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10章 黑白照片放大技术

实验九 黑白照片放大练习

实验目的:1.了解放大暗房布局及设备;

     2.掌握黑白照片放大过程;

     3.掌握黑白照片冲洗步骤。

实验内容:学生持自己冲洗好的黑白底片,到指定的暗房进行黑白照片的放大和冲洗。

内容要求:熟悉放大机操作,正确把握放大时光圈和曝光时间的设定;根据放大的尺寸,调定放大尺板;练习冲洗照片全过程;根据密度的高低,把握好显影时间。

主要仪器:放大机LPL6600 10台套

     放大机C7700MX 10台套

     放大安全灯 20支

     定时器 20个

     镊子 20支

     显影液+定影液 人均1000ml

实验时数:4学时。

10.1 放大暗房布局及放大机结构

10.1.1 放大暗房布局

黑白相片放大暗房的布局,主要以红灯(安全灯)照明、杜绝其他任何光源的进入为基准,以放大部分与冲洗部分设施分开(干湿分开)为宗旨。

图10-1 放大暗房布局图

10.1.2 放大机的结构

图10-2 放大机结构

立柱。是放大机头升降轨道支柱,通过它可使机头固定在立柱的任何位置上,如想要照片放大一点,就往上升,反之向下降。

底座。是支撑立柱的坚实基础,放相时,也是放置放大尺板和相纸的平台。

灯室。内装光源,并有散热功能。

光源。起对相纸曝光的作用,是一种能更换的特制的白炽放大灯。

聚光镜。安置在光源与底片之间,把通过灯室的光线聚光后投射到底片夹上。

底片夹。可以取下,用以固定底片。有的放大机和底片夹是可以根据底片的大小进行调节的。

镜头。底片的光线由镜头聚焦后,投影到相纸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影像。镜头上有光圈,用以调节投射到相纸上的光亮度。

升降手柄。按下手柄,可升降机头来调整放大尺寸。松开手柄,即可固定调整后的尺寸。

对焦旋钮。通过前后旋转对焦旋钮。可上下移动镜头,使投射到相纸上的底片影像清晰。

10.1.3 放大部分其他配套设施

(1)放大曝光定时器

定时器连接放大机,达到对相纸影像的精确曝光。定时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刻度式,一种是电子显示式。它们都是以秒来划分的。

图10-3 曝光定时器

(2)安全灯

黑白放大间,都是以红灯为安全灯,因为它对黑白相纸不感光,可起到一定的照明作用,对操作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红灯的亮度不能太大(特别是不能靠近放大机旁边的安全灯),否则会干扰相纸,导致其产生灰雾。

图10-4 黑白放相安全灯

(3)相纸的纸面和纸号

纸面:

①光面纸——主要用来印放新闻宣传照片、生活照片等。光面纸可呈现底片上的每个细节,质感较强,所以用途广泛,使用较多。

②绒面纸——用于人像或特殊风光照片。因为它有不规则的纹路,可使人物或风景更为柔和。

纸号:

为了适应不同密度、反差的底片,黑白相纸分为软、中、硬三类。国内生产的相纸以1、2、3、4号表示,依次表示软性、中性、硬性、特硬性。

如果底片曝光和冲洗正常,底片上的影像反差就不会有大的差异,这样的底片称之为标准底片,可用2号相纸放相。

图10-5 正常底片

当底片密度较厚、反差较大时可用1号相纸放相,这样可降低影像的密度和反差。

图10-6 较厚底片

当底片密度较薄、反差较小时,可用3、4号相纸放相,这样可提高影像的密度和反差;底片与相纸选择使用得当,放出的照片层次反差就好。

图10-7 较薄底片

10.2 放大步骤

第一步 打开电源

打开所有应打开的电源,包括曝光定时器、红色安全灯等。

第二步 将底片放入底片夹

把底片夹从放大机头中抽出,将底片放入底片夹,底片放置时,乳剂朝下方,底片的顶部还应朝着自己,这样才能使投射到相纸上的影像不会颠倒。之后,将装好底片的底片夹插入放大机头中。

