该方取胜不是因其强。
(4)一种天然纤维,要么是植物纤维,要么是动物纤维,要么是矿物纤维,该天然纤维是矿物纤维;所以该纤维不是植物纤维,也不是动物纤维。
6.下列推理各是哪种推理?为什么?请写出该推理的符号公式。
(1)如果你热爱学习,学习会给你无穷的乐趣;如果你厌恶学习,学习会给你无尽的烦恼;你或者热爱学习,或者厌恶学习;因此,学习或者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或者会给你无尽的烦恼。
(2)一个人如果常练习短跑,他就会有速度;一个人如果常练习长跑,他就会有耐力;这个人既常练短跑,又常练长跑;所以,他跑起来既有速度又有耐力。
(3)如果认真,就能学得好;如果方法对,就能学得快;你或者学得不好,或者学得不快;所以,你或者不认真,或者方法不对,总之学习上有问题。
(4)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如果她富强,我们应该热爱她;如果她贫穷,我们也应该热爱她;不论她富强还是贫穷;我们都应该热爱她。
(5)如果一个罪犯态度老实,他就会彻底交待罪行;如果一个罪犯态度老实,他就会检举揭发同伙;这个罪犯不彻底交待罪行,又不检举揭发同仪;所以,他态度不老实。
(6)对于一个国家干部来说,如果你真心实意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你就应该坚持不断学习;如果你真心实意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你就应该积极工作;你或者不坚持学习,或者不积极工作;所以,你没有真心实意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
7.在某校的一次春节联欢会上,老师让两个学生做了一个游戏。他对两个学生说:“我手里有三块糖,两块软糖,一块硬糖。现在,我暗中分别给你们一人一块,我自己留一块。请你们根据自己手上的糖,来推测对方手里是什么糖。”
当这两个学生拿到糖时,起先都呆了一下,好像推测不出来。就在这时,其中一个学生兴奋地喊了起来:“我猜着了”。
请问:这个学生推出对方手里拿的是什么糖?他是怎样推论的?
8.一天早晨,王老头被害死在他的卧室里。公安人员调查现场时,听邻居反映,王老头的两个儿子都想独吞其家产,于是询问这两个儿子说:“案前你们是否去过死者的卧室?如果你们不是罪犯的话,那么就应该说实话。”大儿子说:“我进去过,是想跟父亲要点钱用,可他睡得很沉,我只好出来了。当时的准确时间我已经记不清了。”小儿子说;“我进去过,是给房里的老式挂钟上紧发条的。当时挂钟显示的时间是8点20分。”
“你拨没拨动指针?”公安人员问。
“没有必要,因为它走得很准确。”小儿子不慌不忙地回答。
公安人员立刻拘留了小儿子。
请问:公安人员在认定小儿子可能是罪犯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推理?请将这个推理写出来。
9.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在齐国时,群臣出于嫉妒心,派人刺杀了他。齐王命人到处抓这个刺客,然而一直没抓到。
苏秦临死前对齐王说:“臣死之后,请大王将臣五马分尸,并当众宣布臣是为燕国而来齐国的,这样,就一定能抓到那个刺客。”
苏秦死后,齐王就按此办理了。果然,那个刺客主动跳了出来,被齐王抓住。
请分析苏秦的遗言中包含了什么推理,并把它写出来。
10.据说,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有这样一段佳话:
文成公主既美丽又聪明,她选驸马时提出一个条件:求婚者谁能提出问题难倒她,她就嫁给谁。许多求婚的公子,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文成公主对答如流,使他们一个个高兴而来,败兴而归。
松赞干布得知后,他很坦然恳切地向文成公主说:“请问公主,为了使你成为我的妻子,我应提出什么问题才能难倒您?”文成公主听后,什么也没说,就应下了婚事。
请问:聪明的松赞干布用了什么推理,使文成公主不得不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写出这个推理。
11.郭沫若在《李白和杜甫》一书中,考证了李白的出生地,他写道:
唐代诗人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出处见范传正《唐友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文》(唐代宗初年曾任命李白为左拾遗,于时李白已死)。新墓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在李白死后五十年。其文有云: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
考碎叶在唐代有两处:其一即中亚碎叶;其二为焉耆碎叶。焉耆碎叶,其城为王方翼所筑,筑于高宗调露元年(679年)。《碑文》既标明“隋末”,可见李白的出生地是中亚碎叶,而非焉耆碎叶。
请问郭沫若考证李白出生地时用了什么样的推理?并把这个推理写出来。
12.某届“百花奖”评选结束。甲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获得最佳故事片奖,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孙悟空和小猴子》获最佳美术片奖,丙电影制片拍摄的《白娘子》获最佳戏曲片奖。
授奖大会后,某电影制片厂邀请这几部片子的导演去介绍经验。在火车上,甲厂的导演说:“真是有趣得很,我们三个的姓分别是片名的第一个字。丙说,我们每个人的姓同自己所拍的片子的片名的第一个字不一样。一个姓孙的导演笑一笑说:“真是这样!”
请问:这三部片子的导演各姓什么?写出推理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