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參考文獻
(明)馬歡:《瀛涯勝覽》,(明)朱當編:《國朝典故》,明嘉靖二十一年鈔本
(明)馬歡:《瀛涯勝覽》,(明)朱當編:《國朝典故》,明鈔本
(明)馬歡:《瀛涯勝覽》,(明)佚名編《國朝典故》,明鈔本
(明)馬歡:《瀛涯勝覽》,(明)佚名輯《説集》,明鈔本
(明)馬歡:《瀛涯勝覽》,(明)祁承淡生堂,明鈔本
(明)馬歡:《三寶征夷集》,原藏浙江寧波天一閣,今藏中國國家圖書館,明鈔本
(明)馬歡、郭崇禮:《瀛涯勝覽》(兩卷本),(明)梅純輯:《藝海彙函》,明正德二年鈔本
(明)馬歡:《瀛涯勝覽》,(明)沈節甫輯:《紀録彙編》,陳於廷明萬曆四十五年刻本
(明)馬歡:《瀛涯勝覽》,(明)鄧士龍輯:《國朝典故》,明萬曆刻本;許大齡、王天有主點校,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明)張昇:《瀛涯勝覽集》,《張文僖公文集》,明嘉靖元年刻本
(明)張昇:《瀛涯勝覽集》,(明)沈節甫輯:《紀録彙編》,陳於廷明萬曆四十五年刻本
(明)馬歡:《寶顔堂訂正瀛涯勝覽》,(明)尚白齋校鎸,陳繼儒撰並編:《陳眉公秘笈》
(明)馬觀:《亦政堂訂正瀛涯勝覽》,(明)陳繼儒輯:《寶顔堂秘笈》,萬曆泰昌刻本
(明)馬歡:《瀛涯勝覽》,亦政堂刻本
(明)馬歡:《瀛涯勝覽》,(明)馮可賓編:《廣百川學海》,刻本
(明)馬歡:《瀛涯勝覽》,(明)陶珽輯:《説郛續》,明刻本;《説郛三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明)馬歡:《瀛涯勝覽》,(明)明何鏜輯,佚名增補:《名山勝概記》,刻本
(明)馬歡:《瀛涯勝覽》,(清)明珠家藏清鈔本,翁方綱校题,葉啓勳跋
(明)馬歡:《瀛涯勝覽》,(清)吴彌光輯:《勝朝遺事》,刻本
(明)馬歡:《瀛涯勝覽》,《叢書集成初編》本,收入《紀録彙編》本
(明)馬歡:《瀛涯勝覽》,《景印元明善本叢書》本,收入《紀録彙編》本
(明)馬歡:《瀛涯勝覽》,《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收入明祁承淡生堂鈔本
(明)馬觀:《瀛涯勝覽》,《续修四庫全書》本,收入明《寶顔堂秘笈·彙秘笈》本
(明)馬歡著,馮承鈞校注:《瀛涯勝覽校注》,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
(明)馬歡著,馮承鈞校:《校明鈔本瀛涯勝覽》,民國間抄本
[英]Mills,J.V.G.,Ma Huan,Ying-yai Sheng-lan:“The Overall Survey of the Ocean's Shores”[1433],Cambridge:published for the Hakluyt Society,at the University Press,1970.
