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用 光
我们已经知道,摄影不能没有光,无光就谈不上曝光。光不仅能使胶片感光,而且不同的光位、光质、光比能使被摄体展现不同的形状、影调、色彩、空间感和美感、真实感。理解和掌握好光位是摄影用光、达到良好效果的关键。光位主要有正面光(顺光)、侧光、逆光、顶光与脚光等五种。本节我们以自然光源来解读不同的光位。
图6-11 点测光拍摄示意图
图6-12 “近测法”示意图
6.3.1 自然光光源的照明时刻
自然光光源主要是太阳光。它分直射光和散射光两类。直射光是指太阳直接照射到被摄体上的光线,光较强,明暗反差较大;散射光是指太阳透过云层而照射在被摄体上的光线,如阴天、薄云遮日、雨天等。这种光比较柔和,无明显反差和投影。
在用自然光摄影时,一般要注意将一天的自然光分为四个照明时段(图6-13)。
图6-13 自然光光源照明时刻示意图
无光照明时刻,是指黎明日出之前和黄昏日落后这段时间(A区),地面景物无直照阳光,而是由天空光照明。这种光线不强,不太适合拍摄人像、风光等照片。但可利用天空和地面的强烈反差来拍摄剪影,也可直接拍摄天空中的彩霞。黄昏也是拍摄夜景非常好的时机。利用天空光勾画出地面景物的轮廓,再结合景物的灯光拍摄出的夜景,画面和内容气氛更加真实、丰富。
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或太阳缓缓下落至地平线,即太阳在15°角以下时,我们称太阳初升或太阳将落时刻(B区)。这时的光线非常柔和,有明显的空气透视现象。这种光线既可拍摄地面景物也可拍摄日出日落。如拍摄地面景物,由于照射角度小,使被摄体形成较长的投影,适合表达情绪和气氛。如拍天空的太阳,可将地面景物处理成剪影或者半剪影,造成环境辉煌的画面效果,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
太阳在15°~60°角时,我们称为正常光照明时刻。测试的太阳入射角度适中,景物水平面和垂直面都能感受到光线,所以,此时拍摄的主体清晰明亮、层次丰富、极利于表现景物的主体、空间和质感,并赋予主体层次丰富、线条刚劲的效果。
太阳在60°~90°角时,即中午的太阳光线,我们称为顶光时刻。由于光线垂直向下,显现景物光照明暗反差极大的景象。一般情况下,顶光不宜拍摄景物,因为反差较大,空气透视效果差,层次不丰富,但可以用来实现刻画人物的刚毅性格的效果。
6.3.2 光位
光位是指拍摄时光线照射于被摄体的方向与角度,同一景物在不同光位照射下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光位主要有正面光、侧光、逆光、顶光与脚光五种。
(1)正面光
正面光,也称顺光,是指光源正对着被摄体射来的光线。在正面光的照射下,被摄体正面均匀受光,投影落在背后。
正面光的特点是光线平、淡,影调层次也不够丰富,明暗反差小,不易表达主体感、空间感和质感。但在摄影实验中,常遇到正面光,而又非拍不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用以下手段来弥补正面光的不足:
第一,安排被摄体置于有与其对比强烈色光的前景与背景之中,使被摄体和前景、背景分开;
第二,安排被摄体本身的色调时,应使其有强烈的对比;
第三,利用主体本身的线条,加强画面空间透视感。
利用正面光拍摄景物虽然有诸多不足,但在拍摄人像时,可达到人脸皮肤柔化、减轻皱纹的效果。
图6-14 正面光拍摄
(2)侧光
侧光是指光源从被摄体的右侧或者左侧射来的光线,侧光又分前侧光(45°)、后侧光(90°)。
图6-15 侧光光位示意图
图6-16 侧光拍摄的画面富有立体感
侧光是摄影中常用的一种光线,它比较符合人们提倡的视觉习惯。侧光的特点是有明显的影调、明暗对比,能很好地表现被摄体的立体感和质感,取得轮廓线条清晰、影调层次丰富、明暗反差和谐的效果。如果利用侧光拍人物,能较好地表现人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心情绪。如果利用侧光拍风光,能使画面层次丰富,富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利用侧光摄影应注意控制好光比,光比调整在1∶2或者1∶3为好,一般不要超过1∶4。如果拍摄儿童少女、婚纱等,光比就在1∶2范围内;如果要体现阳刚之气,沧桑之感,就用1∶4或以上的光比,这样的光比能较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逆光
逆光是指光源正对照相机镜头,从被摄体背面射来的光线。逆光包括正逆光(180°)和侧逆光(135°左右)。
图6-17 逆光光位示意图
逆光是所有光源中最具魅力、最有艺术表现力的一种造型光源。逆光的特点:有较强的表现力;可将被摄体勾画出明亮、清晰的轮廓线条;轮廓线将被摄体和背景分隔,更能突出主体、增强影调层次感、制造特殊的气氛。
图6-18 逆光拍摄图片的效果
利用逆光拍摄人物、动物、雪景、沙漠、水面、风景等都能获得影调、层次、质感最完美的体现。
逆光比其他光源难以掌握,但在拍摄中,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可获得满意的逆光效果:
①要选择深色的背景。将主体置于深色背景前面,能加强主体的亮度,使其轮廓线更加亮丽。背景越深,这种效果越明显。深色背景可根据拍摄地点的环境来定,可以是树荫、背阴的山、建筑物的暗部等。但不可把天空做背景,否则主体轮廓线和天空叠在一起,逆光拍摄的特点将荡然无存。
②以主体暗部的亮度来测光曝光。由于主体在逆光下大面积朝着照相机,处在阴影中,相对亮度较低,所以在测光曝光时一定要以人脸的亮度为准。一般用点测光方式或近测法来获取曝光数据,切不可直接在拍摄点采用偏重中央测光方式,否则达不到拍摄效果。
③可适当加用辅助光。由于逆光照射,人物的脸部相对较暗,这时加用辅助光,能使人物脸部质感得到较好的体现。辅助光可用反光板、闪光灯,如果条件受限制,也可用白纸、白布等代替。
④防止逆光下的直射光进入镜头。由于逆光正对着照相机镜头,光线很容易射入镜头内,造成光晕、灰雾,致使拍摄失败。解决方法:一是镜头前安装遮光罩;二是将机位抬高,用俯角拍摄;三是用被摄体本身来挡住直射光线。
(4)顶光
顶光是指光源来自被摄体的正上方,例如正午的阳光就是顶光。顶光会使人物脸部多处产生阴影,如眼睛、鼻下、下巴,所以通常不用顶光去拍摄人像。但有时为刻画人物的刚毅性格,是可以用顶光来实现的。
图6-19 用顶光拍摄,脸部有阴影
(5)脚光
脚光是指光源来自被摄体的下方。自然光中没有脚光的光位,脚光只有在摄影棚中利用人工光源才可实现。脚光常用于反面人物,是实现丑化效果的灯光方向;脚光还常用于广告景物的拍摄。
图6-20 用脚光拍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