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战胜狼群

2.战胜狼群

杨第二天就后悔了。人对没有得到的东西往往会念念不忘。果然,他一早起来就在那嘀咕:“我还要上山寻找野鹿,这次我不会再那么仁慈了,我要像狼一样追赶它们,和它们比智慧,比耐力,我倒要看看是它们跑的速度快,还是我的子弹快!”

杨早早地上山了。山上的景色真美啊!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山丘上,散布着湖泊、森林与草原,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杨被眼前的景象感染了,浑身也充满着活力。

“这是我的黄金时光,是我最快乐的时光,美好的青春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照亮我的人生。”杨在后来的岁月里,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印证了这一段“黄金时光”值得他永远铭记。

杨迈开步子像野狼一般向前走去,他走得虎虎生风,惊动了躲在草丛中的野兔和在树林中歇息的鸟儿。杨没有心思管这些小猎物,一心一意地寻找着野鹿的脚印。这些脚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比远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更有趣,更令人兴奋。经验丰富的猎人能从动物的脚印中读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和线索,这是他们捕猎的最佳助手和工具。

山里的雪花没有停过,像是故意给杨添乱,覆盖了树林里所有的一切,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发现不了。杨在树林里转悠了一整天,却一无所获。

大雪并没有能阻碍杨的步伐,第二天杨还是准时出门了。雪还是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晚上杨又空手而归。就这样,一连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杨不知道翻过了多少波浪似的丘陵。有时候,为了节省时间,他就在冰冷的雪地上过夜。他偶尔发现过断断续续的脚印,也曾经看到过鹿的影子轻盈地飘过山丘,但转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有人说曾在木材工厂附近的森林里见到过雄鹿。杨见到过那只雄鹿留下来的脚印,但从没发现雄鹿的踪影。杨决定仔细查看那附近的几条路,只要发现雄鹿,他就马上开枪。可是他连举枪瞄准的机会也没有了,因为打猎季过去了。杨与野鹿的这次美丽邂逅,是一次愉快的失败,野鹿给他留下了无法忘怀的美好印象。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又快到打猎的季节了。杨对雄鹿的传说早已着迷了,不等打猎季节来临,他就整装出发了。

远处的山峰名叫“沙丘雄鹿”,据说有一头巨大的雄鹿曾经在上面停歇,因此得名。这头雄鹿被人们传说得神乎其神:身材伟岸高大,跑起来犹有神助,而且还长着一对像皇冠一样美丽的鹿角,就像用青铜雕刻而成的,尖尖的前端闪着象牙般的光芒。

天空中又开始飘雪花了,这样雄鹿就会现形了,因为地面上会留下雄鹿的脚印。杨约上了几个伙伴一起出来打猎,他要捕捉雄鹿的热切心情感染了同行的伙伴,于是大伙儿一起驾着雪橇来到了史布尔斯冈。大家先分头去找,约好傍晚时分在原地集合。

史布尔斯冈附近的森林里,有很多野兔和雷鸟,空气中弥漫着猎人们射击后的火药味,但是他们没有发现雄鹿的任何痕迹。杨悄悄地走出森林,独自向甘乃迪平原走去。他想,美丽的雄鹿也许会在那里出现。

他走了大约5千米,就看到了雄鹿留下来的脚印。哦,这么大的脚印,它的体形一定很大!杨立刻猜到那一定是沙丘雄鹿的脚印,他一下子振奋起来,浑身充满了活力,开始像野狼一样追踪过去。

他跟踪脚印走下去,忘记了时间。到了傍晚时分,他才想起与伙伴约定集合的事,然而这时他距离史布尔斯冈已经很远了。杨估计了一下,即使立刻动身返回,大概也要太阳下山后才能回到史布尔斯冈,那个时候伙伴们一定都回去了。既然赶不上了,又何必再去赴那个约定呢?于是他决定继续追下去。他非常自信自己即使没有别人的帮忙,也能像雪橇和猎狗一样在雪地里行动。杨的力气好像永远使不完,他步行10千米,跟别人走1千米没有什么两样,他可以整天不停地翻山越岭,回到家后,仍然精力充沛。

约定的时间一过,伙伴们看杨还没有回来,便驾着雪橇回去了。他们虽然回去了,可是心里还是有些为杨未按约定返回而惴惴不安。但他们绝对没有想到,在这刮风下雪的山中,杨正享受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

