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的内涵

一、医院文化的内涵

医院文化的定义:

所谓医院文化,是医院价值观在其指导思想、经营理念、管理风格和行为方式上的反映。具体来讲,就是指医院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地域文化特色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医院特色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工作作风、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医院文化存在于医院发展过程中,存在于医院一切活动及环境中。每一位医院员工在医疗、护理、沟通等服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职业行为、沟通习惯、精神面貌等都能体现或反映出一个医院的文化理念和建设的成效。

医院文化建设的两种形态和四个层次:

医院文化具有外显和内涵两种形态,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体现在内涵建设之中,是通过外显的物质文化来体现。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体现在外显形态之中,折射出来的却是医院精神和内涵。医院文化通过外部和内部、物质和精神的不同表现形式体现出来。

1.物质文化,也称为基础文化,包括医院环境、医疗设备、院容院貌、服务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医院实力的具体体现,是医院塑造良好形象的物质保证。加快医院物质文化建设,为病人提供整洁、温馨、舒适、便利的诊疗场所,能够给肉体与精神承受巨大痛苦的患者以心灵抚慰,增进机体活力,从而早日康复。同时,能够使医院员工在繁忙的工作中感受美,得到精神上的休息,进而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医院发展后劲,为医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

2.制度文化,也称为保障文化,包括管理体制、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工作守则及管理目标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作为医院文化的主体构架,是医院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准则和技术发展的具体要求,也是以法治院、规范行医的重要保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首先应当根据患者需求和医院发展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强化培训,使全体员工能够自觉遵守,变制度约束为习惯养成。同时,坚持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奖惩结合、奖惩分明、奖惩及时。

3.行为文化,也称为形象文化,包括全体员工的医疗水平、言行举止、穿着装束、精神风貌、风度气质等。良好的员工行为能够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对医院产生信赖和忠诚。加强医院行为文化建设,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意识,认真履行法定义务,维护患者各项权益,完善各种便民利民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4.精神文化,也称为核心文化,包括医院精神、奋斗目标、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服务理念等,是医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医院全体员工在长期实践中建立起的群体意识,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并被职工认同,就会产生规范和自律作用,凝聚士气,把职工的思想行为统一到医院发展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