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印第安猎人
一天,刚刚下过大雪,大地上铺满了一层厚厚的雪,杨又出去打猎了。他穿过高大的枞树林,听到山雀在歌唱。山雀活跃的时候预示着春天就要到了,看来打猎的季节又要接近尾声了。
在路上,杨遇到一位樵夫。樵夫对杨说:“昨天夜里,我在森林中遇到了两头漂亮的鹿,一头母鹿,还有一头大大的雄鹿,雄鹿头顶上长着像鸟巢一样的大角。”
杨听了,精神一振,他终于听到鹿的消息了,他要去看个究竟,于是跑到樵夫所说的地方。果然,地上有很多鹿的脚印,有几个很像是在泉水旁的泥地上见过的,有的还特别大。应该没错,这些一定是沙丘雄鹿的脚印。
杨想要找到沙丘雄鹿的热情马上被激发出来。他一跃而起,沿着雄鹿的脚印找下去,他越过重重的森林、山丘,跟随雄鹿的脚印,紧追不舍。
终于,他发现脚印与脚印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了,看来,雄鹿似乎没有在用尽全力地跳跃,应该不远了,真是难得的好机会啊!到了下午,地上的脚印更加明显了。杨扔掉了一些不需要的东西,沿着雄鹿走过的痕迹,开始像蛇一样匍匐前进。杨心里想:“这个冬天够长的了,现在,这两头鹿大概是出来寻找食物的。”
继续追踪一段路程后,果然,在草原和树林的边缘处,杨发现了有什么东西在闪动。“说不定真的是雄鹿!”杨静静地观察着。
不一会儿,他在灰色的树林中,看到了一个粗圆木般的灰色东西,顶端两支粗粗的、树枝一样的角。哦!它还长着耳朵。接着,树枝般的角也动了。杨不自觉地颤抖了一下——那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沙丘雄鹿!这是多么高贵而充满生机的姿态啊!它多像穿着高贵的毛皮衣裳、戴着美丽皇冠的国王呀!
“这头美丽的雄鹿竟然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到来,如果此刻我射杀了这头高贵的动物,岂不是犯下了动物界的大罪吗?上帝会宽恕我吗?但是,我这几个月的辛苦奔波,不就是为了要捕猎它吗?现在机会终于来了,怎么能轻易放过呢?”杨内心经过一番激烈的挣扎后,终于鼓足了勇气,拿起枪开始瞄准这头雄鹿。
然而,可恨的手却不听使唤,一直在发抖,枪口不住地来回摇晃着。杨的呼吸更加粗重了,喉咙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呼吸很困难,脸也一阵阵发热。
“到底该不该扣动扳机?”他心慌意乱,还是没有拿定主意。
杨只好暂时把枪放在雪地上,因为他太激动了,手不停地颤抖,无法握住枪来瞄准射击。他试着深呼吸了一下,一阵冷气吸进身体里,让他恢复了镇静。他又拿起了枪,开始瞄准。就在这时,雄鹿已经在用眼睛、耳朵、鼻子不断地向四周侦察,终于,它面朝着杨停了下来。
据老猎人们的传说,古代有一位国王,微服私访,没有携带任何武器和随从,途中遭到歹徒的袭击。国王用眼睛盯着拿着刀子的歹徒,从容不迫地说:“你有勇气杀我吗?”歹徒看到国王那威严、镇定的神色,不由得胆怯起来了,最终落荒而逃。国王凭着那股威严的气概躲过了一劫。
杨现在就像那个歹徒,当他面对雄鹿的时候,竟然像歹徒看到国王一样,鹿的眼神像是有着磁铁般的吸引力,使得他的身体一直在发抖……最后,杨的意志和好胜心战胜了胆怯和怜悯之心,他扣动了扳机,子弹飞了出去。可是,第一枪瞄得太低了,子弹落在了前面的雪地里。雄鹿听到枪声,一下子弹跳起来。这时杨看到了母鹿。他又开了一枪,可是还是没有打中。在这短暂的几秒钟里,那两头鹿已经跃出了十几米远。当他准备开第三枪的时候,那两头鹿已经轻快地跃过了丘陵,像风一样消失了。
杨懊恼极了,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了。他不甘心,飞快地追了过去。然而,鹿消失的方向没有积雪,脚印不见了。杨气得咬牙切齿,十分懊恼。
杨垂头丧气地又追了3英里,这时,杨发现雪地上多了一个新的鞋印,那是印第安人的鹿皮鞋印。这种鞋有着特殊的构造和形状,鞋底和鞋面是用同一张鹿皮制成的,前端圆圆的,很好辨认。鞋印呈一条直线,说明是古利族猎人留下的。看到这些鞋印,杨心里不舒服。他跟踪这些脚印走去。当爬上一道斜坡时,他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印第安人从木头上站起来,很亲切地向他挥挥手。
杨从后面跟踪他,却被他先发觉了。杨很不客气地质问他:
“你是谁?”