[日]小川博譯注:《瀛涯勝覽》,東京吉川弘文館1969年版
[日]小川博編:《中國人の南方見聞録——瀛涯勝覧》,東京吉川弘文館1998年版
(明)馬歡著,萬明校注:《明鈔本〈瀛涯勝覽〉校注》,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
(明)馬歡著,萬明校注:《瀛涯勝覽》,商務印書館、中國旅遊出版社2016年版
(明)馬歡:《淡生堂鈔本瀛涯勝覽》,福建人民出版社2016年影印
(明)歸有光:《歸震川集》,《四部叢刊》本
(明)徐《紅雨樓題跋》,《續修四庫全書》本
(明)祁承:《澹生堂藏書目》,《叢書集成續編》本
(明)焦竑:《明史經籍志》,《叢書集成》本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清)全祖望:《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清)顧炎武:《肇域志》,清鈔本
(明)范欽藏,(清)范邦甸撰:《天一閣書目》,《續修四庫全書》本
(清)沈德壽:《抱經堂藏書志》,中華書局1990年影印
(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中華書局1965年版
(清)黄虞稷撰,瞿鳳起、潘景鄭整理:《千頃堂書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清)黄丕烈撰,潘祖蔭輯:《士禮居藏書題跋記》,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版
《明實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明)李賢等纂修:《大明一統志》,三秦出版社1991年影印
(明)申時行等修:《明會典》,中華書局1988年影印
(明)費信著,馮承鈞校注:《星槎勝覽校注》,中華書局1954年版
(明)鞏珍著,向達校注:《西洋番國志》中華書局1982年版
向達整理:《鄭和航海圖》,中華書局1961年版
(明)黄省曾著,謝方校注:《西洋朝貢典録》,中華書局1982年版
向達校注:《兩種海道針經》,中華書局1961年版
(明)陳誠著,周連寬校注:《西域行程記 西域番國志》,中華書局1994年版
(明)祝允明:《前聞記·下西洋》,(明)鄧士龍輯《國朝典故》,許大齡、王天有主點校,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中華書局1987年版
(明)何鏜輯刊:《古今遊名山記》,明嘉靖四十四年刊本
(明)陳繼儒:《白石樵真稿·尺牘》,《四庫禁毀書叢刊》本
(明)羅日褧著,余思黎點校:《咸賓録》,中華書局1983年版
(明)嚴從簡著,余思黎點校:《殊域周咨録》,中華書局1993年版
(明)張燮著,謝方點校:《東西洋考》,中華書局1981年版
(明)黄衷:《海語》,(明)陳繼儒輯:《寶顔堂秘笈》,明萬曆泰昌間刻本
(明)周履靖:《夷門廣牘》,商務印書館1940年影印
(明)羅懋登著,陸樹崙、竺少華校點:《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明)慎懋官:《華夷花木鳥獸珍玩考》,明萬曆九年刻本
(明)曹昭著,王佐增補:《新增格古要論》,明天順六年刻本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
W.F.Mayers,“Chinese Explorations of the Indian Ocean during the Fifteenth Century”,China Review,Vols.3 & 4,1874-1875,Hong Kong:China Review Publications Ltd.
W.P.Groeneveldt,Notes on the Malay Archipelago and Malacca:Compiled from Chinese Sources.Batavia:W.Bruining,1876.
Geo.Phillips,“Mahuan's Account of the Kingdom of Bengala(Bengal)”,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Vol.xxvii(Jul.,1895),London.
J.J.L.Duyvendak,Ma Huan re-examined,Amsterdam:Noord-Hollandsche uitgeversmaatschappij,1933.
Paul Pelliot,“Les grands voyages maritimes chinois au début du XVe siècle”,T'oung Pao,Second Series,Vol.30,No.3/5(1933).
Paul Pelliot,“Notes additionnelles sur Tcheng Houo et sur ses voyages”,T'oung Pao,Second Series,Vol.31,Livr.3/5(1935).
Paul Pelliot,“Encoreàpropos des voyages de Tcheng Houo”,T'oung Pao,Second Series,Vol.32,Livr.4(1936).
Henry Yule and A.C.Burnell,Hobson-Jobson:A Glossary of Colloquial Anglo-Indian Words and Phrases,and of Kindred Terms,Etymological,Historical,Geographical and Discursive,London,Bost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85.