图10-8 将底片放入底片夹

第三步 调整放大机头高度和放大尺寸大小

根据所放相片的大小,升高或降低放大机头;调节好放大尺板的尺寸。

第四步 对焦

用一张空白的相纸放入放大尺板的滑尺下,转动放大机对焦旋钮,直到把焦点调到最清晰。对焦时,光圈应开到最大位置,便于观察影像的对焦和裁剪。

第五步 调节镜头光圈和设定曝光时间

在底片密度、反差正常的情况下,推荐光圈设置在F8,曝光时间随机头的高低增加或减少;如果底片密度厚、反差大时,光圈设置就应大一些,反之应该小一些。

图10-9 调整

图10-10 对焦

第六步 放入相纸

把对焦用的空白相纸取出,关闭放大机灯后放入一张新的放大纸,放大纸乳剂面朝上(反光的一面是乳剂面)。

第七步 曝光

按下曝光定时器上的曝光按钮,放大机上的放大灯将开启,并按设定的时间自动对相纸曝光。时间一到,放大灯自动熄灭,曝光完成。

图10-11 调节镜头光圈和设定曝光时间

图10-12 放入相纸

图10-13 曝光

10.3 黑白照片冲洗方法

在放大照片的过程中,感光的相纸仍然是看不见影像的,只有把它进行显影后才能看到。而显影、停显、定影、水洗和干燥又是放大冲洗的完整工序,只有经过了这些工序才标志着一张照片的诞生。

图10-14 黑白照片冲洗

10.3.1 显影

黑白相纸经过感光后,就放入显影液中进行显影。常用显影液为“D72”,温度为20°C,显影时间为2分钟最佳,并注意翻动相纸,使其充分均匀显影。在整个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影像会由浅到深慢慢呈现出来。当影像的反差、层次、质感达到最佳时就应停止显影。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如果出现两个极端效果时,就应在放大曝光环节中重新设置曝光的光圈和时间。如果在显影时相纸很快变成全黑,说明曝光过度,需要缩小光圈或者减少曝光时间;如果在显影时相纸放入显影液中2分钟后影像的反差、层次还不够理想或者完全不出来,说明对相纸的曝光不足,需增大光圈或增加曝光时间。

10.3.2 停显

停显的作用有两个:其一,照片放入停显液后,会立即停止显影,以便观察显影效果,如认为显影不够,还可用清水洗一下继续放回显影液中显影。二是起到显影过渡到定影的中间缓冲的作用,避免更多的显影液直接进入定影液,使定影较早失败。停显液的配置可按1000ml清水加入30ml冰醋酸调配。如果未配置也可用清水代替。操作为,将照片从显影液中取出直接放入停显液,时间控制在15秒左右。

图10-15 显影

10.3.3 定影

停显完毕后,将照片浸入定影液。常用于黑白照片定影的药液与冲胶卷的定影药液相同,即“F-5”,时间为15分钟,温度为14°C~24°C。如果温度低于14°C,可适当延长定影时间,如果温度高于24°C,可适当缩短定影时间。定影过程中也应时常翻动照片,使其定影彻底。

10.3.4 水洗

定影后,必须经过彻底的水洗。宜用流水冲洗,作用是冲洗掉照片上所有残留的化学药品;否则照片会发黄,保存时间不长。在20°C左右的水温下冲洗半个小时最佳。冲洗时注意时常翻动照片,这样可使照片冲洗彻底,也可防止由于冲洗盆中的照片过多产生粘连现象。

10.3.5 干燥

水洗完成后,应将照片上的水分彻底去掉。可用吸水纸、海绵擦干,并用夹子将照片平衡夹在固定物(铁丝、绳子)上自然晾干,这样便于保存。

图10-16 干燥

本章思考与练习

1.放大机的结构是怎样的?

2.黑白照片放大有哪几个步骤?

3.如果照片经过显影后,密度过大或过小,你将如何调整放大机的曝光?

4.目前,我国生产的黑白放大相纸有1号、2号、3号、4号,在放相时,你是如何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