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用”眼睛多的自闭儿
第1节 “用”眼睛多的自闭儿
我从来不以智力程度来区分自闭儿。没有一个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判定为“低功能”,而且很多孩子通过家长及各方努力,越来越朝好的方向发展。我通常会从使用感官学习的角度对自闭儿进行一个简单划分,目的是让父母们据此区分自己的孩子使用哪种感官比较多,从而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发展其他感官系统,让各感官学习能力均衡发展,逐渐跟上普通孩子的脚步。
孩子们在小的时候,一般都是女孩子先开口说话,而男孩子说话会相对晚一点。在幼儿园甚至小学阶段,通常也是女孩子的智力发展相对比较快,在语言、音乐等方面优势明显;男孩子则往往会比女孩子“晚发育”一些,有的是到了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他们在数、理、化以及动手方面的能力和特长才显现出来。
从学习能力的角度来看,一般女孩子在“耳朵听”方面比较强势,属于“听语学习者”,背书快、语言好、喜欢音乐;男孩子则不同,比较多的属于“视觉学习者”,理科好、动手能力强。特别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不同学习类型的孩子区别更加明显。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女孩子属于视觉学习者,而男孩子的学习方式比较像女生。
在孩子成长过程之中,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也会造成孩子能力不均衡发展。就像现在高楼林立,大部分孩子的活动范围很有限,而优越的家境又让他们失去了许多动手操作的机会。不像我们小的时候,一放学就在弄堂里跳橡皮筋、丢沙包、捉迷藏,很多男孩子还会玩打弹子、刮香烟牌、抓人之类的游戏,而且游戏的道具也都是自己动手去做的。正是在这不知不觉地“玩”当中,锻炼了感觉动作以及手眼协调的能力。现在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就会送他们去学英文、乐器等,这些都是使用听语功能比较多的学习。这样一来,大部分孩子在发展过程当中就会变成听语能力强,而视动统合能力差。很多孩子能说会道,但一动手就不行,原因亦是如此。
科学实验证明,自闭儿在先天特质上往往比较倾向于视觉学习,所以早期很多孩子开口晚、语言发展迟缓。这个时候,他的视觉能力并没有进步(即便使用视知觉功能去学习),这只不过是自闭儿总喜欢沉溺于视觉刺激当中的一种表现,比如看光线、看物体的直角边、斜眼看人,等等,这些都是他强烈使用视觉的缘故。很多父母都是因为孩子不说话了,才意识到孩子有问题,所以这时的干预和训练都会拼命盯在语言上。
现在的家庭组成形式大多是“六大一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时候还要再加上一个家庭教师或家政阿姨,六七个人对着一个孩子拼命进行语言刺激。在成人语言的“狂轰滥炸”之下,很多自闭儿开始说话了,但是,就算他们逐渐学会发一些简单的音,在语言方面的发展依然缓慢。
鸿鸿的眼睛特别明亮清澈,脸庞也很清秀,他妈妈总是说,身为哥哥的鸿鸿长得特别好看,虽然弟弟是个普通孩子,却不如鸿鸿那么漂亮。刚来中心的时候,他妈妈就告诉我,鸿鸿很喜欢在纸上乱涂乱画或一个人玩,就是不喜欢别人教他说话。
等到鸿鸿正式来上课以后,我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喜欢看别的小朋友画图、用剪刀或者做手工,只要老师一开始教他发音,他就趴在桌子上,低头不看老师,如果硬要让他抬头看老师发音的口型,他就会发脾气,哼哼地叫个不停。
老师并没有气馁,因为他知道这是由于鸿鸿早期听语刺激不足及用眼睛频率过多所致,所以不管鸿鸿爱不爱听,老师一直坚持给他灌输大量的语言刺激。除了上语言课之外,在运动和平常的接触中,老师也不断地对鸿鸿进行简单、重复的发音刺激——发“妈”这个音,并请他妈妈在家中帮忙,一起加强语言刺激的量。
三四个月之后,鸿鸿开始学会了发一些简单的音,但我们发现鸿鸿除了在句子长度方面进步缓慢之外,还有很严重的发音问题——他的气息总是出不来。他的舌头不会灵活转动,只会发一些喉音,很难发唇音和齿音。另一方面,他的视觉能力进步非常快,没多久就提升到和他年龄相仿的水平。他妈妈也说,鸿鸿现在在家很听话,没以前那么难带了,理解力也变好了,能和弟弟一起做些简单的游戏。
在这个阶段,老师更加注重鸿鸿语言能力的发展。在感觉动作方面,除一些必要的技巧提升,老师会让鸿鸿每天都练习连续前翻。这能够刺激鸿鸿前庭语言的发展,并且可以促进他口部肌肉的发育,有利于提升语言的清晰度。另一类型的锻炼是增加他跳跃和荡秋千的量,连续的跳跃、俯冲和摆荡有助于改善鸿鸿发音时的语调和气息。在大运动的基础上,老师也会适当地让鸿鸿做一些辅助型的小运动,如吹纸片、吹气球、使用吸管等,这些都有助于口部小肌肉的发育。
