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 Revit Architecture 2015

8.2.1 Revit Architecture 2015

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专为建筑信息模型(BIM)而构建。BIM是以协调、可靠的信息为基础的集成流程,涵盖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通过采用BIM,建筑公司可以在整个流程中使用一致的信息来设计和绘制创新项目,并且还可以通过精确实现建筑外观的可视化支持更好地沟通,通过模拟真实性能让项目各方了解成本、工期与环境影响。

软件共有5种图元要素,主体图元有:墙、楼板、屋顶、天花板、场地、楼梯、坡道等,其参数设置可以是构件的厚度、高度等。主体图元的参数设置由软件系统预先设置,用户不能自由添加参数,只能修改原有的参数设置,编辑创建出新的主体类型。

构件图元有:窗、门、家具、植物等三维模型构件。构件图元的参数设置相对灵活,变化较多,在Revit中用户可以自行定制构件图元,设置各种需要的参数类型,以满足参数化设计修改的需要。

注释图元有:尺寸标注、文字注释、标记和符号等。这些都可以由用户自行定制,以满足各种本地化设计应用的需要,比如展开项目浏览器的族中注释符号的子目录,即可编辑修改相关注释族的样式。Revit中的注释图元与其标注、标记的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特定的关联的特点,如门窗定为的尺寸标注,若修改门窗位置或门窗大小,其尺寸标注会根据系统自动修改;若修改墙体材料,则墙体材料材质标记会自动变化。

基准面图元有:标高、轴网、参照平面等。这些在开始绘制三维视图的时候就需要建立的,并且以此为基准开始建立模型。

视图图元有:楼层平面图、天花板平面图、三维视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明细表等。它们都是有关联的,可以通过软件对象样式的设置来统一各个视图的对象显示。同时,每一个平面、立面、剖面视图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每一个视图都可以设置其独有的构件可见性设置、详细程度、出图比例、视图范围设置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调整每个视图的视图属性来实现。

Revit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族。通过族的创建和定制,使软件具备了参数化设计的特点及实现本地化项目定制的可能性。族是一个包含通用属性(称作参数)集和相关图形表示的图元组,所有添加到Revit Architecture项目中的图元(从用于构成建筑模型的结构构件、墙、屋顶、窗和门到用于记录该模型的详图索引、装置、标记和详图构件)都是使用族创建的。

Revit Architecture的应用特点:

首先要建立三维设计和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创建的模型具有现实意义:比如常见墙体模型,它不仅有高度的三维模型,而且具有构造层,有内外墙的差异,有材料特性、时间及阶段信息等,所以,创建模型时,这些都需要根据项目应用需要加以考虑。

关联和关系的特性:平立剖图纸与模型,明细表的实时关联,即一处修改,处处修改的特性;墙和门窗的依附关系,墙能附着于屋顶楼板等主体的特性;栏杆能制定楼梯坡道为主体、尺寸、注释和对象的关联关系等。

参数化设计的特点:类型参数、实例参数、共享参数等对构件的尺寸、材质、可见性、项目信息等属性的控制。不仅是建筑构件的参数化,而且可以通过设定约束条件实现标准化设计,如整栋建筑单体的参数化、工艺流程的参数化、标准厂房的参数化设计。

设置限制性条件,即约束:如设置构件与构件、构件与轴线的位置关系,设定调整变化时的相对位置变化的规律。

协同设计的工作模式:工作集(在同一个文件模型上协同)和连接文件管理(在不同文件模型上协同)。

阶段的应用引入了时间的概念,实现四维的设计施工建造管理的相关应用。阶段设置可以和项目工程进度相关联。

实时统计工程量的特性,可以根据阶段的不同,按照工程进度的不同阶段分期统计工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