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欣赏
食蔬类
山里红(大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major N. E. Br.(蔷薇科植物)
【常识简介】
山里红为常见果树之一,花白色,多数成簇,果形较大,鲜吃或加工后食用。落叶乔木;叶片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果实直径可达2.5厘米,深红色,有浅色斑点。
【药用部位】
果实称“山楂”,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效。叶称“山楂叶”,亦可药用。
枣 Ziziphus jujuba Mill.(鼠李科植物)
【常识简介】
枣为常见果树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品种多样。其果实甘甜可口,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后食用。花芳香,为良好的蜜源植物。落叶小乔木;茎枝具刺;花瓣5;花盘黄色,肉质;核果,中果皮肉质,可食用,核骨质,两端锐尖。
【药用部位】
果实称“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
诗句欣赏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唐·李颀《送陈章甫》)
《诗经》中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诗句。
蕺菜(鱼腥草)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三白草科植物)
【常识简介】
蕺菜的嫩根茎及茎叶在西南地区常作蔬菜食用,又称“折耳根”。草本,具特殊气味;叶卵形,基部心形;穗状花序基部有变态的叶子形成的总苞片4枚,白色,花瓣状;雄蕊3;花柱3。
【药用部位】
全草称“鱼腥草”,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
桃 Prunus persica (L.) Batsch(蔷薇科植物)
【常识简介】
桃为常见果树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品种多样。果肉多汁,甘甜可口。花早春开放,亦为赏花树种之一。乔木;花先叶开放;花瓣5;雄蕊多数;核果,外被短柔毛,缝线明显。作为福寿吉祥的象征,我国有用桃祝寿的传统习俗。
【药用部位】
种子称“桃仁”,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
诗句欣赏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
萝卜 Raphanus sativus L.(十字花科植物)
【常识简介】
萝卜又称莱菔,为常见蔬菜之一,根可食用,各地多有栽培。草本;直根肉质肥大;总状花序;花瓣4,“十”字形排列;果实成熟时,果皮干燥,果型修长,形成“长角果”,顶端具喙,于种子间稍缢缩。
【药用部位】
种子称“莱菔子”,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
诗句欣赏
莱菔根松缕冰玉,蒌蒿苗肥点寒绿。(宋·方岳《春盘》)
菊花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菊科植物)
【常识简介】
菊花为传统名花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栽培繁育品种极多。同时,菊花亦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我国人民常饮用的菊花茶。多年生草本;小花极多,密集形成头状花序,外围边花舌状,呈白色或淡黄色,雌性;中央管状花为黄色,两性。日常生活中的“一朵菊花”即为此“头状花序”。
【药用部位】
头状花序称“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诗句欣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落花生(花生) Arachis hypogaea L.(豆科植物)
【常识简介】
落花生为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种子可食。一年生草本;偶数羽状复叶;花冠似蝶形;子房受精后,伸入地下发育成熟;荚果不开裂,通常于种子之间缢缩。
【药用部位】
种皮称“花生衣”,有止血功效。
枇杷 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蔷薇科植物)
【常识简介】
枇杷为常见果树之一,各地多有栽培,秋冬时节开花。其果酸甜可口,生食或加工后食用。常绿小乔木;叶片革质;多花形成圆锥花序;花瓣5;雄蕊多数;果皮肉质,称为“梨果”,呈黄色或橘黄色。
【药用部位】
叶称“枇杷叶”,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功效。
诗句欣赏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唐·杜甫《田舍》)
桑 Morus alba L.(桑科植物)
【常识简介】
我国种植桑树的历史悠久,桑叶为养蚕的主要饲料。其果穗称“桑葚”,成熟时黑紫色,甘甜可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小,单性,雌雄异株,许多小花无花梗,密集形成穗状花序;果实由雌花序发育形成,称为“聚花果”。古人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用“桑梓”比喻故乡。
【药用部位】
叶称“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根皮、嫩枝及果穗均可入药。
诗句欣赏
《诗经》中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的诗句。
薯蓣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薯蓣科植物)
【常识简介】
薯蓣又称山药,是常见蔬菜之一,鲜根状茎为常用食材,做法多样,各地常有栽培。缠绕草质藤本;根状茎长圆柱形;单叶,叶腋内常有珠芽。
【药用部位】
根状茎称“山药”,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
诗句欣赏
铜炉烧柏子,石鼎煮山药。(宋·苏轼《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