老师还根据鸿鸿目前的发音情况,记录下他能发的几个音。像比较简单的喉音“a、o、e、u”,鸿鸿发得还算清楚,但发舌音还是不行,发卷舌更困难。鸿鸿还不懂得如何去使用自己的舌头来帮忙发音,所以一方面,老师会让鸿鸿大量练习他已经会发的那些音,不断巩固,通过自身练习去拓展发音的量;另一方面,帮助鸿鸿在他能发的那些音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如把元音“a”和“b、m、w”等进行组合,这些都是他比较容易发出来的,但是像“k、h、n、l”这些就会相对困难些,至于发“s、sh、c、ch、z、zh”这样的齿音就更难了。老师有时也会利用压舌板塑造口型,帮助他发那些难发的音。
虽然发音的难度有一些规律,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遵循同一个规律,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先发哪一个音,然后有针对性地教孩子发这个音。像鸿鸿这样的孩子,虽然发音对他来说确实比较困难,但是通过长期不懈的运动和发音练习,他也会有一定的进步。通常孩子们要到上了小学才能把所有的音都发清楚,所以在七八岁之前,孩子的发音情况还是可以改善的。
还有一种爱用眼睛的孩子,我把他们称为是天才型自闭儿。虽然他们在早期语言的开发上有一点迟滞,但当他们会说话并进行系统的特殊教育之后,进步会非常快,并表现出一些特长,特别是在数学、绘画等使用视觉功能比较多的方面。
平平就是这样的孩子。在来我们中心之前,他妈妈真的以为他是程度较差的那种自闭儿,因为他都四岁了还没开口说话,不爱看人,也不爱和人做游戏。因为孩子的缘故,妈妈非常焦虑,以至于头发也渐渐白了。直到一个周末,他们在游乐园里遇到在我们中心训练的另一个孩子的家长,经介绍,第二天妈妈就带着平平来到我的办公室,开始了对平平的训练。
很幸运的是,平平进步飞快,不到三个月,他就开始说话了,而且发音也还算是准确。不到半年,平平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不仅学会了说话,理解能力也提高了很多。更为神奇的是,平平的记忆力非常好,没多久就认识了很多汉字,马路上的各种招牌,只要妈妈教过一次,他就能马上记下来,而且平平更是有着上好的数学天赋,数数、加减法,老师一教,他很快就能学会。
有一些自闭儿的情况和平平很相似,如果得不到系统而合适的训练,他似乎永远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每天只会用眼睛东张西望,全然懵懂。若是我们从最基础的教育入手,从配合、动作、语言、理解……一路教下去,就会发现这些孩子通常都有惊人的表现。
过了两年,平平去了一所普通小学读书。与普通孩子相比,平平总是少言寡语,不爱和人交往,而且总是有点怪怪的。每天妈妈送平平去上学,到了校门口,教平平向老师说“早上好”,平平总用一种怪怪的眼神打量老师,但并不问好。课间的时候,也有孩子找平平玩,可平平并不给人面子,只喜欢坐在位子上做自己的事情。虽然大家都觉得平平有点奇怪,不过平平能够做得来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数学和英文,而且成绩也保持在中上水平,数学更是优秀,所以老师并不认为他是一个特殊的孩子。
当然,在我看来,平平的身上仍然存在某些自闭的特质,只不过经过长期的特殊教育,平平的特殊才能淡化了他的某些缺陷。
值得父母们注意的是,对于像平平这样智商和记忆力特别好的孩子,一路成长也并不能掉以轻心。到了二年级的时候,平平又显现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在语言表达上。由于平平是个视觉功能特别强的孩子,他的语言能力会相对弱些,就像一个画家不喜好说话。二年级的作文要求孩子们能完整地说清楚一件事情,这对于语言能力较低、词汇不丰富的平平来说,难度真的不小。
每个星期六上午,平平还是会来中心上课。由于平平识字能力很强,但语言理解能力不足,老师为平平准备了有文字提示的看图写话。尽管如此,平平还是必须要在老师充分的提示下,才能完成大概几十个字的写话。对于图片上的人物究竟要做什么事情,他总是不太清楚,往往要依靠老师反复不断地启发性引导,“你看林林的表情是怎样的呀?”“她走到什么店去了呀?”“她手里拿的是什么?”“你看她买了鲜花和蛋糕是做什么用的?”……平平才能把一些句子说完整,然后把这些句子写在纸上。
图1 平平的功课
这样的训练反复多次之后,平平在语言能力上有了很大进步,他开始能够叙述一些事情了,虽然这些叙述在我们看来是最为简单的。
由此可见,不管孩子的能力如何,作为父母和老师的我们,永远不能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也许你今天的付出,就会改变孩子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