“我叫加斯卡。你好!”
“你在我的土地上干什么?”
加斯卡没有生气,用很平和的语气回答道:“这原本是我的地方。”
杨指着雪地上的痕迹说:“你追踪的是我的鹿。”
“山中的鹿,谁有能力捕获,就是谁的。”
“我追踪的鹿你最好不要插手,以免惹来麻烦。”
“我不怕。”
加斯卡说完,伸开双臂,像是要把土地环抱起来据为己有,然后很温和地说:
“我们在这里斗嘴是没有用的。一个好猎人自然可以获得很多鹿。”
这就是他们初次见面的情形。此后几天,杨和加斯卡在一起寻找那两头鹿。虽然他们没能猎到那头顶着美丽大角的雄鹿,杨却学到了更好的东西——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猎人。
加斯卡告诉杨不要翻越丘陵紧紧跟踪鹿的脚印,因为鹿非常聪明,也非常机警,只要看到有人越过丘陵,它们就会马上藏起来。
加斯卡又教杨如何辨识痕迹,如何用手碰触印痕,而且还要用鼻子嗅闻痕迹的气味,这样不仅能够知道鹿跑开多久,离此地有多远,而且可以猜测出鹿的年龄和体格。加斯卡又教杨追鹿的技巧,即使知道鹿在附近,也不能跟得太紧,以免暴露自己的行踪。他还教杨如何把手指弄湿,伸到空中辨识风的方向。“鹿的鼻子是潮湿的,大概就是这缘故吧!”杨听了加斯卡关于捕猎的技巧,频频点头,受益匪浅。
他们两人有时在一起打猎,有时也会分开。
一天,杨独自一人追踪一头鹿的脚印。脚印一直延伸到树林里——如今,这里叫作加斯卡湖畔。
杨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地跟在那些清晰的印痕后面,一会儿就听到森林里嚓嚓的声音,又看到有树枝在摇动。他马上端好枪瞄准前方,准备一有动静,立即开枪射击。不一会儿,他依稀看到枝叶那边有动物在动,正当他瞄准要扣动扳机时,突然看到了一根红色的带子,于是立刻停下了手。那个“动物”跑出来了,竟然是加斯卡。
杨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说:“加斯卡……我差点打到你。”
加斯卡默不作声,用手指了指绑在头上的红色带子。杨明白他的意思了,这就是为什么印第安人打猎时,头上总绑着红色带子的缘故。自从这件事以后,杨为了自己的安全,也在自己的头上绑了条红色的带子。
有一天,一群雷鸟高高地掠过他们的头顶,向着枞树林的方向飞去,后面还跟着另外一大群,仿佛所有的雷鸟都要到森林里去集合一样。加斯卡一直静静地看着,然后对杨说:“雷鸟躲避到茂密的枞树林,今晚一定会有大风雪。”
果然如加斯卡所料,那天晚上,大地上刮起了凛冽刺骨的大风雪,他们只能一直守在火堆旁边。第二天,大风雪仍然没有停止。到了第三天,风雪终于稍微平息了一点,他们两人又出去打猎了。
这一次,加斯卡不小心把枪摔坏了。他一言不发,只静静地抽着烟。过了一会儿,他突然问:“杨,你有没有到穆斯山打过猎?”
“没有。”
“那边有好多动物。你真的没去过吗?”
杨摇摇头,表示确实没有去过。
加斯卡的眼睛望着东方,继续说:“今天我发现了修族人的脚印,这可是不好的预兆。这里恐怕会发生不幸的事情。”
杨明白了:加斯卡已经决定到穆斯山去了。
加斯卡走了,从此,两人再也没有机会见面。直到现在,唯一能让杨记起加斯卡的东西,只有位于喀魅力山地中间的寂寞的加斯卡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