Henry Yule,Cathay and the Thither,4v.,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5
[法]伯希和著,馮承鈞譯:《鄭和下西洋考》,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
[法]伯希和著,馮承鈞譯:《鄭和下西洋考 交廣印度兩道考》,中華書局2003年版
[意]馬可·波羅著,馮承鈞譯:《馬可波羅行紀》,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版
[新加坡]許雲樵譯注:《馬來紀年》,新加坡青年書局1966年版
[美]勞費爾著,林筠因譯:《中國伊朗編》,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美]謝弗著,吴玉貴譯:《唐代外來文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
[德]廉亞明、葡萄鬼著,姚明德譯:《元明文獻中的忽魯謨斯》,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葡]皮列士著,何高濟譯:《東方志:從紅海到中國》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英]埃瓦里德·瓊傑著,劉森譯:《世界鑄幣百科全書》,中國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
張星烺編注:《中西交通史料彙編》,中華書局1977年版
馮承鈞編:《西域地名》,中華書局1955年版
陳佳榮、謝方、陸峻嶺編:《古代南海地名匯釋》,中華書局1986年版
馮承鈞:《中國南洋交通史》,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
韓振華:《南海諸島史地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
(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版
(東漢)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版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版
(北宋)宋祁、歐陽修:《新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版
(元)脱脱等:《宋史》,中華書局1977年版
(明)宋濂等:《元史》,中華書局1976年版
(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版
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中華書局1987年版
(晉)干寶:《搜神記》,《增訂漢魏叢書》本
(唐)段公路:《北户録》,文學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
(唐)玄奘、辯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中華書局1985年版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中華書局1981年版
(宋)周去非:《嶺外代答》,中華書局1999年版
(宋)趙汝適著,韓振華注補:《諸番志注補》,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2000年版
(元)汪大淵著,[日]藤田豐八校注:《島夷志略校注》,1936年《國學文庫》本
(元)汪大淵著,蘇繼廎校釋:《島夷志略校釋》,中華書局1981年版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録》,中華書局1959年版
(元)周致中:《異域志》,《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元)佚名:《居家必用事類全集》,《續修四庫全書》本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中華書局2011年版
(明)成化《杭州府志》,明成化刻本
(明)嘉靖《天長縣志》,明嘉靖刻本
(明)萬曆《杭州府志》,明萬曆刻本
(清)康熙《新城縣志》,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
(清)康熙《袁州府志》,《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本
(清)康熙《新城縣志》,1933年國立北平圖書館鈔本
葉德輝:《書林清話》,中華書局1957年版
朱保炯、謝沛霖編著:《明清進士題名碑録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杜信孚纂輯:《明代版刻綜録》,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梁戰、郭群一編著:《歷代藏書家辭典》,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馮惠民、李萬健選編:《明代書目題跋叢刊》,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版
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委員會古籍版本研究組編:《版本學研究論文選集》,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年版
包錫生編:《實用中藥别名手册(修訂版)》,廣東科技出版社1997年版
任繼愈主編:《中國藏書樓》,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施廷鏞編著:《中國叢書題識》,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版
向達(覺明):《關於三寶太監下西洋的幾種資料》,《小説月報》20卷1號,1929年
張禮千:《山竹》,新加坡《南洋學報》第2卷第1期,1941年
管勁丞:《鄭和下西洋的船》,《東方雜誌》1947年第43卷第1號
邱克:《談〈明史〉所載鄭和寶船尺寸的可靠性》,《文史哲》1984年第3期
季羡林:《玄奘與〈大唐西域記〉——校注〈大唐西域記〉前言》,(唐)玄奘、辯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中華書局1985年版
宋峴:《〈瀛涯勝覽〉雜考》,《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2期
邱克:《國外對於鄭和下西洋的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1985年第5期
宋立民:《〈瀛涯勝覽〉版本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8年第2期
邱炫煜:《鄭和下西洋“三書”考釋》,《“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0卷第2期(1991年12月)
周士琦:《“火雞”辨》,《生物學通報》1992年第3期
胡玉冰:《回族學者馬歡及其遊記〈瀛涯勝覽〉》,《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
唐志拔:《關於鄭和寶船尺度出自〈瀛涯勝覽〉的論點質疑》,《船史研究》1997年第11—12期
黎道綱:《上水考》,《東南亞》1997年第3期
王燕飛:《祁氏澹生堂藏書小識——澹生堂重建四百年祭》,《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
席龍飛、何衛國:《馬歡〈瀛涯勝覽〉明代淡生堂鈔本尋訪記》,《海交史研究》2005年第1期
張箭:《記載下西洋的三書一圖——〈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番國志〉〈鄭和航海圖〉》,《歷史教學》2005年第2期
李斌:《陳眉公著述偽目考》,《學術交流》2005年第5期
陳信雄:《萬明〈明鈔本瀛涯勝覽校注〉讀後》,《中國史研究動態》2006年第5期
蘇月秋:《試論續四庫全書本〈瀛涯勝覽〉的版本和價值》,載林超民主編:《西南古籍研究(2006年)》,云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張之傑:《馬歡〈瀛涯勝覽〉所記動物考釋》,《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增刊
萬明:《整體絲綢之路視野下的鄭和下西洋》,載故宫博物院編:《永宣時代及其影響——兩岸故宫第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故宫出版社2012年版。
萬明:《鄭和七下印度洋:馬歡筆下的“那没黎洋”》,《南洋問題研究》2015年第1期