风雪越来越猛烈了,仿佛要将人吞噬,但杨年轻的身体燃烧着生命旺盛的火焰。他看到了甘乃迪平原壮丽的景色:红霞把白色的雪地映得通红,连白杨树林也好像被点燃了似的,闪耀着红色的光芒。杨在慢慢暗下来的森林里独自徘徊,多么美妙呀!不知不觉中,黄澄澄的月亮已经爬上了树梢,柔和的光照在地面上,杨的影子也越来越浓了。杨唱歌似的说:

“现在是我的黄金时光,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刻,我要享受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

杨趁着夜色,走回了史布尔斯冈,他朝着森林大喊了一声:

“你们还在吗?”

大地一片沉寂,没有一声回应。杨耸起耳朵,聚精会神地倾听,终于,从甘乃迪平原方向传来了几声微弱的狼嗥,“呜呜”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使得夜显得更加寂静。杨听出来了,这是狼在围捕猎物时相互呼应的叫声。声音渐渐地清晰起来,也越来越激昂。

杨模仿狼群嗥叫了一声,黑暗处马上传来许多应和的声音。杨马上意识到:“原来狼群窥伺、追踪的猎物就是我呀!”他打了一个冷战。作为一名猎人,他知道,在这么寒冷的天气,爬到树上躲避狼群是不可能的。与其躲避不如和狼群正面交手,他是人类,有着高级的智慧和勇气,而且手里有枪,对狼群也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于是,他干脆走到草地中央,坐在洒满月光的雪地上,手上紧握着猎枪,机警地望着周围。他身上挂着子弹的皮带,在月光下闪着威严的冷色光芒。在这个生死关头,杨的内心既恐惧又兴奋,真是从未有过的、不可思议的体验。

狼群呼应的声音此起彼伏,慢慢地靠近他,那是一种深沉的、有节奏的叫声,声音到了森林边缘,突然停止了。月光皎洁,照得大地如同白昼,杨威严地坐在草地中央,纹丝不动,犹如一尊雕塑。狼群躲在黑暗的森林里,密切地监视着杨,静静地等待着下手的机会。

人和狼就这样无声地对峙着,这既是一场心理战,也是一场毅力战。一阵可怕的寂静过后,杨右边突然发出小树枝“咔嚓”折断的清脆响声。紧接着,从左边传来低低的“呜呜”声。突然,一切又归于寂静。杨感觉到,狼群正在悄无声息地接近他,一双双狼眼目不转睛地窥视着他。杨更加紧张了,握枪的手渗出了细汗,他全神贯注地听着、看着,时刻准备着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开枪射击。可是,他却什么也没看到。

狼和人类都属于食物链的顶端,在这个雪地上,两者在相互算计如何打败对方,天性在这个捕猎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杨清楚地知道,如果此时站起来马上逃走,他的后背就会露出破绽,一定会遭到狼群的围攻而丧命;狼群也清楚地知道杨手里那把猎枪的威力,没有十足的把握,它们也不会轻举妄动。双方最好的策略就是以静制动,看哪一方的定力更强,哪一方的心理最先崩溃。

人和狼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对峙了好一会儿。终于,狼群没能战胜人类的意志,它们知道杨是个经验丰富的猎手,是个不好惹的角色,狼群经过短暂的“商量”后,便纷纷转头离去,走进森林里去了。

杨坐在地上又静静地等了20多分钟,确定狼群已经走远,不会再返回后,才站起身来,慢慢地走回家。他边走边想:“唉,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森林里的鹿整天提心吊胆、谨小慎微地随时防备敌人偷袭的感觉了。这种生死悬于一线的滋味真是再也不想尝试了。当它们听到走近的脚步声或枪的‘咔嚓’声时,那种感受大概跟我刚刚所经历的一模一样吧!”

猎人的生活继续着,杨每天都坚持外出打猎,他把史布尔斯冈这一带的地形摸得更加清楚了。只要看到地上有一点痕迹,不管是多么细微模糊的痕迹,他都能很快地判断出周围的状况,而且能够坚持追踪下去。

当然,杨在这场永不停息的追踪过程中,有时候也会发现沙丘雄鹿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