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摄影技术基础实验的学习方法
做好摄影技术基础实验必须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0.2.1 实验前的预习
预习是做好实验的保证和前提。一般来说,实验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因此,只有充分理解实验原理、操作要领,并明确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将要解决的问题、使用的方法,才能积极主动、有章可循地进行实验,取得预期的成效,深切感受到做实验的乐趣和意义。
0.2.2 实验
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指导,认真准确地操作,规范使用仪器设备,多动手、多思考,及时做好实验记录;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学会观察和分析现象的变化,以便总结经验,提高实验效率。例如:在拍摄过程中,曝光的正确与否是一幅摄影作品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同等光线条件下,拍摄同一景物时,如果第一张的光圈和快门曝光组合不理想,即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就应该将拍摄使用的曝光组合(快门、光圈)数据记录下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设定光圈或者快门数值,从而达到第二张的正确曝光。
0.2.3 实验报告
做完实验后,根据教师的布置要写出实验报告,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实验报告要求内容确切,文字精练,书写整洁,应有自己的操作体会和认识。
实验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预习部分:实验目的、实验基本原理、主要仪器设备(含必要的元器件、工具)。
(2)实验操作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实验效果及结论: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实验效果的归纳、对实验的改进意见。
0.2.4 视频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
为丰富和创新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作者自制了本课程的视频教材和多媒体课件。这是实验教学中图文并茂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非常直观、生动地概括和演示基本操作技术、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从而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和吸收新的知识。因此,要求学生按时、认真收看和体会并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做好笔记。
0.2.5 怎样进行研究性(设计型)实验
本课程教学有两种模式:
(1)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指该学期规定的实验课时)完成所规定的实验内容,即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
(2)时间和内容在一定范围内(一般指该学期规定实验课时以外的时间)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即设计性实验。
若需做设计性实验,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制定实验方案,向实验室申请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并提交清单,向指导老师报告实验意义、目的以及创新点。设计性实验必须要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