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合适
在纪录片《水果传》里看到了椰子的繁殖。椰子需要等待潮汐,当遇见合适的海浪时,成熟的椰子便会从树上掉落,依靠坚硬外壳的保护,在大海中漂泊,直到再次被海浪冲上沙滩,遇见合适的土壤,椰子才会生根发芽。只有为数不多的椰子最终能够遇到合适的海浪和土壤,成功地扎根生长,更多的椰子会在日复一日的海上漂泊中腐烂或萎缩。
我很感动于这样的片段,即使是植物,其生长也是需要遇见“合适”的。细想起来,无论是植物的生长还是人的成长,都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与合适的环境或人相遇。可这份合适又是那样的难遇、难得,否则所有的植物都会拥有成长的沃土,所有的人也都能走过成功的桥了。
无论在教室里还是教室外,我都能听到“学困生”的称呼。关于不学习或是不爱学习的学生,有很多观点和方法。有的说要提升学生的兴趣,于是各种教学法应运而生;有的说要加大监督力度和习题量,于是家长便将大量的习题置放于孩子案头,以至于孩子的学习帐欠了又欠;有的说要改变一下孩子的学习环境,于是将孩子的学校、班级转了又转;有的说要降低难度,集中辅导,于是“补差辅导班”遍地开花;有的说需要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于是“家长学校”和“家长学堂”便开始辅导一批又一批的家长……在这么多种方法之下,我依然吃惊并遗憾地发现,有一些孩子变成了让教育无计可施的对象。
我读过一些教育著作当中的成功案例,比如整个班级的孩子都被培养成了优秀的人才,于是老师成了名师,理论成了神话,方法成了黄金良策。很多家长都在学习并使用这些方法,却并没有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所以我总是相信,若真的有这份成功,那么那一整个班级的学生一定是人为安排、调整的。失去了自然,植物便无法生根,人又怎么能成长呢?
我将那些漂浮在海面上的椰子比作 “学困生”。如果他们在无尽的世事中沉沦和枯萎,那也是自然的。没有沉沦,哪里有成功?没有枯萎,哪里有绽放?在教学过程中,之所以会有一些不易改变的“学困生”,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接触到另一种教育。走出学堂,另一种教育叫作生命和生活。或许让“学困生”改变的最好方法就是“遇见合适”。一个合适的环境,一位合适的老师,甚至是一本合适的书或是一句合适的话,只要出现在人生中合适的时间,那些孩子便也能如同冲上沙滩的椰子一样生根发芽,让生命的潜力和生活的本领释放出来。
花迟早会开,只是还没有遇到合适的时令和合适的暖风。
教育本不应该把孩子一生中幸运的种种遇见都集中在短短几年里用干耗尽,我们也要学会留一些遇见给生活,留一些遇见给生命。
孩子一生中会遇见很多的失败和成功,让失败来得早一点儿,让成功来得晚一点儿或许更加合适。我们每个人也都在生命的旅程中奔波前行,无论遇见的是合适的风景还是朋友,都是生命对我们的弥补和恩赐。除了等待,我们还应珍惜。
如同那些掉进大海的椰子一样,对于“学困生”的教育,除了那么多已经被总结归纳的方法之外,还有一种就是等待——等待遇见,遇见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